登陆注册
1145900000034

玄奘和法显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六日,伊斯兰堡,夜宿Marriott旅馆

塔克西拉有一处古迹的名称很怪,叫国际佛学院,很像现代的宗教教育机构,其实是指乔里央(Jaulian)的讲经堂遗址。由于历史上这个讲经堂等级很高,又有各国僧人荟萃,说国际佛学院倒是并不过分的。它在山上,须爬坡才能抵达。

一开始我并不太在意,觉得在这佛教文化的早期重心,自然会有很多讲经堂的遗址。但讲经堂的工作人员对我们一行似乎另眼相看,一个上了年纪的棕脸白褂男子,用他那种不甚清楚的大舌头英语反复地给我们说着一句话,最后终于明白,这是我们唐代的玄奘停驻过的地方!

他见我们的表情将信将疑,就引着我们走过密密层层的僧人打坐台,来到一个较大的打坐台前,蹲下,指给我们看底座上一尊完整的雕像,说这是佛教界后人为了纪念玄奘的停驻所修,这尊雕像就是玄奘,是整个讲经堂里最完美的两尊雕像之一。

他不说这个打坐台是玄奘坐过的,只说是后人的纪念性修筑,这种说法有一种令人信赖的诚实。他还说,玄奘不仅在这里停驻过,还讲过经。这我是相信的,一切佛教旅行家跋涉千万里,名为“取经”,实则是沿途寻访和探讨,一路上少不了讲经活动。

这一来我就长时间地赖在这个讲经堂里不愿离开了。讲经堂分两层,与中国式的庙宇有很大差别,全是泥砖建造,极其古朴。爬上山坡后首先进入一个拥挤的底层,四周密密地排着一个个狭小的打坐间,中间厅堂里则分布着很多打坐台,我们只能在打坐台之间的弯曲夹道中小心穿行。看得出来,坐在中间打坐台上的僧人,在级别上应该高一点,他们已经可以把个人小间里的打坐,挪移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中间打坐台也有大小,玄奘的纪念座属于最大的一种。这一层的壁上还有很多破残的佛像,全都属于犍陀罗系列,破残的原因可能很多,不排斥后来其他宗教兴盛时的破坏,但主要是年代久远,自然风化。这些佛像有些是泥塑,有些由本地并不坚实的石料雕成,这与希腊、埃及看到的“大石文化”相比,有一种材质上的遗憾。这是没有办法的,一种从两河流域就开始的遗憾。

第二层才是真正讲经的地方。四周依然是一间间打坐听经的小间,中间有一个宽大平整的天井,便是一般听讲者席地而坐的所在。由此可知,拥有四周小间的,都应该是高僧大德,这与底层正好相反。天井的一角有一间露顶房舍,现在标写着“浴室”,当然谁也不会在庄严的讲堂中央洗澡,那应该是讲经者和听讲者用清水涤手的地方。与讲经堂一墙之隔,是饭厅和厨房,僧人们席地而坐,就着一个个方石墩用餐,石墩还留下四个。饭厅紧靠山崖,山崖下是一道现在已经干涸的河流,隔河是几座坡势平缓的山,据说当时来听讲的各地普通僧人,就在对面山坡上搭起一个个僧寮休息。我们的玄奘,则不必到山坡上去,一直安坐在底楼的打坐台上,待到有讲经活动,也能拥有楼上的一小间,偶尔则在众人崇敬而好奇的目光中,以讲经者身份走到台前。

玄奘抵达犍陀罗大约是公元六三〇年或稍迟,他是穿越什么样的艰难才到达这里的,我们在《大唐西域记》里已经读到过。他在大戈壁沙漠上九死一生的经历且不必说,从大戈壁到达犍陀罗,至少还要徒步翻越天山山脉的腾格里山,再翻越帕米尔高原,以及目前在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这些山脉即便在今天装备精良的登山运动员看来也是难于逾越的世界级天险,居然都让这位佛教旅行家全部踩到了脚下。当他看到这么多犍陀罗佛像的时候立即明白,已经到了“北天竺”,愉悦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把一路上辛苦带来的礼物如金银、绫绢分赠给这儿的寺庙,住了一阵,然后开始向印度的中部、东部、南部和西部进发。这里是他长长喘了一口气的休整处,这里是他进入佛国圣地的第一站。因此,我在讲经堂的上上下下反复行走的时候,满脑满眼都是他的形象。我猜度着他当年的脚步和目光,很快就断定,他一定首先想到了法显。法显比玄奘早二百多年已经到达过这里,这位前代僧人的壮举,一直是玄奘万里西行的动力。

法显抵达犍陀罗国是公元四〇二年,这从他的《佛国记》中可推算出来。法显先是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然后也是翻过帕米尔高原到达这里的。他比玄奘更让人惊讶的地方是,玄奘翻越帕米尔高原时是三十岁,而法显已经六十七岁!法显出现在犍陀罗国时是六十八岁,而这里仅仅是他考察印度河、恒河流域佛教文化的起点。考察完后,这位古稀老人还要到达今天的斯里兰卡,再走海路到印度尼西亚北上回国,那时已经七十九岁。从八十岁开始,他开始翻译带回来的经典,并写作旅行记《佛国记》,直至八十六岁去世。这位把彪炳史册的壮举放在六十五岁之后的老人,实在是对人类的年龄障碍作了一次最彻底的挑战,也说明一种信仰会产生多大的生命能量。

站在塔克西拉的犍陀罗遗址中,我真为中国古代的佛教旅行家骄傲。更让我敬佩的是,他们虽然是佛教徒,但他们也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史记传统使他们养成了文字记述的优良习惯,为历史留下了《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结果,连外国历史学家也承认,没有中国人的这些著作,一部佛教史简直难于梳理。甚至连印度的普通历史,也要借助这些旅行记来填补和修订。

记得我和孟广美坐在塞卡普遗址的讲台前聊天时,她曾奇怪,为什么这些融汇多种文明的浮雕中没有中华文明的信息?我说,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太高,海路又太远,中华文明在公元前与这一带的关系确实还没有认真建立,但你可知道这些遗址是靠什么发现的?靠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法显的《佛国记》。中国人的来到虽然晚了一点,但用准确的文字记载填补了这里的历史、指点了这里的蕴藏、复活了这里的遗迹,这说明,中国人终究没有缺席。

同类推荐
  • 笑傲苍生
  • 太极英雄传

    太极英雄传

    《太极英雄传(清末著名武侠英雄杨露禅传奇)》主要讲述了清末着名武术家,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的传奇经历。作者张宝瑞采用史实加虚构的方式,通过三下陈家沟、勇斗黄葵帮、寻印救师、肃王府大比武、护送圆明园珍宝等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桥段,塑造了一个坚忍正直、忠义爱国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侠之大者的武术家形象。
  • 龙逆天下

    龙逆天下

    龙逆天下 笔控天下
  • 仙侠五花剑

    仙侠五花剑

    仙侠五花剑,海上剑痴所作武侠小说。单讲宋朝高宗年间,有十位剑仙在太元境高会,炼得五花宝剑,下界收徒,传授几个剑侠正宗,要使天下后世企慕剑侠之人,不致有错认门径的一段故事。
  • 都市最强武者

    都市最强武者

    都市最强武者 黑鹰
热门推荐
  • 池中鱼儿

    池中鱼儿

    无论多少次轮回,我终究是你的池中鱼,永远不会离开,也永远都是你
  • 重生之不太晚

    重生之不太晚

    江宛一觉睡醒发现回到了十一年前,彼时的自己还是个初中生,还没有遇见周潜,一切都还可以改变。周潜出了个车祸也重生了,上一世因为利用和误会害的江宛流产,本以为一切都没有机会了,如今却有了重来的机会,自己一定不会让上一世重演。
  • 重生少女的荣耀之路

    重生少女的荣耀之路

    官家贵妇宋逸霄在父母离异再婚后,被继母的毒计淹死。巧合的是,她复活了,变成了8岁的自己。怀着委屈和野心,宋一霄决心报仇雪恨,过上不一样的生活。她策划了自己的绑架案,以陷害继母报仇。之后,她搬到了她的生母身边,避免了之前被淹死的命运。巧合的是,宋逸霄遇到了一个叫简旭白的贵族少年,延国公,和她一样,也不受父亲和兄弟姐妹的宠爱。命运的车轮滚滚而来,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后来他们结婚了。历代沧桑,
  • 天垂象门

    天垂象门

    当天外陨石砸向冰川,释放的是毁灭,还是进化的生机?
  • 地府最后一个神

    地府最后一个神

    神界唯一血脉,沦落地府千年。她一袭红衣,妖娆盛开在彼岸,失掉情根,封印记忆。傍上妖孽花阎王、撮合孟婆月老儿、包养妖界小皇子、放出昔日冥神。一朝封印解开,她该如何拿回自己的一切?魂飞魄散? 永不超生?花无忧委屈:“绯儿宝贝,忘川河畔,三生石旁,我等了你千年也爱了你千年,我的眼里心里从来都只有你一人。”绯衣恶寒:“花无忧,你还能有点阎王的样子吗!?”玄瞳炸毛:“你这个死女人!说了不要乱揉人家的毛发,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绯衣疑问:“宠物不就是用来抚摸的吗?”冥神蹙眉:“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绯衣郁闷:“那是不是在忘川河畔,三生石旁?拜托搭讪不要总用一张冰块儿脸好不好......”白无常:“绯衣,只要你幸福就好。”绯衣感动:“烤鸡拿来,谢谢啊......”——女主前期有点二,但后面会变得非常强大!群号码:578265514
  • 墨守信传

    墨守信传

    三界之中,战乱纷纷,人神魔三族互争霸权,四大家族中的墨家出现内乱,家主失踪,次子墨守诚发动内乱,墨守信被迫出走,却意外到了…顺天,逆天,世人,亲友,一个个选择,一个个风波,一个个劫难。这是一个灵气的世界,一个科技的世界,一个乱世的世界,请跟随我,随墨守信的脚步,去探寻这个世界
  • 赵阿树

    赵阿树

    这是一篇细腻的幻想文学,里面有惊艳,有温馨,当然,也有必不可少的悲伤和难过,毕竟,在成长过程中,这些好的,坏的,这一切都是蓝色时光里最珍贵的回忆。
  • 新世界之末世归来

    新世界之末世归来

    末世到来,人如猪狗如草芥,新的秩序还未建立,称霸末世十五年不倒的女王秦妙,本是叶晓的女友,却勾结奸人将叶晓暗害。于是乎,上天给了叶晓一次重生机会,回到末世未到来之前,看叶晓如何在建新的秩序,成为末世之王,能否报回此仇“我擦,人家上半辈子活得好好地,你们干嘛要回来捣乱?统统滚蛋,否则爆菊伺候!”
  • 异界守护者

    异界守护者

    开天辟地之时,他们家族的前辈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人,同时担负着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家族的任务,他们都在努力奇特的功法,奇特的丹田………………却要开始走上上了复仇之路同时发现了其实这一切都只是一个阴谋他该怎么样,又该何去何从……
  • 万花楼

    万花楼

    万花楼 【清】李雨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