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带着虔诚的心,以不同因缘或方式进入佛门以后,就要学着改变皈依之前的观念。如果你对佛法真的非常虔诚,深信不疑,一定可以从佛法里得到希望拥有的一切。对于这一点,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小时候发下的愿望,现在已经摆在大家面前了。我们小时候,佛学院和寺庙是破破烂烂的,开始重建时,都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师兄,带着年龄小一点的师弟,自己扛石头、木头,一点点盖出来的。很多师兄都发愿以后要好好传播佛法,而我的愿力,就是要先把弘扬佛法的佛学院,建造得雄伟庄严,然后在其中传播佛法,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建佛学院的最终目的,肯定就是要弘扬佛法。
我们对着佛菩萨发愿,特别是带着深信不疑的虔诚心时,期望什么一定就会得到什么。为什么我们佛教徒这么有福报,却不把修行的地方盖得好一点?为什么别的宗教建筑都那么美,世界上有很多教堂非常壮观,一进到里面,就让人不由自主地生起神圣感。难道佛教徒就应该在茅棚里修行?二千五百年前,盖个茅棚可能还算正常,但现在有机会、有条件,为什么不把寺庙和佛学院建得更壮观呢?
现在建设寺院和传扬佛法两者都不耽误,我们把寺庙和佛学院建起来了,也到世界各地弘法了。如果一开始只是发愿“以后要弘法利生”,因为弘法利生的范围可大可小,范围小的可能就是在老庙里教几个小喇嘛。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这样就无法把佛法推广出去,有机会接触到佛法的人就会太少了。
我们现在可以把佛法推广出去,让更多人接触佛法,也可以让出家人和在家人安心快乐地学佛,为什么不做呢?难道一定要愁眉苦脸,穿的、住的都破破烂烂,才是真正的佛教徒吗?而且,就算现在有这样的寺庙,恐怕也没有这样的信徒了,真正能吃苦的没几个。别看大家嘴上说得倒是挺好听的——要苦行,要苦修,修行得吃一点苦头等等。但实际上,大家来到昌列寺修行时,寺庙提供的条件真的已经够好了,可是偶尔遇到暂时停水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抱怨了。当现实比预想稍微差一点的时候,马上就受不了,却不知道到很多地方参加法会或修法时,需要自己带帐篷炊具和干粮,是住在旷野里的。现在大家能有福报享受这样的条件修行,是因为有师兄姐的发心付出,所以要知道感恩。
所有人联合在一起,同心协力把一件事情做好的缘分,就是我们的共业。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凝聚在一起,就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创造力,可以让这个世界发生很大的转变。
改革开放的短短三十多年间,全国人民都非常渴望可以富裕起来,所以曾经物资极度匮乏的中国,似乎一夜之间突然就变得富有了,国内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都很大。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国家的经济有了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是共同的愿力——大家都希望挣更多的钱,努力攒钱。这种共同的力量,会让很多人的福报,在短时间内一直快速增长。当然,这样的过程不只发生在中国,早期的英国、美国、“亚洲四小龙”,都曾经有这样的发展过程,一直都在变化和更新。
当某种想法和思维,成为大部分人共同的愿望时,这种心的力量就会很强大,而实现共同愿望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福报和因缘都具足时,就要积极把事情做到最好,如果条件不是很成熟时,也不强求,随缘就好。而既然现在我们有这样的福报因缘,就要好好善用。作为佛教徒,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缘分跟福报,并把多余的福报送给众生,和所有人一起分享,这是多好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