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深处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当心识投胎来到这个世界时,从在母胎里的第一次心跳,产生了第一个念头,由它骑着风,风顺着脉,在脉里行走,最后到达全身,通过身体所有的感官,开始感知周围的一切事物。出生以后,心的要求就更多了,周边的财富、房屋、家庭、亲情,它会不停扩大占有的范围。但当我们把心沉淀下来,再一层层透析解剖它的时候,会发现它是既摸不着又看不到的。为什么?因为心识最深层的状态,像深海里平静的水一样,也像月亮或太阳的本质一样纯净,没有任何障碍和污染,拥有高度的智慧与慈悲。
我们目前了解的“佛”,只不过是乞求为自己带来世间平安和财富的“佛”,但真正的佛并不是指这些。释迦牟尼佛证悟的佛,是指阿赖耶识这个储藏室里所蕴藏着的,众生本具的佛性。
为什么佛教徒礼佛时,都要双手合掌,因为佛性就像一朵快要盛开的莲花。双手轻轻合掌,就好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未来花瓣会一片一片地打开,最后才露出中间的花蕊。我们也经常可看到很多佛菩萨的座垫,是一棵千瓣莲花,记住不是一朵莲花,而是一棵莲花树。
大家都知道,莲花和莲叶具有一种特质,让水滴无法在上面停留。无论在花和叶上面倒多少水,都可以很轻松地把它们抖落,而花朵则永远都像刚刚开放时一样干净,没有任何污染。这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观察到的,莲花的特性就像心的本质——纯洁无暇的“如来藏”。依照佛陀的教义,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完全开发的潜能,这个潜能就是“如来藏”,也叫做“佛性”。所以,当我们双手合掌的时候,是表示自己这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朵完全盛开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我们具备成佛的一切条件,只是现在开花的条件和时机还不具足,也就是还没有觉悟。
心的本质,在我们还没有觉悟时,就像莲花被周边的淤泥包围着。这些淤泥,就是贪、嗔、痴、慢、疑。当花朵慢慢绽放时,就好像我们慢慢明白一个个的道理,开始进入悟的阶段,这时那些污染进不去,也影响不到我们了。随着花朵完全盛开,我们一直不去观察的心结全部打开,最后从主意识再往深层解剖,就能发现储藏烦恼的阿赖耶识,而如来藏就在它的深处。佛陀觉悟到的就是如来藏,只有佛才是真正的觉悟者,才是真正盛开的莲花。
为什么现在经常看到,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喜欢参禅、打坐?因为静坐可以让心慢慢平静和沉淀,就像海水一样,先让浪花平息下来,再慢慢沉淀,这时候心会越来越明显感受到那种清明。就像你坐在海边,看着海浪一个接着一个打过来,慢慢会发现浪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急,时间长了,你的幻觉会让你变得很紧张,以为浪快要淹没自己了。但这些细微杂乱的心浪,只是心的表层,心的原来面目或说本质,是平静而充满慈悲智慧的。
当太阳被浓密的乌云遮住时,乌云下面是狂风暴雨,这些大雨是从哪儿来的?从云层里来。向上穿过黑色的云层之后,是白色的云层,当我们继续往上攀升,冲破所有的云层之后,在眼前迎接我们的就是万里晴空。在那里,阳光依然很灿烂,乌云一点都挡不住太阳的光芒。只是现在我们经常只看到乌云以下的部分,狂风暴雨、打雷闪电,甚至还有冰雹,这些会给我们一种错觉,认为整个世界都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它表面显现的各种念头,让我们一会儿生起贪念,一会儿生起嗔恨,一会儿生起嫉妒心,一会儿感受到痛苦,一会儿感受到快乐,就像云层下的狂风暴雨,而那黑色的云层就是无明,使得我们一直无法看清楚被遮蔽的心识本质。
认识心的本来面目的当下,会进入一个非常安静的状态,这有点像什么?我们白天忙碌不已,脑子里想着各种事情不停地转,累到晚上快入睡时,一切思绪逐渐停顿下来,将要进入梦乡的状态。或是更像爬山,刚开始爬的时候,心里充满雄心壮志,全都是要征服这座山的念头,也有很多想法和计划——应该从这儿或往那儿走,应该怎么上或怎么下。背着背包开始爬,特别轻松愉快,好像自己能征服一切。可是越往山上走,腿越沉;越往山上走,包也越重,路也越艰难。渐渐地,大脑里的想法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唯一的念头,就是脚一定要踩到结实的地方,不要踏空摔下山。当终于爬到山顶,累得实在走不动了,连这个念头也没了,一屁股坐下来,脑袋一片空白,仿佛一切都停顿下来了,想不起来任何事情,白茫茫一片,只有舒服的感觉,听到的也只有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没有其他任何觉受。
心随着风在脉里飘动,只要一放纵,它就像刚开始爬山时一样,想法特别多。当它在脉里无法飘动时,念头也越来越少,当停顿在本质状态时,是我们最清醒的时候。因为没有杂念,不受二元分别心的干扰,才是心的本来状态。我们经常会听到:“冷静地想一想。”冷静一下,就是提醒我们放下杂念,让心沉淀以后,再把它看清楚,不让心随着杂乱的外境走。如果真正按照佛陀的教法去实践,哪怕是一次,就会发现佛陀所言不虚,最终一切都会展现在自己面前。
在心的最深处,最快乐、最安静、最祥和的状态,具备高度智慧与光明的一面,佛教里叫做佛性。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具有佛性,当慈悲和智慧同时达到完美境界,就会无所不知,也无所不懂,就叫做佛,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潜能被百分之百开发出来了。现在西方的研究报告提到,普通人的大脑只有百分之四左右的潜能,是被开发和使用的,天才也只开发了百分之七左右,还剩下百分之九十多未被开发利用。
佛,是真正圆满觉悟一切者,具有无尽温暖的慈悲心和自在祥和的智慧,理性和感性兼备,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界。并不是因为我们是佛教徒,就如此夸张美化我们的祖师。我们的潜能,还没有被开发的时候是凡夫,开发到一半的时候是菩萨,完全开发时就是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