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600000028

扩大自己的心

菩提心的大愿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愿成佛”,其中包含了两个条件或两层涵义,第一个条件或涵义就是心里想:“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苦因和苦果”,这是以悲心眷顾众生。第二个条件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苦因和苦果,而得到圆满的佛果”,这是以智慧希求佛果。也就是说,菩提心具足了大乘佛法的精髓,或说具备了成佛的两个要素——慈悲和智慧。

发出菩提心后,虽然还没有能力利益苦难中的众生,但心里已经生起愿力,希望六道所有众生从轮回苦海中脱离出来。渐渐地,成佛的愿力也悄然从心底生起,已经具备必要的智慧和慈悲两种缘起——智慧是成就自利法身的缘起,慈悲是成就他利色身的缘起,这都是我们未来福报的来源及成佛的资粮。

想帮助一个人就有非常大的功德,如果想帮助天下所有众生,那功德不是就更大了吗?诸佛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希望别人不要受苦,自己就不会受苦,因为诸佛念念想的都是众生,所以早已成佛。而我们之所以还在轮回,就是念念想的都是自己,这种差别太大了。佛陀还是凡夫时,在两次使用“自他交换”的当下,就从痛苦中得以解脱,而且让菩提心从此开始发展。从他发大愿那一刻开始,在多生累劫中,心念都转向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在在处处都从心底发愿要利益天下的苦难众生,最后因为菩提心而成就佛果。所以我们多为众生着想,依靠众生,才能把业力净化掉。

每当对着诸佛菩萨发菩提心时,我甚至会汗毛耸立,为什么?因为“要利益六道一切苦难的如母众生”这句话,实在太重了!在心里想一想,好简单,真正行动起来时,的确很难,所以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悲愿不够深,担心愧对佛陀的教言。

幸好佛陀也教导我们,世俗菩提心可以分成两步来实现——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愿要成佛利益众生,是愿菩提心,愿力的对象是成佛的“果”;想要修行累积成佛的因,或是去修持六度菩萨道的心,是“行菩提心”,愿力的对象是成佛的“因”。所以,首先发愿菩提心,这个愿力只要用心观想就可以,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做到,除非有特殊的原因,才会连这个愿都发不出来。而发出广大的愿菩提心以后,就要慢慢培养自己的行菩提心,这意味着只发愿是远远不够的。当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刻行动。

既然我们自称是大乘佛教徒,就应该与小乘的发愿有所区别,区别就来自大乘佛教徒对于众生有强烈的责任心。但是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而且大部分人在言行举止上都很自私,心态也没能调整好。不要认为代众生受苦,听起来像在讲大话,很多弟子经常打电话告诉我:“上师,我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自己还没救出来呢!要我说度尽天下一切众生这种大话,我实在讲不出来啊!”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你要救自己,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怎么救?病了,旁边需要有人照顾;跌倒了,需要别人扶起来。没有别人的力量,自己什么事情都成就不了,这就是一再强调要依靠众生力量的原因。

现在很多人,工作不顺、家庭不和、身体不健康,家里老的小的、大大小小所有事情都求佛菩萨。这么说,不是怕佛菩萨辛苦,因为佛菩萨能力无边,这些世间小小的愿望是很容易实现的。只是我们在求的同时,一定要明白再小的心愿,最后成就的力量都是依靠众生。如果全部的心思都只在自己身上,根本没有想到众生,求来的加持也是非常有限,力量非常微弱。一个自私的人,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解脱,因为“我执”早就把你捆绑住了。自己的心念是不是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一定要懂得感恩众生,只有心里时时想到众生,求佛菩萨才能有用。

我们从生下来到现在,没有哪一件事,不是靠造业完成的,生存过程中的吃、穿、住、用,全部都是通过伤害别的生命得来的。更严重的打人、骂人、说谎、挑拨离间、讲是非,都是在播种伤害众生的恶因。因为造业靠众生,所以行善也必须靠众生。没有众生,向谁忏悔?不能忏悔,罪业如何净化?若没有众生让你感受到世间的种种苦难,如何生起出离心?没有出离心,怎会有动力精进修行?若没有众生让你明白,一切现象都是自心的投射,如何确定自己修行的方向?甚至没有众生的付出与努力,我们连要生存在这个世上,都会举步维艰。

想依靠自己的信仰和修行来改变命运,这种想法没有错,但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仔细思考一下,一个人再怎么努力工作,对周围环境的改变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大环境是需要身边所有人共同的力量,才能有所扭转的。就像你的事业如果有一个团队在同心奋斗,肯定可以越来越壮大。同样的,我们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需要依靠众生的力量。一盏灯能照亮的范围很小,如果几千盏、几万盏,甚至更多的灯同时点燃,要把天空照亮,就不会是梦想。

我们要靠众生的力量,来世才有办法了脱生死,靠一个人的力量念经持咒,是很困难的。没有众生,单靠一己之力,想成就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经常说共修的力量很强大,一个人修只有一个人的福德,一百个人共修,一次就能圆满一百个人的福德。因此只要条件许可,就尽量多参与共修,多为自己和众生累积福德资粮。如果成就世间任何一点小事,都需要依靠众生的力量,更不用说要圆满成就出世间的成佛了。我们每天为了利益众生而修持善法,最终受益的就是自己。

实际上,当我们的心量大到遍及六道众生时,是我们被众生救度。佛陀就是发愿要度众生而成佛,但我们每天只关心自己,所以还在轮回中沉浮。如果我们现在发愿度尽六道的所有苦难众生,有一天我们真的成佛了,众生还是在轮回里。因为我们是依靠他们的肩膀成佛的,成佛以后,就要赶紧去救度曾经把肩膀借给我们,帮助过我们的众生。所以发愿时,希望自己能度尽天下所有的众生,一再扩大自己的心量,一再提升自己勇于担当的气魄,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和众生都一起得度了。

依愿力付出行动的时候,叫做行菩提心,就开始行菩萨道了。愿力很重要,一旦发了菩提心的大愿,做任何事情就是在累积很大的功德,就连刷牙都变成利益众生成佛的因。为了家人做饭,因为他们也是众生的一份子,是你能力范围内可以利益的对境,这样洗菜做饭,都不再会有任何不满的情绪,也不会因为家人跷着二郎腿,自己还在拖地而郁闷,因为他们成为你最先可以利益到的众生了。只要迈出第一步,习惯之后,行动力就会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强大。把佛法学好,好好运用在生活中,家庭、同事、上下级和社会关系,不可能会不好,身边的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行动的能力,从周围的父母、孩子、同事等等开始做起,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当我们把快乐和他们一起分享,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就叫行菩萨道。

愿菩提心是美好的愿力,但发愿后一定要付出行动,才能圆满达成。很多时候,佛教徒的心地很好,目标很远大,思想也很正直,就是行动力比较差一些。我们常讲要利益众生,希望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可是旁边有人需要马上被救助,我们却还在一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不去付诸行动。

作为佛教徒,不是接触到一位西藏的喇嘛,就是学密宗的,也不会因为接触的是一位和尚,就是学显宗的,最重要的是以心态而定。佛陀传下来的法脉,从了解轮回的苦难,寻找苦难的源头开始,继而努力闻思理解佛法,最终运用佛法消灭痛苦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以自己解脱为主,度脱别人为辅,称为小乘佛教。但如果直至成佛,都是以度化、利益天下一切众生为主的心态,称为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的很多法师们,积极地把佛教推广到西方各地,或是帮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积德行善。他们在行为上,其实早已经是大乘,但是我们还称他们为“小乘”。反而自称“大乘”的我们,行动上经常算不上“大乘”。现在整个中国,除了云南一些少数民族信仰小乘佛教以外,我们这些人都厚着脸皮自称是“大乘佛教徒”。为什么我用“厚着脸皮”来形容?如今我们经常在“消费佛祖、消费菩萨”,以大乘佛教徒自居,以心怀天下六道一切众生自居,可是心胸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广大。虽然每天都在学习发菩提心,但是对于周边人的德行,也就是道德和行为标准,很多时候是非常差的。对父母不孝顺,对太太或先生不够包容,对儿女不够耐心,有很多是需要反省与检讨的。这不是只说刚皈依佛门的弟子,很多皈依佛门很久的弟子,一旦面对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时,立刻就会暴露出所有的缺点。

世间和出世间的法都要学会,都不能耽误。很多佛教徒偏重心灵的修行,这没问题,但要注意的是,修心不是表面工夫。很多时候不太过问世事,没人没事来打扰,觉得心似乎修得很平静了,忍辱也修得不错,可一旦有人搧你一记耳光,脸上的痛刺激到心里的“我执”时,嗔恨马上就产生出来了。

阿底峡尊者,是11世纪克什米尔的一位王子,在印度出家,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一代佛教大师。后来被藏王请到西藏传法,藏人对他的尊敬,就好像对大昭寺里的释迦牟尼佛一样,当时“尊者”这个词,就是用来称呼佛陀与阿底峡尊者的。在藏地没有人敢惹他生气,对他特别尊敬。有一天,来了一只喜马拉雅山的泼猴,直闯大师的房间,跳到放供品的地方、爬到大师的身上乱抓,不肯走。弟子们忍了好几天,终于忍不住了,想把野猴抓起来赶走,大师跪在地上求弟子们留下猴子,大家都非常吃惊。大师说:“不要把它赶走,你们藏人对我太好了,没有人惹我生气,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忍辱修到什么程度了。现在对着猴子可以修忍辱,可以把功德回向给它,请你们不要把它抓走,让它在这里继续捣乱、折磨我,我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在修行。”如果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就把他当成泼猴修忍辱,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

我们要学会用善巧的方式来发菩提心,因为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改变不了的,越是不想做的,就越得做。很多人不想上班,但是又不能不去;很多人不愿意做家务,却也不得不做。既然这件事情没有选择,一定得做,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处于疲倦和不甘愿呢?长期如此很容易生病,还不如转换一下,让自己的身心都积极起来,以度化众生的心态,就不会那么疲乏了,反而会心甘情愿又开开心心地做下去。

在没有皈依之前,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处于没善念也没恶念的状态,称为“无记”,意思是心上没有生起善或恶的印记。一天24小时,睡眠占了大部分,睡觉时不能说是善,也谈不上恶。早起刷牙、洗脸、擦地、收拾家务,上班打字、整理文件、处理公司的事务,所做的一切,心里没有好或坏的念头,既没功德也没罪业。而皈依成为三宝的信徒,也明确自己的法脉以后,要明白我们学佛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个人的解脱做罗汉,而是要学**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等菩萨们,利益所有众生从轮回苦海中解脱,所以一定要学会发菩提心。

早上一醒来,就要发广大的菩提心,要为了利益众生而开始一天的生活。如此无论白天做什么事,上班、走路、吃饭等等,都成了累积功德的善事,不再是无记的行为,甚至睡觉时,都在不停地累积福报。这种功德将是无量无边的,它是帮我们把自私的心打开,转变成无私的心,而只有发出和菩萨一样宽广的菩提心,才可能完全净化无始以来的业力。

学佛就要学会善巧的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累积无量无边的福报。这样可以把修行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佛法就会变得鲜活而有生命,不会出现佛法和生活是平行的两条线。佛法学好了,就等于拥有世间最好的生活方法,两者是水**融,不再是各自独立的。

作为初学者,在面对世间事情时,要记得自己是佛教徒,而且每天的持咒、念经还是非常有必要。一开始就要建立好正确的心态,要先发出广大的愿力,而且愿行一定要合一,这也是为生起“胜义菩提心”在做准备。

同类推荐
  • 重生之系统NPC
  • 长相守之不腐的爱

    长相守之不腐的爱

    长相守之不腐的爱 咕噜水
  • 浮云魅影

    浮云魅影

    五代十国战火纷飞,乱世中永远少不了阴谋与野心,血腥与杀戮。在混乱的局势下,一股邪恶力量悄然崛起,并设下了惊天阴谋。屹立于江湖千百年的水云阁惨遭变故,诡秘的密报被毁,阁主云松清被害,未留下任何线索。其子凤九天一心为父报仇,却不料陷入了更致命的深渊。他能在深渊中生存下来吗?能抽丝剥茧巧破奇案吗?能报得父仇、还江湖一个公道吗?
  • 热血痕

    热血痕

    《热血痕》写的是一个历史异常久远,但又为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那就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互相征战的坟事。此书是讲史中的优秀之作,对晚清政治颇多揭露。作者主旨是要国人记住外人之侮,雪耻自立,在国难当头之时,卧薪尝胆,共同对敌。
  • 往事百语③

    往事百语③

    往事百语③ 星云大师
热门推荐
  • 我的悠闲海岛生活

    我的悠闲海岛生活

    余晓获得一座巨大海岛,从此携一众亲友在岛上直播种田、赶海、撩妹、养宠…的悠闲海岛生活。凶禽猛兽都收为宠物,金银宝玉都纳入怀中,新一代的世界首富就从一本《百行通录》诞生。
  • 凌总的夫人不好惹

    凌总的夫人不好惹

    酒吧里,唐月兮无意间招惹上了一只腹黑大灰狼。离开后才得知,这只大灰狼在晋城是无人敢惹的存在。某天,她问他当晚为何放了她?凌大总裁淡定的说道:“你好看,我看着喜欢。”后来唐月兮发现他总是喜欢问一个问题。“唐月兮,喜欢他还是喜欢我?”“你说呢?”“我想听你说。”“喜欢他吧。”“不许喜欢他爸!”听着这理直气壮的话,唐月兮简直要吐血。“凌寒骁!我谁爸也不喜欢,我喜欢你!”
  • 与君倾

    与君倾

    不知何从版:他是东朝的闲散王爷还是江湖上人人闻其名破其胆的冥灵阁的阁主?哪个才是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才王爷是他,还是做事阴狠毒辣的阁主是他。她本是灵虚道长关门弟子身怀绝技,本该笑看风云。 一场变动没了家,掉了孩子,又被夫君休掉。 她的一捧真心,是融化了他的冷酷,撬动了他的狠心,还是,像旁观者一样始终被冷眼相看。从未料到一个情字竟是这般脆弱的东西,伤不得碰不得,碎了心扎在肉里,而你却仍在这里从未曾离开。倾君心,君可倾?!
  • 投资从制霸娱乐圈开始

    投资从制霸娱乐圈开始

    林熊重回2009,居然偶遇影星杨冪!将其召入麾下,创造属于自己的影视公司。签约影星。制作游戏。收购迪时尼。华尔街与娱乐圈并存的商业天才!投资!从制霸娱乐圈开始!!!
  • 我女人是霸王

    我女人是霸王

    邢博宇:25岁,高穷帅,性格腼腆。因单亲家庭早早就出来工作,因为学历低,常常试用期一过就被辞退,生活打击和压迫特别自卑。母亲因长期劳累患了肝癌,需要换肝才能活命。就在没有任何活路的时候遇到了那岚……那岚:29岁,那氏集团继承人候选人之一。那岚表面坚强势利,实际独孤无助。那冲年老,要帮集团选一个最合适的继承人,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取一个倒插门的女婿,那岚正在犯愁的时候,遇到了邢博宇……
  • 网游之唯一法师

    网游之唯一法师

    虽然是不得已……但姑且也算是过上不用读书整天打游戏的绝赞生活了。有妹有房父母双亡,标准的主角模板是不是感到深恶痛绝!以上都是自我安慰,这是一个要养活自己而一头栽进职业游戏圈拼(撩)搏(妹)的故事。……(PS1:不会写简介啊还望见谅)(PS2:作者最近有点事,不保证更新,不过更新再慢我也会坚持完本的!)(PS3:非数据流,非要说什么流……呃。)(pS4:写什么鬼我自己也不清楚,不过继续写下去总会明白的吧……)
  • 仙域修仙

    仙域修仙

    本作品纯属虚构创作,请不要模仿书中人物行为,后果自负!人山为仙,一竖为尖!站在这山最顶端的人为仙!
  • 谁还没个青春了

    谁还没个青春了

    多年以后,乔问夏还是总能回忆起当年在学校的那些日子,那些稚嫩的行为和纯粹的感情,似乎比电影里那些激情戏更让人心潮澎湃,它真实而又迅速地在他们记忆里留下痕迹,一去不返。无数的人,无数的事,最后都从她的人生中路过,留下痕迹,让她回味。但总有人是为她而来,为她而留。
  • 不枉年华

    不枉年华

    天空之属,岂能被平凡所固?以为的一马平川。米粒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曾经的百年误解。日月如梭,羽翼渐丰振翅远。冷落,不屑,掩灭了少年的目标。海阔潮声衔耳畔,磨刀终时见锋芒。
  • 白桦树上的花蕊

    白桦树上的花蕊

    我不喜欢这里,我想长在白桦树的枝头。——高可蕊我不喜欢草木,我想你是我的私有花蕊。——朴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