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需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我们最幸运的,就是很容易就能拥有一整套《大藏经》;但反过来看,我们这些可怜的凡夫俗子,就是因为手里的佛经太多,而不知道从何处开始入手学习。觉得《金刚经》好,大家开始念《金刚经》;《地藏经》也好,又一窝蜂去念《地藏经》;过几天又有人说《楞严经》最好,就又去读《楞严经》。
现在很多佛教徒不懂得如何修行。当然,大家对佛陀的教法有信心,这是可以肯定的,有机会听闻佛法开示也很欢喜。很多上师、法师都在开示佛法,入门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关键的问题是,大家很想学又想修,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法太多了,有点像百货公司或自由市场的感觉,看起来每种都很好,但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我们就把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如何把闻、思、修真正联系起来,把学到的佛法真实用在自己的相续中。
佛陀传下来的法,当然都很好,有哪一部经不好呢?如果哪个法门不好,佛陀怎可能会传给我们呢?每一部经都很好,都很伟大,只是我们需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实修方法,像走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在佛法流传这么久远的时间长河里,曾经有很多比我们聪明得多、权力大得多、能力强得多的人,从统治一方的君王到普通百姓,都已经亲身感受到佛法的实际好处。对我们来讲,只是如何在这所有的“好”里面,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完全不存在筛选好坏的问题。
我们最需要的,是追随历代的上师们,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学习最适合自己的法门和实修方式的精华。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逐渐接触到不同层次的法门,而不是马上把所有的法都抓在手上,却没有专一和深入地学修,如果是这样,最终只能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