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当归见柳依依拒绝之意甚为坚决,暗暗松了口气,他俩其实也不愿意护送柳依依。怎么说当空、当归也高柳依依一辈,在江湖中威望不低,虽然说在缘绝面前必恭必敬,那是缘绝辈分委实高,而且是江湖中的神僧,他们的师傅,那感情自然不一样,要他们这般去对待一个年轻女子,这明显就是强按牛吃草,虽然缘绝要是吩咐他二人护送柳依依,他二人也会领命,但心里难免有疙瘩。刚开始见当生不用一起护送护送,他二人还后悔先前为什么自己出手,而让当生强了先,要是当时对付童千手的是自己,自己先与柳依依闹点矛盾,这护送的差使或许就论不到自己了,心中正在叫苦不迭,听到柳依依拒绝,心中自是庆幸。
缘绝见柳依依如此执拗,也是无法可想,只有摇头苦笑的份,俄尔又道:“柳施主,前两样你皆不从老衲,也就罢了,人各有志,强求不得,一切随缘就好,但是老衲还是希望施主能接受老衲最后一点请求。接受了,对柳施主百利而无一害,最多不过今晚花点时间,少睡几个时辰,既不会拖累柳施主,也不会麻烦柳施主,反而在有的时候还能帮助柳施主一点小忙也不一定。”缘绝故意顿了顿,等着柳依依反映。
柳依依果然好奇道:“哦,大师说的是什么啊?”
缘绝哈哈大笑道:“柳施主,早知道你好奇心这么盛,老衲应该引你如觳才对,老衲刚才劝了半天,竟不如后面一句话,老衲早就该引你就范才是上策啊。”说着,缘绝又是一阵大笑,神情颇为洒脱,缘绝虽法名缘绝,其实一点也不绝情绝义,反而是童心未泯,说话也不象武林中人人敬畏的高人前辈那样摆架势。
柳依依被缘绝说中,脸上露出羞腆之色,这是柳依依平时绝对没有的表情,缘绝像一个爷爷一样慈祥地看着柳依依。这也难怪,缘绝在少林闭关十几年,和他在一起的就三个老师叔,年纪都在百岁开外,比他还大了几旬。等他下得山来,遇到柳依依这么有个女孩子,自然大生好感,这也是老年人常有的心态。
缘绝停止说笑的语调,继续道:“老衲想来想去,既然你不肯要人护送,老衲便传你一套点穴指法,名曰“柳枝拂穴手”。这指法是老衲少年还未出家时用的,与少林武学大有不同。现在多年未用,忘的也差不多了,幸好这套点穴功夫不是很繁琐,只有十三式,招式简练,学得容易,忘记却难。看柳施主指纤臂细,很适合练着点穴功夫,老衲今晚左右无事,便将着点穴手法信手耍耍。柳施主看仔细了。说罢,将十三式点穴指法一一使出。缘绝身在少林,练的都是刚猛一路的招数,而这柳枝拂穴手却是极走阴柔一脉,恰似白堤细柳,柳枝随风摆弄,婆娑生姿,风无定向,枝伸四处,漫天飞舞,全无路数。在敌人眼中,这才是最可怕的招式,无形则无兆,无兆则不能窥视对手出招意图,不知道对手意图,那是大大的失了克敌的先机,柳枝拂穴手的高明之出全在于它的诡秘怪异,让敌人防不胜防,出奇制胜。在缘绝使来,柔中带刚,轻盈处见厚重,只件袈裟翻飞,红影彤彤,随手点出,不是一点即止,而是蓄以后劲,连环拂击,出手快而准。柳依依从没看过如此神妙的点穴手法,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仿佛着了魔。就是缘绝的三个弟子,活了大把年纪,跟着师傅至少二十个年头,也从来没见过师傅的这手绝活,看的为之气塞。
柳依依天性好玩,与其他的事情她是全然不放在心上的,对于武工一类她却有极大的癖好。虽然她的那几手不见得能拿到缘绝这样的绝世高手面前晃悠,但是对武工的爱好还是丝毫不减的。见到缘绝如此神功,那里还肯错过,不自觉就跟着缘绝比画起来,渐渐沉浸其中,也不知道比画了多少遍,缘绝早就演示完毕在一旁看着柳依依练。柳依依一面模仿着,一遇不懂,立即请教,态度谦恭,绝难想象她的平时。
柳依依有所问,缘绝皆悉心指点,并将招式中的诸多变化、疑难费解之处一一指明,不到两时辰,柳依依将十三式柳枝拂穴手囫囵记住,一时间却不能融会贯通,这以属难能可贵,虽说柳枝拂穴手只有十三式,不是很繁琐,但每招招式中都蕴藏几十种变化,加在一起,少说也上百变化,况又是武林中及高深的点穴功夫,一时半会儿,哪里这么学得会,柳依依能练到如此,缘绝已经满意得不住颔首,似有赞许之意,微笑招呼道:“柳施主悟性很高,手指灵活,体态轻盈,练这门功夫再是适合不过,柳枝拂穴手也算是得遇明主了,老衲总担心这项功夫要自老衲而绝了,想不到在一脚踏进棺材的时候,还能将此功夫传与后人,当真老畅大怀。天色不早了,陆施主还请早点休息吧,这项功夫柳施主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记住已经不错,要想完全掌握还要多花时日的,并非一朝一夕可就。明天就要动身,今晚柳施主也不可太过劳累。”
柳依依与缘绝仅半日之交,但缘绝面露慈祥,言语和蔼可亲,不忍分别,心想:“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今晚一过,明天我是定要出追查凶手的,便不在是同路人了,不如今晚就告个别。今晚作别也好,人毕竟还都在客栈,嘴上作别了,彼此却还觉得在一处,并无太多伤感,若是明天早上在路上挥手道别,相形之下不如现在就告别好了,反正明天起床,大家谁也见不到谁,心里就明白是怎么一会事,不能算是不告而别,又减少伤感,到是件好事,如此世间就只有聚而无散了。”一想,甚为有道理,便道:“大师,明日早起,恕小女子不告而别之罪,就当我现在告别过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