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依依心想:“这也难怪,此事如此蹊跷,谁听了都难免会有此一问,原也不足为奇。”见缘绝在紧要关头处打住,心中好奇难解,急不可奈的催道:“后来呢,方丈大师如何说?”缘绝身后的三个嗲也是好奇,缘绝突然中断陈述,心下也是大急,只是不感出语询问。
缘绝这才接着道:“我方丈师兄说道:“唉,你有所不知,若天下大乱,一个凡尘中人如何能有用,风波定,王可望虽不失为人杰,只能算个人物,解个人之急难或许他们行,但此次动乱是一次鲜有的千年浩劫,是个劫数。佛家有云十年一难,三十年一劫,那都是小劫小难,比不得这次。劫难兴灭之数皆有缘法,劫由人兴,也由人而解,风王二人却不是这解劫之人,要找出解劫之人,才用解局之效。如果能找到兴劫之人那是更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找到兴劫之人,加以劝说,就可完全防止这场浩劫,但我目力所及,只能看出天上的解劫之星,看不出兴劫之星,我想这或许真乃天意,先不讲这个。缘绝,我且问你,萧楚云这个名字在江湖上兴起是在什么时候?”
我想了想,答道:“应该是在三个月前吧。”
方丈师兄点头道:“那你知道这三个月来,萧楚云都做了些什么事,使他迅速崛起江湖,被人称为萧少侠呢?”
我答道:“是因为他闯海岛,救七王,一剑斗杀葛为先,夺回劈水珠救了当今圣上,免除了一场宫廷政变,保住江山社稷安宁,才受天下人爱戴,名扬江湖,受人称颂的。”
方丈师兄微微笑道:“不错,那你可知道他那次的行踪路线么?”
我犹豫了一下,迟疑道:“他从京城出发,一路追踪到南海,可是……可是这与师兄要我下山邀他上山有何关系?”
方丈师兄笑呵呵地道:“当然有关系。而且这就是关键所在。我问你,从京城到南海女龙王处,可是一路朝向东南?”
这问题,三岁孩童也知道,方丈师兄却来问我,可不好笑,我当时想也没想就答道:“是的,一点都没有错。”
柳依依感到好笑,心中暗想:“你们老师兄老师弟两人,越活越回去了。这方向谁还不知道,还一问一答,问了半天,少林寺可能成日无聊,忒气闷了些,便找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问来问去打发时间。”想到这里,不禁想笑,可有不感,强行忍住。
缘绝似未看出柳依依的内心想法,也没看到她的面部表情,继续陈述道:“方丈师兄又道:“缘绝,你再好好想一想,萧楚云成名的三个月,也就是天上武曲星逐渐远离紫薇,向东南而行的三个月,时间相同,路线吻合,而且是萧楚云取这珠凯旋,武曲星也就归位。缘绝,你是根本没有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还是觉得这只是一种巧合,不愿意相信呢?”
我当时就犯糊涂了,原来方丈师兄把销楚云的成名时间,行动路线推算的这么准是另有原因。我很小的时候,父辈曾告诉我说凡大富大贵之人,天上皆有星辰与之对应,并给我讲三国诸葛亮借星灯的故事,说紫薇星就是人间的帝王,文曲星武曲星就是朝中的文武状元。父辈最后总要归纳说这就叫真命。可是谁也没当过真,我也只把这些当成故事来听,毕竟那东西太遥远了,谁也没有经历过,得到过应证。想不到精通星象的方丈师兄却突然给我提到这件事,我才相信真有此一说,惊奇问道:“莫非销楚云是上界武曲下凡,上应天命,是真命所归的人物?”
方丈师兄道:“正是,我纵观星象,阅人无数,我敢肯定的说萧楚云就是上应天意的真命武曲,天下大任将落在他肩上,他能不能抗得起,能不能挽回危局,我尚不能知晓,此乃天机,我也无法窥探其中奥秘,但我们可以略尽人事,助萧楚云一臂之力,所以,我不惜让你 停功出关,下山邀他,好早做准备。”
柳依依和缘绝身后的三个弟子齐齐“啊”的一声,异口同声道:“真命所归?!”四人样子甚为惊讶。
缘绝环顾了一下四人,也没说什么,因为他自己在听到缘正说出萧楚云上应武曲时,也是这样的表情,不过早发生了而已。缘绝缓缓道:“不过方丈师兄在说完这句话时,脸色又凝重起来,眉心拧在一处,担忧道:“缘绝,我命你下山邀请萧少侠上山,用意并不仅与此,我刚才给你提过,这半年来,武曲星星光大炽,成了紫薇旁边最亮的一颗星,但过刚易折,太盛则衰。故月圆则亏,水满则溢,星芒太盛,与萧少侠不利,中间恐有性命之忧。缘绝,我要你下山,除了看看他人品,邀他上山,更重要的就是希望他能上山,在少林盘恒一段日子,指望能一佛法之力、舍利之光盖住他的光芒,助他安稳度过此灾,此人生死干系重大,缘绝你下山后,一切从速,不可耽搁。”
柳依依和那三个弟子听到缘绝转述方丈的话到‘有性命之忧’时,四人又是齐齐一声‘啊’,口张的老大,半天没合拢。柳依依比之诸人更为焦急,忙拉住缘绝的袈裟摇道:“大师,还请你高抬贵手,帮帮萧大哥。”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阿弥陀佛。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佛渡有缘人,老衲与柳施主相遇与此,那便是有缘,更巧者,柳施主有识得萧少侠,使老衲寻人步入终南捷径,这又是一缘,如此缘法,萧少侠之事,老衲本就是受师兄所脱,如何会袖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