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的起爆系统设计与施工中,有许多环节被我们忽略。如,它的跨度时间之长、理论上与技术上的细节处理,以及设计者们的良苦用心等。在炮台山施工进程中,还有许多事情同样被忽略,这是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太专业技术化了。
如同一场足球赛一样,炮台山施工进入了“通过中场”阶段,正向着“禁区”前沿推进。在闯入“禁区”之前,也就是10月底的日子,王述俊突然感到“球”传到了自己的脚下。这球是林总快速传递过来的,现在就看他的了。孔宪洪总指挥让整个队伍“全部压上”。
这种感觉,只有亲自经历过炮台山工程的人们才有。虽说在记述和回忆中这种感觉已被时间淡化,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依然能通过质朴的文字和神情看出。
紧张是一种人人都可感受到的情绪,但程度又不尽相同,当大局需要的时候所产生的这种情绪,远比局部要强烈得多。
作为炮台山来说,它只是整个珠海机场建设的序章,而机场建设又是珠海所有重点工程之一。但炮台山的建设者们又不得不站在最高处,来估量炮台山对珠海建设的影响和深远意义,这是炮台山建设者们宽阔的胸怀。
让我们把话题还是重新回到工程进度上来。
10月底,洞室掘进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局面,进度有所提高,但疲劳期接踵而至,就像有的人很难理解“战争疲劳症”一样,炮台山出现的疲劳期主要表现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的、繁重的劳动量上面,使人产生一种疲惫心理。在这种状况下,安全就成了领导、组织者们的头等大事。
由于爆破工程的特殊性,因此,指挥部全部人员几乎倾巢出动,深入现场,参加施工,指导施工,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措施。
现场开工伊始,他们发现三条导洞掘进几十米后,石质破碎,塌方严重,无法掘进。现场碰头会后当即决定这三条导洞报废,重新修改整体布药方案。
掘进中的安全,他们除了根据工程特点,分别制定各项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和关键工序的施工图及技术操作细则,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向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位培训考核,除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图施工、确保安全外,他们还主要采取了一些强制性的措施:如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重奖重罚;制定出入大爆破现场规则,值勤警戒士兵职责,炸药、雷管库安全规则等。
进入“疲劳期”后,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对进度提出了更艰难的课题,因此,指挥部要求“安全第一、进度第一”,两个“第一”是关键、是根本。
工程部廉轩对进度上不去感触颇深:“那段时间,工人说啥也不干了。”
指挥部人员分头到各施工队做工作,找工头、找群众个别谈心,集体开会。有个施工队,进度一直上不去,廉轩就利用休息时间来到这个队,跟工人们谈心。
“你们现在觉得很苦、很累,工钱低,如果今后有一天,你们的儿子、孙子从内地坐飞机到珠海,你们可以自豪地告诉他,炮台山是你们亲手搬掉的……现在,澳门与珠海都在争抢这条‘空中走廊’,如果是因为我们进度慢,影响了建设速度,使我国少了一条航线,那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也是在座的耻辱……”
廉轩的话,把工人们都说哭了。
“别看他们都是农民,农民也有强烈的自尊心、民族感!”廉轩很激动。
后来,这个工程队的进度很快就上去了。
进度和安全,像一对双胞胎一样生长,对于如此大的工程,安全保卫工作是非常困难的。负责这项工作的陈洲续说:
“安全保卫工作,最大的压力来自炸药加工厂,为了安全起见,炸药加工厂用铁丝网圈了起来,进行封闭式管理。可老百姓要放牛,我们围住不让他们进入,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息,情理上有点说不过去,加上语言不通,所以容易产生矛盾。”
这种复杂环境,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军民团结。
“为了安全,上级从北京调来了警卫连,负责炸药加工厂的警卫工作。战士们荷枪实弹,如同战争年代一样紧张。”
炸药加工厂周围属于“禁区”,以前,许多游客开车到金海岸游览,后来,这里被封闭,进出人员必须持有指挥部的出入证,越到炸药加工后期,越是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