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600000010

第九章 辞别肯德基,再战江湖

肯德基的王大东时代是创业的时代。

王大东1987年将肯德基带入中国,从而在中国掀起一阵“肯德基热”。

1990年他决定离开肯德基,因为他觉得这里已经失去了挑战。

当辉辉煌来的时候,王大东却又躲到了光辉的背后。

而事实上,他的目的已经实现了:他把一种全新的餐饮文化带到了中国。

而这种餐饮文化正悄悄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

肯德基的王大东时代是创业的时代,有那么多激流暗河围绕着他。王大东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劳作,也收获了超常规的成功。

1989年2月的《参考消息》上刊发了一篇外电,称中国有一股“肯德基热潮”在涌动。肯德基带给这个沉淀着历史又跳跃着时尚的城市的,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更是一种文化;它拉动区域经济,更为社会公益事业作了不少贡献。而且,它已深深植根北京,融入了普通百姓生活,多少人曾经把情与爱留在了肯德基餐厅。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第一家肯德基在前门开业后,一位住在这家餐厅旁的人说,北京的第一家肯德基就开在他家楼下。下楼往东,慢慢悠悠走,也就5分钟。他说家门口的这家店是肯德基在北京乃至亚洲的旗舰餐厅。但当时的感觉只是觉得这儿开了一家有点儿奇怪的洋餐厅,卖面包和炸鸡,还挺贵,几毛钱的汽水到里面就要卖几块钱。那时,周围的很多人还是习惯到饭馆里要米饭炒菜吃。想吃便宜的,可以往和平门或者前门里去。想吃档次,远点有一片老字号,近的旁边就是老舍茶馆,门口还有两分钱一碗的茶。

第一家肯德基前门店仍然顾客如云,平均每个座位一天要周转十二次以上,营业额逐月增长;第二家东四店与第三家华龙店、第四家新街口店也接连营业。有40多个城市来函来电来人要求联办肯德基餐厅。一个城市超过10家单位抢着表示合作。

王大东决定第二个中国目标是“战上海”。

有这么多城市希望把白胡子老人接到他们那里,你不能不为中国这个“一窝蜂”式的热潮而感到担忧:当年加强战备时,全民皆兵。后来搞经济建设时,则全民经商。毫无疑问,当年天津市长***将王大东请回来这一消息肯定让很多官员们感兴趣。

上海两个店开张后,工作变得非常的有规律,变得有很多的空余时间,培养的一批人才很得力。我每周打两次高尔夫球,才40多岁,有点浪费,突然觉得没有创造性,觉得东南亚快餐业已经从小学毕业升初中了。

王大东

话分两头。

肯德基引进北京后红红火火,市民把它当作新鲜事儿,官员把它当作排场事儿。几乎所有的外事接待,官员们都喜欢带贵宾到肯德基来,在当时算是较高礼遇。

莫斯科也曾向王大东招手。

那是开业后不久的一天,莫斯科市长来肯德基店吃饭。饭后,王大东送客人离店时,莫斯科市长热情地握着王大东的手说:“请到莫斯科来开一家吧!”

王大东内心的第一个反应是:“我才不去呢!我的事业在中国。”

莫斯科的市长可能不懂得王大东的民族情结。

不过,王大东还是把这一信息告诉了母公司领导,结果总部高层听了兴奋得不得了。

在美国老板心中,俄罗斯更举足轻重,开一家这样的店,有很大的民族竞争情绪在里面。王大东也有自己的民族情绪,他一心只想在中国和在华人圈子中发展,对莫斯科的招手,他只是礼貌地表示了感谢,并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

这时候,由于北京肯德基的成功,全国各地很多人来探讨经验。餐厅接到很多定单,当地很多机关开会的工作餐都选择肯德基。

北京会议多,会议选择肯德基餐蔚然成风气,一人一份肯德鸡。有的订单甚至一次就是5000份。肯德基的生产能力感到不够。

王大东针对外卖,决定在华隆街开一个不大的分店,主要是炸鸡,业务方向是外送,提供北京机关会议需要,负责一些会议的订餐。

接着第三第四家也一一营业。其中东四十字路口分店,就是将一家亏损多年的国营食品店整个盘下来。盘下这家店颇费周折。王大东看中后先让手下去谈,第一次谈后回来说,不行,他们宁亏也不顶出去。反正亏的是国家的,拿的工资是自己的,可不能没了饭碗。第二次谈后回来说,还是不行,因为这家国营店是老字号,历史悠久,门面不能动,再陈旧的装饰也不能改。改了就等于把“国粹”让给了“洋人”,可要让老百姓骂的。第三次去谈,王大东交代:它不是每月亏20万吗?我们把每月亏损的钱补给他,他有多少员工清点出来,我们包下员工的工资,每月照常发,但不用来上班。就这样,王大东终于拿下了心仪的地方。但市政不准更改原来的墙和原来的建筑。肯德基就将朝街的墙不动,里面全部改动,营业后生意也是同样爆棚。

第四家在北京中关村开业的同时,上海的谈判已经成熟。

肯德基在北京开始以后,上海新亚方面积极与肯德基联系,与王大东探讨合作的可能性,新亚集团总裁也亲自赶来与王大东面谈,王大东也去上海考察了市场。

最后的谈判很成功。肯德基国际公司即王大东所代表的公司和泰国正大集团各占50%的股份在香港建立公司,然后两家一起再跟新亚各占50%的股份。正大、国际肯德基和新亚分别占25%、25%、50%的股份。

选择新亚共同开发上海市场,原因与北京畜牧局合作一样。

北京肯德基公司有北京畜牧局的股份,作为投资人,他主要要保证鸡的供应。

那时中国的市场,很多货物是供应不过来的。

新亚是商业集团,和正大集团合作的原因,是鸡的供应,同时也是为了发展泰国的市场。

那时虽然有点经济开放的味道,但产品经济色彩浓厚。

第一家上海肯德基开在外滩东风饭店,结果出师不利,不是很成功。第二家开在人民公园,却十分成功,像中奖一样成为暴发户。股东们这才喜笑颜开。

上海那时开放风气还没有北京强,街巷上建筑隔街很小,开店十分困难。

在上海两个店运作正常后,我就开始准备离开了。

王大东为什么要离开肯德基呢?

现在可以揭开这个答案了。

在当时这只是属于一个纯私人的决定,旁人未必能全部明白其中的恩缘由。

王大东的解释是:当一份工作到了只享受果实而没有挑战时,也就是他该离开的时候。

上海两个店做完之后,我在工作、生活上变得有规律了。

一个月去趟泰国,去趟香港,去趟印尼,又从香港转到中国,还有很多空余时间,压力不大,一个星期打两次高尔夫球。

但是我想,我是个创业的人,居然一个星期打两次高尔夫球。

为什么要走?

我想不外有三个原因。第一已经说了,稳定性享受的职业和工作对我一个才40岁的人来说没有挑战和刺激。

第二个原因是,我认为我做到这样已经是到顶了。我在肯德基这样的位置已经是凤毛麟角,再往上就是总裁级人物了。在业务扩大上,日本不可能并进来,澳洲也不属亚洲,拉不进来,印度我不想去。同时,我认为肯德基公司不会将我升为国际部的总裁,这个玻璃天花板是存在的。

玻璃天花板,是美国企业界流行的一个说法,看不见,但是确实存在。

80年代的美国,很多职业是对每个人都敞开的,但是有些职业只有20世纪白人才能做。

最后一个原因是,看好了亚洲发展之中的快餐行业。

麦当劳和肯德基这种快餐在东南亚有5~10年的历史,西餐也很成熟了,消费者也从初中到了高中。

我的一位朋友在美国经营一家成熟的牛排连锁店——时时乐牛排店(SICCLER),希望进入亚洲市场。

他们跟我商业谈判成功,我取得亚洲四个地方的经营权,负责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地区的业务。于是,我离开肯德基,接受新的挑战。

王大东在筹建“时时乐”的同时,泰国正大集团也想做一个鸡的连锁店叫CHESTER,但运作后不是很理想,正大集团体会到了创建一个新的连锁的不容易。他们知道王大东离开了肯德基,于是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正大集团游说王大东,希望他的加盟使这个新品牌如虎添翼。

但王大东说不行,因为他已答应了SICCLER。

后来我还是有了跟正大合作的机会,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同时发展台湾的SICCLER和泰国的CHESTER。从1991~1994年,我们在台湾建立了10家牛排店。开业以后,受到台北消费者的极大关注。SICCLER在美国是个老牌子,已经有1000多家分店。

牛排店主要是做牛排和色拉。

在美国成熟的市场里,美国人点了牛排不点色拉就不吃。而在不成熟的市场,只点一个牛排或者色拉。台北是一个人点,放在中间大家一起吃,这是习惯。但是色拉的成本高于牛排,牛排卖一个做一个,色拉吃了要补回去,成本就高了。

我觉得情况不对。为了适应台湾的消费方式,我们建立了不同于美国的模式,以适应当地的消费模式。

后来就给予吃色拉的一个最低消费,杜绝了一个人买四个吃的现象。

这个决定是我很大的创举。在肯德基的时候,我的主要职责还是维持母体公司的一致性,而这次授权以后是被迫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要更改部分的模式适应当地市场,否则会因成本太高而离开。

改变后,我开了第二家。这之前,台北的饮食业跟香港一样,顾客不会在餐厅排队等吃的,都市人没有耐心,而且有大把餐厅可供选择。所以有人发现在时时乐居然有人等吃,认为很奇怪。

牛排店的生意十分红火,到1994年,我们又开了10家。于是,我们把整个公司卖给了台湾一个上市公司。从原始创业到卖出才仅仅四年,不是因为我做够了才卖的,而是因为餐饮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所以要求回报要快、要高。

王大东辞行肯德基后成立了自己的牛排店,从授权主变成授权者。

这是他的又一次重大选择。

他先在天津创业,然后加盟肯德基,然后再次离开而二次创业。

人生无常,不能全如人所愿。常常是人生在选择你而不是你选择人生。

但这一切过程对王大东有了意义。

王大东慢慢开始清晰自己生命的走向。

王大东把肯德基带到了中国,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肯德基到底是个什么事物。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的标记KFC是英文Kentucky Fried Chichen(肯德基炸鸡)的缩写,它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有口皆碑的著名品牌。1930年,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在家乡美国肯德基州开了一家餐厅。在此期间,山德士潜心研究炸鸡的新方法,终于成功地发明了由十一种香料和特有烹调技术合成的秘方,其独特的口味深受顾客的欢迎,餐厅生意日趋兴隆,秘方沿袭至今。肯德基州为了表彰他为家乡做出的贡献,州长Ruby Laffon于1935年授予他“山德士上校”的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肯德基州餐饮的贡献。山德士上校一身西装,满头白发及山羊胡子的形象,已成为肯德基国际品牌的最佳象征。山德士上校的成功起始于他40岁在肯德基州经营Corbin加油站时,为了增加营收,他自己制作各式小吃,提供给路过的旅客。因为他烹煮美食的名声吸引了过往的旅客,生意自此缓慢稳定的增长。

然而,传统的炸鸡方法使顾客必须等待30分钟才可享用。到了1939年,这个难题在山德士上校参观一个压力锅展示时得到解答。上校购买一个压力锅回家,做了各项有关烹煮时间、压力和加油的实验后,终于发现一种独特的炸鸡方法。这个在压力下炸出来的炸鸡,是他尝过的最美味炸鸡,至今肯德基炸鸡仍维持这项使用压力锅的妙方。

山德士上校的事业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面临一场危机。他的Sanders Cafe餐厅所在地的道路被新建的高速公路通过,这使他不得不售出餐厅。当时上校66岁,但他自觉年轻,不需靠社会福利金过日子。上校用他那1946年出品的福特老车,载着他的十一种香料配方及得力助手——压力锅开始上路。他到印第安州、俄亥俄州及肯德基州各地,将炸鸡的配方及方法出售给有兴趣的餐厅。1952年设立在盐湖城的首家被授权经营的肯德基餐厅建立。令人惊讶的是,在短短五年内,上校在美国及加拿大已发展有400家连锁店,这便是世界上餐饮加盟特许经营的开始。

但是,当肯德基到中国后,肯德基变味了。这种变味,正是王大东所想要的。肯德基面对的主要顾客是孩子和青少年,为带动经营,总是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把美好的记忆留在了肯德基。肯德基曾举办过“我与肯德基”征文,在许许多多青年来稿中,谈得最多的是在肯德基店遇到了爱情。幸亏在中国开了肯德基店,要不然,人到哪里能遇到带有鸡翅味的爱情呢?

肯德基从首都开到各大城市,又从各大城市开到各小城市。一位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回到家乡后说:“一踏上家乡的土地,我却傻了,这真的是我的家乡吗?这就是我日夜萦绕的小城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般耸立,大街上车水马龙夹杂着不少外地口音。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中心的肯德基店,牌匾是惹眼的红底白字。那红,像火一样热情,像枫叶一样韵致,白如铂金般炫目,如宝石般闪耀。店内人山人海,热闹得快要爆炸了。店外是块大草坪,很多老人围在一起聊天,不时发出惬意的笑声。我看呆了,我的外带全家餐是白买了。回到家,听了父亲的解说,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肯德基给小城带来了繁华和热闹!在小城政府的邀请下,肯德基经过详细实地调查分析,断定小城三面环海,风景优美,有着巨大的旅游潜力,于是破例在不足5万人的小城里投资落户。其他公司闻讯后,都相信肯德基的判断,纷纷抢滩小城,搞房地产的,开大型商场的,做旅游的,一拥而上,不亦热乎。我的导师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肯德基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的论文,论文对肯德基的积极作用与多方面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用SPSS等分析软件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当时我有点不以为然,不就一个快餐店嘛,怎么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但是,现在我没有丝毫的怀疑了,我的家乡我的小城,如果没有肯德基这个金字招牌的刺激,很多公司不敢相信也不会看准小城的潜力。”

看了这篇文章,一是你会觉得肯德基的确改变了中国城市的面貌,二是你也会觉得这位作者实在有些“矫情”。但是,肯德基不仅仅是食品,它还能给人治病——当然是治思想病了。另一位云南青年写了一篇记录他的祖母吃肯德基后,思想意识变化过程的文章。他是这样写的:

我祖母是个旧式妇女,20年代出生,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她几乎将旧中国所有妇女的不幸都集于一身。祖母的脚裹缠了5个月,便在曾外祖父的干预下放开了。所以祖母的脚比一般人的脚特别,说大脚板,她却只穿28码鞋,说三寸金莲,她的脚又太大了。她的中等个子与那双脚比例失调。祖母还是最后一批童养媳。七八岁刚刚懂事时,正赶上混乱时局,外曾祖父和一村子的人都成了逃荒者,而我祖父家正好是家道比较殷实的城镇小手工业者。经人介绍,祖母成了祖父的童养媳。祖父那时大概也就十来岁,祖母来家时,祖父已经有个订了娃娃亲的大祖母。其实算下来,祖母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小老婆之类的角色,可以想象祖母的悲惨人生。后来,大祖母不知什么原因,二十岁左右就命归黄泉,再后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母才摆脱了一直罩在身上的枷锁。因为经历过洋鬼子的入侵,祖母有一种本能的排外思想,认为凡是洋人的东西,都是与侵略有关的。正因为如此,很难让她能够接受外来洋人的新事物。不要说其它的,就是到她六十大寿的时候,我们做晚辈的决定给她订做一个生日蛋糕,她知道后非常坚决地要我们退掉蛋糕,改吃长寿挂面,否则就不过这个六十大寿了。她不要洋鬼子的东西,他们的东西,她认为都有一股子血腥味,见了都想吐。到她70来岁的时候,因为上了年纪,爱失眠,医生建议她睡前喝杯牛奶。她知道洋人最爱喝牛奶,说:“少活几年也算了,洋人喜欢的东西,说什么都不要。”大家一定会认为我的祖母是一个非常固执、无法接近的人,其实她是一个心地善良、随和的老妇人。她平时总是把关心别人放在第一位,对晚辈的饮食起居关爱有加。我们觉得肚内燥热,二便不畅,祖母会为我们烧煮下火良汤,喝下之后通体畅快;我们觉得工作苦累,祖母会熬上一煲鸡汤,令人精神振奋。我们对祖母的饮食自然也格外关心,可就是改变不了祖母不愿意吃洋东西的癖好。我们只好小心翼翼地避开她不喜欢的洋货,顺从老人的心意。就是搞来进口货,也尽量不让老人家知道。就连曾孙们学英语,也尽量不在老人面前朗读。可是,人类发展到今天,中西结合的东西太多了,很多东西无法分辨那是洋货那是国货。老太太也在不知不觉中用了很多洋人的东西,什么电子表、微波炉、手机……用是用了,但是不能明说,否则老太太必定严辞以拒,生上很久的气。有一天,我心血来潮买了点肯德基食品带回家,儿子见了就大声嚷:“这是正宗的肯德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还偏要解释一通,那是进口的一种鸡制食品。我想这下又要惹老祖母不高兴了,心里正在责怪儿子,那知祖母竟张开没牙的嘴说:“让我先来尝尝,开开洋荤。”我吃惊了不小。肯德基让我的祖母改变了她内心中固有的、不可改变的意识。在80岁的时候,重新认识了世界,改变了看法。老友肯德基,我真诚地感谢你,是你将老人家的创伤治愈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桩功劳啊!

我之所以原封不动摘录下这篇文章,是因为这篇文章太有意思了。不管怎么说,一种外来文化正默默地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或者说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很多思想和观念。这是王大东所愿意看到的,这比吃肯德基更重要。套用肯德基一位中层管理人员的话:“肯德基能将卖只鸡的营生做成世界品牌,根本在于肯德基有一种平等待客的眼光。肯德基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不管你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每盒鸡肉是一样的,味道是一样的,分量是一样的,价格是一样的。用一句话概括:肯德基事关人人平等。平等的鸡肉,平等的服务,平等的氛围。在肯德基里,没有势利眼,地位再高的人也吃一样的鸡肉。在平等的氛围里进餐,每个人吃起肯德基来就觉得特别香。”肯德基培育了社会文明。

到了这个时候,王大东觉得自己该从肯德基光荣“隐退”,另谋天地了。

同类推荐
  • 传奇女将军
  • 幻灵天帝

    幻灵天帝

    幻灵天帝 月满青山
  • 狼烟北平

    狼烟北平

    1937年的北平,狼烟骤起,日军铁蹄踏足中原。“七七事变”爆发,驻守宛平的29军将士英勇的抵抗。浩浩荡荡的北平市民、学生组织游行,声援29军抗战。学生们激昂的口号声中,文三儿脑袋一热捐出了一块钱,那可是他一个月工钱的一半。当时文三儿心里觉得打仗真好,能让他一个臭拉车的也在北平老少爷们儿面前露了脸。
  • 星月幻泪

    星月幻泪

    星月幻泪 轩辕幻泪
  • 太极奇侠传

    太极奇侠传

    《太极奇侠传》主角杨露禅(公元1700年—1872年)字露禅,别号禄缠,名福魁,直隶永年县人,年轻时慕河南温县陈氏拳名,往投陈长兴门下学太极拳。他天资颖异,秉性坚毅,终于尽得陈氏拳法之秘,次与陈家诸徒较量武功,皆败之,师惊其才,遂飞授秘术。数年后,以能避强制硬之力见长,“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人称“治绵拳”。后至京师,任旗营武术教习,名震朝野,有“杨无敌”之称。曾与董海川较手,名望极高。其子班候、健候,自幼秉父教,均卓然成为名拳家。满族人全佑、凌山、万存、万春,亦得露禅之真传,但均奉露禅之命,拜于班候门下。著名作家张宝瑞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生动地塑造了杨露禅的英雄形象。
热门推荐
  • 成神的我又被贬到了凡间

    成神的我又被贬到了凡间

    成神的第101天,阿蛮又被贬到了凡间。这是他第三次回炉重造,这次他遇上了默默公主。见到公主第一眼便一见钟情,二人开始了甜腻腻的生活。不过成神的意志依然召唤着他,随之而来的精神压力迫使他放弃了和公主在一起的生活。·······而一个名为古阿斯的神级文明也在悄悄接近他,下一刻,便是他和神的大战。
  • 倩女之死

    倩女之死

    新时代的女性,少儿时受到不健康父母及外人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演变成一种陋习,在她如花似玉的年龄被病魔击倒。她在幕落之际遇到了真情与爱情。可是最终还是带着满足,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充满如痴如醉万花桶般的多彩世界。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心之局

    心之局

    花开生两面,人活佛魔间。一个又一个故事,一段又一段经历,发生在一个女人身上,双面处世,人鬼情深。在每个局中的角色,她扮演的游刃有余,但却是看透了红尘烟雨,仍旧走不出沧海桑田。棋局已经开始,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棋局中的一步,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往往也只是几步而已。举手不悔,落地生根。
  • 橘色日暮

    橘色日暮

    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故事,漫长到太阳由刺眼的光芒变成了可以直视的温柔;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我们经历过的少年岁月,到底会把我们送去哪里呢,未来会是个好地方吗?这并不仅仅是谈论爱的故事,也许比起爱这件事,勇敢才是生命更大主题;这也不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它让我哭了很多次,但我也在故事里学会了很多事情,比如,认真放下,好好告别。你眼里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我眼里的太阳,它把爱藏在了够也够不到的地方,但我知道阳光会穿透所有,终将照耀在我身上;爱有时无法看到,但一定可以感受得到,爱,像太阳。
  • 艾诺克梦奥特曼

    艾诺克梦奥特曼

    艾诺克梦,英文:ULTRAMAN ANAKOME。是首次在中国上海战斗的奥特曼,身高50米,体重3万4千吨。艾诺克梦奥特曼一路非常失败,最经典的就是“邪恶艾诺克梦!GUTS团灭”的剧情了,不过最后还是挽救了迪迦奥特曼的特战队GUTS。首次战斗的奥特曼艾诺克梦没有像泰罗奥特曼那样有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来帮助艾诺克梦,但他有两个如神话般的兄弟――雷诺德与梦杰诺斯奥特曼。男子汉艾诺克梦和自己的兄弟用重重坚强的毅力突破了重重困难。
  • 一剑破天行

    一剑破天行

    三条主线作为线索:一、追踪李天誉一家灭门案的背后凶手;二、李天誉的真正身世之谜;三、李天誉的个人成长之路。围绕三条主线,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在三洲里的中部神洲的七大郡中,展开的恩怨情仇。爱情、友情、亲情的交织。当最终发现了身世之谜和灭门凶手之时,李天誉做梦不会想到,居然是他!
  • 锦衣之下续写

    锦衣之下续写

    作品原创,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转载至快手,抖音或微博等社交平台,一旦发现,追究其法律责任这部小说是电视剧《锦衣之下》的续写故事,古灵精怪的六扇门小捕快袁今夏竟是当年夏然案的遗孤,在闯过了种种难关后,与陆绎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料想东瀛倭寇毛海峰畏罪潜逃,在朝廷中,又与严嵩义子廖闻华勾结串通一气。陆绎本想给袁今夏一个圆满的婚礼,可无奈苏州此时突然发生了命案,两位知县大人接连被人谋杀,“一下夫妇”再次合作,两人又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敬请期待后面的精彩内容……
  • 双重谋略

    双重谋略

    元苏 身为元家大小姐 乔 在大婚那日 逃婚 抢亲 却只是为了一个她爱上了二十年的一个人 逃婚抢亲通通失败后 她却把自己的丈夫谭星以当做自己竹马顾离的替身 哪怕她知道谭星以有她的白月光元家大小姐从一开的刁蛮任性到后来的卑微 “对了,是凌小姐吧。”元苏侧过头,斜嘴一笑,她天生任性放纵,是一个鲜衣怒马 直率的女孩 她担得起锦州第一美人 上一个还是她的母亲 “谭星以 你干嘛这么委屈自己 商业联姻 你放心 我不会找那个凌小姐什么事的 但是只要我们可以离婚 我希望你可以同意 毕竟我们都不喜欢对方”
  • 永夜

    永夜

    一个突如其来的灾难,全球陷入了无尽的黑夜之中,层出不穷的文明和怪物开始出现了,神明、机甲、超自然力量,在巨变到来之后,所有人都在想办法活着,而一个叫做零号的人类出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