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西自黄河冬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从中你能够想象得到千年前的汴京(开封)在那个时代是多么的壮观。让我们就此走进这个时代,来探究这个时代。关于宋朝,有人说它是历史上内忧外患最严重、社会矛盾最尖锐复杂、人民最悲情的朝代,也有人说它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经济最繁荣、科技最为发达、文化最为昌盛、艺术最为高深,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最大的朝代。
在城门外,赵构细细的端详着开封的城墙,作为这个时代军事防御设施,由墙体和其它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开封城墙属于城市型防御性建筑,外用砖石结构筑成,看上去如此坚固的城墙为何会在五年后由金军那么轻易的攻破呢?许多后世的历史学者说是因为赵光义将都城迁到了开封,开封是个开阔平坦的平原城市,作为首都没有制高点,唯一的天然屏障只有黄河,属于易攻难守。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们在此不过多的深究。
赵构不由自主的在城门口中来回踱步自言自语,李余庆不明白高沟为什么会突然间对城墙这么感兴趣,守城官见他们的马车将进出城的通道给堵住了半边,便愤怒的上前来喝令他们快些离去,不要阻碍大家通行的去路。其实,城门官也是看这些人衣着打扮华丽,寻思着在他们的身上捞些好处,哪里晓得他们此时一个个的身文分文,方才已将身上所有的银两铜板都交给了那个流民范伯了。
小奴见城门官就要上前驱赶赵构,怕坏了他们的性质,赶紧趁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将自己身上随身携带的一块成色还不错的玉佩塞到了城门官的手上,小声对他说:“这位将军,请行个方便吧,我家公子初来汴京,看着哪里都很稀罕,再过一小会儿,我们立马进城,绝不让你为难。”
城门官拿手摸了摸那块玉,在手里掂了掂,感觉还不错,马上就很和颜悦色的:“看在它的份上就算了,让你家公子快些点,待会儿如果被巡城御史看见了就好不交差了。”小奴赶紧向他作揖,并保证马上就离开。
其他人也不好催促赵构让他赶紧进城,说咱在这里杵着妨碍了交通秩序了,影响到了百姓们的通行,这个时候也就只有小奴有这个胆量了,毕竟他们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从小伺候着赵构长大的,总归比他们更为亲近些,也更为了解赵构。他哪里知道,眼前的这位康王只是拥有这副皮囊,思想与意识已经完全与躯体不相关了。“殿下,咱们还是快些进城吧,韦妃娘娘还有您的两位夫人们都在家等着您呢,这城墙有什么好看的,你老扒拉着看了半天了,咱别堵在门口影响百姓们的通行,刚才城门官都已经来催促好几趟了,说您要是再不走的话,可就要强行去干了,您这不是在难为别人吗?”。
赵构用手抚摸着这千年前真正切切的城墙,不禁感慨道:“自古道,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君者,背人心所向,恰如逆水行舟。父王难道就不怕大宋这艘巨船倾覆吗?”他真不明白赵佶这个挂名的老爹为什么会如此的轻佻,罔顾天下黎明百姓与不顾,整日沉湎于风花雪月、莺歌燕舞中。
想到不久的将来即将要发生的靖康之耻,想到被金**贼的践踏,赵构就抑制不住自己悲愤的情绪,他既然穿越来到这个世上,就要尽量减少这种伤害,虽年纪尚幼,但也无法让落后的游牧民族践踏如此辉煌文明的进步封建文明,让历史倒退。
赵构不仅不断的触摸着这厚重的城墙,真想亲手抚摸每一块砖石,与它们做最亲密的接触。
康王府的仆人早已经接到了口信,说康王已经到达城外,可是他们焦急的在王府门外等了一个多时辰却迟迟没见到人影,这个时候韦妃房里的下人阿紫已经来问了三次了,阿紫气急败坏的说:“韦妃娘娘说如果人再过一个时辰不来的今天晚上你们就不要吃饭睡觉了,上街找去。”
恰巧此时门房来报,“来了,来了,小的看到小奴总管和康侍卫了。”
阿紫这才为了确认真伪特意跑到府门外一探究竟。看到康王下了马车才进去禀报韦妃娘娘。
阿紫上前匆忙的给赵构请安后急忙一路小跑着去向韦妃禀报。赵构下了马车,仔仔细细的端详着自己的康王府,因为日前才刚刚晋封为康王,搬到宫外居住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府中还在进行修缮与加建,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府门前两尊大石狮子端放两边,被那些能工巧匠雕刻的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一般,昭示着该府高贵的门第,普通平民百姓不得靠近。距离府门还有十来米的距离,又有十四级台阶。上完台阶后,两边四个王府的守卫齐刷刷跪下来:“参见康王。”搞得赵构一时间还没有适应,只好现学着从前从电视里看到的那样说着:“起来吧,起来吧。”
“谢康王殿下。”然后才起身。
在小奴的引导下,赵构穿过朱红色的大门,进入了王府内,作为结构严谨的宫殿式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大约得有近十亩的样子,府院内辟有南门和东门,南门为正门,东门为侧门。门楼飞檐凌空,双龙滚脊,铁马刀铃,典雅**。
府中房舍多为回廊式建筑,整个的王府按照尊卑等级划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共七进,计640余间房子。赵构的到来让王府中沉寂的日子终结了。田春罗早已经在赵构进府回房必经之路候着,可问题是眼前的这个赵构是刚刚穿越附身来到这个时代的,并非原先那个康王赵构,当赵构从她面前经过的时候,要不是她眼见着赵构就要从她身旁溜过,主动的叫住了他,赵构可就不客气的径直往前走去了。田春罗怒目瞠视了下小奴,责怪他没有引好路,小奴吓的赶紧回避了她幽怨毒辣的目光。
老远就听见韦妃娘娘在屋里头不满的声音:“基儿(赵构字德基)回府了也不先给本宫请安,在外头瞎纠缠什么?”显然是对田春罗当着一众人的面争宠大为不满,花式说给田春罗听的。
“田夫人,韦妃娘娘那边在叫康王殿下了,您还是、、、。”小奴很善意的提醒也被好心当成驴肝肺了,她并不领情。
不过田春罗还是很识相的赶紧让开了路,同赵构一起进去了,来到韦妃暂居处慈善堂,此时的韦妃才刚刚三十出头,由于常年保养有方,看上去比实际的年龄要小。她也是听说今儿儿子会回府,特意从皇宫中出来见他的。韦妃原是郑皇后宫中一普通侍女,后来结拜姐妹乔氏得到徽宗的宠幸,被封为贵妃,向宋徽宗这个老神棍推荐了韦氏,韦氏因而也受到临幸,幸运的是仅仅临幸了一次就让她怀上了龙种,得以母凭子贵。
赵构来到了慈善堂客厅中央,见正中太师椅上端坐着一雍容华贵年轻妇人,便猜到定是韦妃,自己的便宜老娘。
于是学着从电视里的样子下跪请安。
韦氏呷了口茶,用随身携带的锦帕轻点了下娇艳欲滴的红唇,才缓缓开口:“基儿,明日你同本宫一同进宫面圣,你父皇交给你的人物完成的怎么样了?”
赵构知道她指的是与金国商谈共同结盟抗辽之事,遂实话实说:“原本孩儿已经与金国的鲁王完颜昌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岂知惨遭小人陷害,差点就没命回来见母妃您了。”
韦氏一听,赵构差点命丧关外,惊出一身冷汗,“小奴,为何本宫从未听你提起过?”
小奴用那双贼溜溜的眼睛瞟了瞟赵构,他正朝自己阴险的点着头,意思是,你小子胆敢说,看我回头怎么收拾你,小奴只好委屈的胡诌乱编:“王爷不让小的说,说是怕您跟着担惊受怕的。”
“哼,算你还有点良心,不过难道你们不告诉本宫,本宫就不跟着担惊受怕吗,还不是每天提心吊胆的,你今年才十四岁,又是第一次出使办差,就担心你经验不足,回头再出点什么岔子可怎么了得。”疼爱之心溢于言表,人世间古今中外的母爱概莫如此。一看,见赵构的身后还站着两人,李余庆她倒是有点面熟,但这余去非她到识不得。
“那一位是、、、?”
赵构兴奋的向韦氏介绍:“余去非,余大人,是孩儿在叶竹隘结交的朋友,他父亲是余邦光大人。”
韦氏满意的点点头,这余去非虽然一身武士装打扮,但看得出是个文雅之人。而后又扫视了下周遭,却唯独不见赵构的另外一位侧室夫人姜醉媚。
“紫萝,基儿好不容易回来了,大家都在,为何独独不见姜郡君?”韦氏一向不大喜欢姜醉媚,虽然这也是她为赵构亲自选的,别看她名字里带有个媚字,其实内心却阳光的很,对许多事物也看得开,从不愿与人争吵。在大家都在忙着为赵构接风洗尘之际,她却独自一人在厨房为赵构炖滋补汤。她想着,这些时日赵构一直在北地,哪里寒风冷冽,空气湿冷干燥,最适宜温补。
“回娘娘的话,方才奴婢见姜夫人进了厨房。”
“上不了台面的,算了”
古有君子远庖厨之说。“小奴,吩咐厨房开饭吧,我儿一路车马劳顿,甚是辛苦,先用饭吧。”
堂堂的康王府理应设有四司六局,四司即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香药局、排办局,各司局各有所掌,故宴席排档,凡事整齐。其中厨司专掌打料、批切、烹炮、下食、调和节次。菜蔬局专掌瓯饤、菜蔬、糟藏之属。你看看,顶层的封建社会贵族们,多会享受,连吃个饭、做个饭都要恁多人伺候,只能感慨那个时代。
韦妃、赵构、李余庆、余去非等刚落座,先送上来是被称为“绣花高饤八果垒”,就是分别堆垒着香橼、真柑、石榴、橙子、鹅梨、金桔、榠楂、花木瓜。然而这八品水果却并不食用,只用于观赏。这种以饤命名的所谓“看果”、“看菜”,不知始于何时,何人所创,简直是丧心病狂,暴殄天物,要是谁敢跳出来承认的话,保证不打死你。
但赵构却不知这个时代吃饭前的这诸多胡扯的规矩,也许是因为这一路行来,实在是把他饿坏了,从盘中拿起一个梨就大口大口的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一桌子的人除了韦妃也没人敢多说半个字,韦妃碍于众多人在场,顾忌着皇家的颜面也不好多说他,李余庆只当是康王年纪尚小。
接着上的菜那更叫一个绝,只给各位看官介绍个大概,赵构想着要是那天又回到了现代社会,凭着他吃着的这些食物开个饭店,保管能发。叫下酒十三盏,仅比皇帝少两盏,比皇后少一盏,享受的是亲王的待遇,这正为体现阶级地位的不同,这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一盏花炊鹌子,第二盏奶房签,第三盏羊舌签,第四盏肫掌签,第五盏鸳鸯炸肚,第六盏沙鱼脍,第七盏鳝鱼炒鲎,第八盏螃蟹酿橙,第九盏鲜虾蹄子脍,第十盏猪肚假江珧,第十一盏润鸡,第十二盏烧羊,第十三盏他似蜜。
光听这些报菜名就让人眼花缭乱的,这些菜肴从其命名就略可推知其配料和烧法,有些连命名都是乱七八糟的,更遑论其具体的烧制方法了。
这一桌子的菜,赵构也只是吃了自己眼前的四五个,就单等着问是否还有甜点,这么多菜中竟然没有甜点心,正说到着,姜醉媚竟亲自端来了专门为赵构炖制的甜品。
赵构这才第一次见她的这位侧室夫人,心中还纳闷着,她怎会知道我此时就单等着这个时候要吃甜点呢?莫非这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心灵相通?难怪人家不急于在自己的婆婆面前展现自己的媚功,只要抓住男人的胃就好了。
今夜的康王府灯火通明,阖府上下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当中,而另外一座王府内,童二还一直跪在书房的门外,刺杀任务的失败,赵楷就没有走出过书房,也没有人胆敢进他的书房去劝说他。
酒足饭饱之后,在告别了康王、余去非之后,李余庆就回自己家去了,将余去非留在了康王府内住下了。
韦妃临离席之际嘱咐道:“春罗、醉媚你二人好生伺候着基儿,本宫先回房休息去了。”于是你在康王府内就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两个十四五岁的小妇人搀扶着一个十四岁的小子往卧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