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6300000035

沉淀的艺术和我的沉淀

先前,每当我听到或看到林风眠这个名字时,就想起一种闭着眼迎风而立的小鸟。这个莫名其妙的联想悠远而顽固。自那时起,我面前便常有几张林风眠画册的散页:一种发黄的卡纸,十六开大小。纸上有瓶中的花、水中的天、天中的水,也有淡淡着色的仕女。后来我才懂得,这是一种出版规格不高的出版物。这几张散乱的画页,竟伴着我和我的家,几经周折,幸存到今天。在家中的书画连连失散,又常常被筛选着作为废纸变卖的岁月中,我不知它们是怎么被留存下来的。有一次我面对着这几页越来越黄的纸问父亲,一定是他精心保存下来的吧。他说,并非。他说先前他并不喜欢林风眠。他说的先前自然是青年时。他甚至告诉我,在展览会上他们面对林风眠的原作,都很不以为然。那时他们正学着一种很是被青年称道的画风,那画风始于前苏联的奇斯恰可夫和列宾,人们称之为“苏派”。青年人喜欢苏派写实的魔力,喜欢它那笔触和颜色的“帅”劲儿。而林风眠却被青年人、被艺术界冷落着。

“现在呢?”我问父亲。

“现在当然不一样了。”

这“不一样了”便是对林风眠的认可吧。这或许就是艺术的沉淀和我的沉淀的道理。

我不知他人认识林风眠是否都经历过由不认可到认可的过程,但这位艺术大师对于我,是经历了这个过程的,虽然我不是一位造型艺术家,没有受过苏派写实主义的影响。

我常想,是什么原因使我认可了林风眠?而这,明明是在我于纽约、奥斯陆欣赏了许多大师的杰作之后。那时我站在伦勃朗、凡·高、蒙克的作品前,想到过许多中国艺术家,但还没有林风眠。

去年在北京,路过中国美术馆,偶见林风眠画展的广告,便信手买得门票走了进去。不知为什么,眼前的林风眠突然变成了另一个人。我熟悉的那几张瓶中花、水中天和仕女们都在,在这里却变得光彩照人起来,一时间我心情的激荡甚至胜过了在纽约、奥斯陆的博物馆里。如果我对前者的激动里包括了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那么现在分明是受了一种光彩的照耀,因为墙上的作品实在是发着光的。几天后我回到家,连忙又翻找出那几张发黄的卡纸,那几张印刷品也突然新奇起来。

我从未大言不惭地说,现在我已懂得林风眠了。但我完全可以说,林风眠的画分明已和我有着交流了。

任何艺术作品(文学也一样)都要被历史做些沉淀的。在艺术作品本身正经历着沉淀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正经历着沉淀。经过了这种沉淀,读者和艺术、艺术和读者才能走到一起来,这又仿佛是艺术对你的认可。

由于对林先生作品的兴趣,我近来也不断地翻找研究林先生的文章。原来文章很少,只在林先生的画展之后,国内的杂志才陆续地发表了几篇。文章角度虽各有不同,但大都是写先生的画风和人品的。我这才得知,林先生创作力最旺盛的年代是五六十年代。那时中国文艺界正经历着一起起的风风火火,而林先生的家门却总是紧闭着,紧闭到你“叩其门才轻轻地启开一条缝”。有人说这是林先生的与世隔绝,又有人说并非如此,因为他的艺术主张一开始分明就是希望遥领世界的回声。为此他还崇尚过属于表现主义激进派的法国画家卢奥,创作过像《人道》《痛苦》《悲哀》那样的直面人生的油画巨作。我想,林先生的“关门”,大约是为着关住一个艺术家心中的一片宁静一份天真,为着关住他那一份不受世俗干扰的情感吧。

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有时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去领略宇宙领略一个时代;有时却要把门关得紧紧的,让眼睛只盯住你眼前的那一方白纸。这是不是林先生的一生?林风眠也曾“开门”,那时他连最普通的几株树、几间小屋、一条小河都百看不厌;连最没意思的电影他都认为:“有形象,有动作,有变化,就有趣。”待到林先生关上门时,门就久叩不开了。

林风眠确实关住了自己的那份天真,有时关得都有点不谙世事了。难怪在五十年代,当外界都在异口同声地责骂印象主义是一种颓废艺术时,有位记者问林风眠怎么看待印象主义,他却回答说:“电灯泡早就用了,还在讨论着电灯泡。”于是林先生的艺术主张和作品,自然也就沾了些颓废。

我说的还是艺术的沉淀和读者对自己的沉淀。那些能被历史沉淀下来的艺术,首先是靠了艺术家在一个变幻莫测的人类世界里对自己的沉淀。而读者要认可这些沉淀物,也有一个对自己的沉淀过程。这过程有时也需要你把眼睛睁大,从那没意思的几株树、几间小屋,从那没意思的电影中看出点趣味;有时也需要你关起门来,爱护自己的那一份天真、那一点点真情实感。不然,你怎么会有被文学和艺术认可的可能?

几年前孙犁先生在读过我的一篇小说后曾写信给我,那封信竟成了人们研究我那篇小说的经典。孙犁先生在信中述说了他读我那小说时的愉快,他说:“我想:过去,读过什么作品以后,有这种纯净的感觉呢?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东坡的《赤壁赋》。”

对于《赤壁赋》,应该说我也是读过的,大约初中时就抄在本子上全篇背诵。至于读后有什么感觉,很难说。再说,当时也很难强求自己,因为你脑子里正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每天就带着这一身“深挖洞”之后疲乏的筋骨回到家来,倒头便睡。能背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就算对得起为我立下这课外阅读规矩的家人了,哪儿还有精力和能力去了解对它的感觉是什么?孙犁先生的信,才诱发我又找来《赤壁赋》。仔细读来,果然也萌生了几分“感觉”。原来你懂了“七月既望”便是七月十六日,你懂了“桂棹兮兰桨”便是桂木为棹、木兰为桨,并非就是懂得了《赤壁赋》。孙犁先生提醒了我,原来《赤壁赋》里还有愉快。这愉快首先由它的纯净而得,而孙犁先生谈的这种纯净,绝非只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所给予他的。这纯净应是它那超脱着宇宙、超越着时空的艺术境界。

我不断领略着《赤壁赋》给予我的新意,直到不久前在收音机里听到著名播音员夏青又一次朗诵,才恍然大悟:在这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原来自己是经历了一场身在宇宙间的沉浮,而给予我生命和力量的,又分明是这个变幻无穷的宇宙。却原来,天地之间“则物与我皆无尽藏也”。至此,难道你真不能生出些纯净的愉快么?

我永远也不会不自量地将我的小说与《赤壁赋》相提并论。在一个被历史沉淀下来的名篇面前,我只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然而,作为一个读者的我,每一次有意识地阅读和欣赏,便有一次对自己的沉淀。这也便是一幅瓶中花、一幅水中天、一幅天中水、一个看似其貌不扬的仕女越来越灿烂的原因。这个沉淀下来的你,其实是靠了它们的造就。

在希腊神话里,宙斯是众神之王。他无处不在,无所不管,才赢得了地球上不少人的崇敬和信仰。许多故事和寓言写道,自古以来对宙斯最为虔诚的,却原来是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这诗曾被不少人引进,有着各种比喻。诗的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待到一切都被瓜分完毕,来了一位诗人,诗人已无任何东西可分。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我的耳朵倾听着你天乐之声,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竟然忘记了凡尘!”读完这首诗,许多人为诗人而遗憾。

但诗人之所以为诗人,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正是在人家瓜分大地时,他却只盯着宙斯的缘故吧,才只剩下了他那单纯的诉说,剩下了欢乐、哀愁、孤寂、惆怅、憧憬、期望、忍无可忍的愤怒和“电灯泡早就用了”的回答。于是在他那欢笑声中花也在欢笑了;在他那一声长叹中秋色、水鸟、芦苇都长叹起来;只有在梦幻中,才有目光诚挚、体态殷实的少女。

我面前还是这几页散乱发黄的卡纸。

同类推荐
  • 纳兰性德词选

    纳兰性德词选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是清代最为杰出的词人。胡薇元《岁寒居词话》称他可与陈维崧、朱彝尊“鼎足词坛”,况周颐《惠风词话》称他为“国初第一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赞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争春园

    争春园

    《争春园》,是清代中叶以来颇为流行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书揉侠义与才子佳人为一,而以侠义为主,其中尤为马俊描写尽致,以为“是书中第一人,亦千古侠客之第一人”(《争春园全传叙》)。
  •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便携本)》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在2000年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伊斯兰文明遗迹的经历。行迹遍布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车轮紧贴地面,一公里一公里的碾过去,完全不知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当代人心中的世界文化史,第一流的美文,第一流的深度。《千年一叹(便携本)》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 伪自由书

    伪自由书

    《伪自由书》是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伪自由书》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四十三篇,包括《观斗》,《电的利弊》,《赌咒》,《从讽刺到幽默》,《推背图》,《中国人的生命圈》,《大观园的人才》,《言论自由的界限》,《天上地下》等。
  • 山中少年今何在——情怀卷

    山中少年今何在——情怀卷

    山中少年今何在——情怀卷 铁凝
热门推荐
  • 战神之光

    战神之光

    聚集众人信仰,汇聚无穷意志,凝聚精神力量,并最终凝聚而成神格,建立神国,是为成神之路哈鲁,作为丛林部族的一员,机缘巧合下,拥有了神奇的信仰之力,同时得到女神的馈赠,成功踏上成神之路,锤炼身躯,凝聚意志,成就领域,点燃神国,一步步的走向神明之巅。成神之路,号称神之诅咒,信徒的争夺,信仰的对抗,力量的交锋,无数的磨难和危险,让哈鲁真正的意识到,天下没有平和之处,若想有所成就,只有斗、战、胜,舍此无他法
  • 逆风而行的李若仙

    逆风而行的李若仙

    我叫李若仙,是出生于广西农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90后女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收获了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希望读者可以从我的故事中深受启发,感悟人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敢于与困难作斗争,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本文以倒插的方式进行描述。
  • 启凡修仙路
  • 恶魔与女孩

    恶魔与女孩

    恶魔和女孩天使和恶魔爱上了同一个人族女孩,但是世人都说,女孩的存在将为整个世界带来灾难,女孩……不应该存在。天使为了拯救世界,为了所谓的大义,下定决心杀害了女孩。恶魔得知后,愤怒之下彻底化为嗜血魔物,发誓要屠戮掉世间所有人,为女孩陪葬。那场大战,持续了两年之久,终于那一刻来临了——恶魔终究杀死了天使,将屠刀对准了残余的人类……
  • 总裁偏宠小萌妻

    总裁偏宠小萌妻

    顾卿:“你是我的救赎。”林肃:“不,我是你的信徒。”卿卿,我不皈依佛,不皈依法,只皈依你。腹黑冷血霸总VS青涩呆萌女大学生女主前期呆萌平凡,后期冷艳,男主前期冷漠倨傲,后期学会热爱世界。原来,爱情的真正意义,在于互相治愈。
  • 星翰巨企

    星翰巨企

    全球核战阴云散去后,联合国统一全世界的政权,但同时受到了资本的控制,再之后直接演变为了财阀控制的“星翰巨企”。之后政府完成了第一批移民,在其他星系建立了新的殖民地。既得利益者不断奴役麻痹民众、不思进取科技逐渐停滞。最后星翰巨企无休止的奴役企图激起了底层民众最后的抵抗。
  • 总有人值得你去找寻

    总有人值得你去找寻

    “为何要比做烟火?”“总要去照亮别人的吧,即使一路坎坷,总会有人陪伴,人这一生,绝不会孤身一人。总有一天,遇到喜欢的姑娘,交到掏心的朋友,记得要用力抓住啊,一定去照亮他们啊。”
  • 狩猎者之黑色童话

    狩猎者之黑色童话

    天生残疾的克洛伊从小喜欢童话故事,对自由的渴望让她在12岁那年做出了永远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她发现自己拥有了健全的身体,但与此同时,她的母亲却在家中葬身火海。成为孤儿的她一路流浪到雾都伦敦,并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克罗斯温剧院,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一步步成为演员。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书店里遇到了伊戈尔,这个沉静且不苟言笑的男孩逐渐走入了她的心中。身处克罗斯温剧院的克洛伊白天是光鲜亮丽的演员,夜晚却总被诡异的“魅影”侵扰,更可怕的是,随着她所参演的戏剧情节的不断推进,现实中不断有人以与剧中情节相同的方式离奇死亡。克洛伊想了解“魅影”的身世,查明这一切背后的真相,却在一本尘封的日记中惊讶地发现,“魅影”生前的经历竟然与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不谋而合!仿佛冥冥之中一双拥有神秘力量的命运之手在操控着所有的人。是宿命的轮回,还是命运的重演?始终对她若即若离的伊戈尔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他们又能否逃出魔爪?
  • 宁小好今年41

    宁小好今年41

    这是一个会淹没在人群的故事。却又是眼前中国普通女性成长史的缩影。她们,那些花儿,爱过、痛过,迷茫过,重启过。依旧平凡,却各自闪亮。
  • 狂凤倾天下

    狂凤倾天下

    她本是相府庶女,却被未婚夫退后,又遭嫡姐庶妹讥讽,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再次睁开,特工强大的灵魂附身,她定要步步踏上强者之巅,将她曾经所受的痛苦,十倍百倍的还注到那些罪魁祸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