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500000036

第三节 把伤痕当酒窝

在安曼串门访友,路名和门牌号都没有用,谁也不记,只记得哪个社区,什么样的房子。要寄信,就寄邮政信箱。这种随意状态,与阿拉伯人的性格有关。

但这样一来,我们要去访问蒯先生家,只能请他自己过来带路了。他家在安曼三圆环的使馆区,汽车上坡、下坡绕了很多弯,蒯先生说声“到了”,我和陈鲁豫刚下车,就看到一位红衣女子迎过来。她就是蒯太太,本名杜美如,谁也无法想象她已经七十一岁高龄。

他们住在二层楼的一套老式公寓里,确实非常朴素,就像任何地方依旧在外忙碌的中国老人的住所。但抬头一看,到处悬挂着的书画都是大家名作。会客室里已安排了好几盘糕点,而斟出来的却是阿拉伯茶。

杜美如女士热情健谈,陈鲁豫叫她一声阿姨,她一高兴,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她在上海出生,到二十岁才离开,我问她住在上海杜家哪一处房子里,她取出一张照片仔细指点,我一看,是现在上海锦江饭店贵宾楼第七层靠东边的那一套。正好陈鲁豫也出生在上海,于是三人交谈中就夹杂着大量上海话。我们感兴趣的,当然是早年她与父亲生活的一些情况。她感兴趣的,是五十年不讲的上海话今天可以死灰复燃,曼延半天。

以下是她的一些谈话片断,现在很多不了解杜月笙及其时代的读者很可能完全不懂,但我实在舍不得在地中海与两河流域之间的沙漠里,一个中国老妇人有关一个中国旧家庭的絮絮叨叨。

我母亲一九二八年与父亲结婚。在结婚前,华格镍路的杜公馆里,已经有前楼姆妈沈太太、二楼姆妈陈太太、三楼姆妈孙太太,但只有前楼姆妈是正式结婚的,她找到还未结婚的我母亲说,二楼、三楼的那两位一直欺侮她,为了出气,她要把正式的名分作为一个礼物送给我母亲。我母亲那么年轻,又是名角,也讲究名分,一九三一年浦东高桥杜家祠堂建成,全市轰动,我母亲坚持一个原则,全家女眷拜祖宗时,由她领头。那年我两岁,我母亲生了四个,我最大,到台湾后,蒋家只承认杜家我们这一房。

“父亲很严厉,我们小孩见他也要预约批准。见了面主要问读书,然后给五十块老法币。所以在我心目中他很抽象,不是父亲,父亲的教育职能由母亲在承担,而母亲的抚育职能则由阿姨在承担。后来到了中学,家里如果来了外国客人,父亲也会让我出来用英语致欢迎词。有时我在课堂上突然被叫走,是家里来了贵客,父亲要我去陪贵客的女儿。母亲一再对我说,千万不要倚仗父亲的名字,除了一个杜字,别的都没有太大关系,要不然以后怎么过日子?这话对我一辈子影响很大,我后来一再逃难、漂泊,即使做乞丐也挺得过去。”

“父亲越到后来越繁忙,每天要见很多很多客人。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日才急匆匆从上海坐船去香港,在船上已经可以看到解放军的行动。他还仔细地看了看黄浦江岸边的一家纺织厂,他母亲年轻时曾在那里做工。在香港他身体一直不好,因严重气喘需要输氧,但又不肯戴面罩,由我们举着氧气管朝他喷。母亲问他现在最希望的事是什么,他说希望阿冬过来说话。阿冬就是孟小冬,母亲就答应了。父亲要与孟小冬结婚,问我的想法,我说做女儿的是晚辈,管不着。后来他就与孟小冬结婚了。父亲去世后孟小冬只分到两万美元,孟小冬说,这怎么够……”

这种谈话,就像进入了一个廊庑深幽的迷宫,处处有故事,步步有典故,越说越有劲头,越听越有味道。但是,当我端起阿拉伯茶喝一口的时候,会猛然一醒,这是在哪儿?这样的故事怎么会流落到这么遥远的角落?但故事的讲述者,却是真正的主角。这种时空差异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这么奇异地安排着。

我看了一眼陈鲁豫,心想这么年轻的她,居然成了这陌生天地中的陌生倾听者。

陈鲁豫以为我也嫌长了,便打断说,我们谈点愉快的吧,譬如,你们两人是怎么认识的?

这下两位老人都笑了,还是杜美如女士在说:“那是一九五五年吧,已经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我们几个在台湾的上海籍女孩子到南部嘉义玩,参加了一个舞会,见到了他。但我是近视眼,又不敢戴眼镜,看不清。只听一位女伴悄悄告诉我,那位白脸最好。她又帮我去拉,一把拉错了,拉来一位正在跟自己太太跳舞的男人……当然我最后还是认识这位白脸了,见了几次面,他壮着胆到我母亲那里准备提婚。正支支吾吾,没想到母亲先开口,说看中了就结婚,别谈恋爱了。原来她暗地里做了调查……”

蒯先生终于插了一句话:“我太太最大的优点,是能适应一切不好的处境,包括适应我。”

“是啊,”杜女士笑道,“我遭遇过一次重大车祸,骨头断了,多处流血,但最后发现,脸上受伤的地方成了一个大酒窝!”我一看,果然,这个“酒窝”不太自然地在她爽朗的笑声中抖动。

她五十多年没回上海了,目前也没有回去的计划。不回去的原因,却是用地道的上海话说出来的:“住勒此地勿厌气。”“厌气”二字,很难翻译。

她说,心中只剩下了两件事。一是夫妻俩都已年逾古稀,中华餐馆交给谁?他们的儿女对此完全没有兴趣;二是只想为儿子找一个中国妻子,最好是上海的,却不知从何选择。她把第二件事,郑重地托付给我。

我看着这对突然严肃起来的老夫妻,心想,他们其实也有很多烦心事,只不过长期奉行了一条原则:把一切伤痕都当作酒窝。

祝他们长寿,也祝约旦的中华餐厅能够多开几年。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五日,安曼,夜宿Arwad旅馆

同类推荐
  • 神谕

    神谕

    容简介 · · · · · ·周梅森堪称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近年来相推出的《中国制造》、《人间正道》、《至高利益》等反映中国官场生活的政治小说,赢得了各界赞誉,连获国家级大奖。《神谕》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未帮会政治历史的长篇小说。描写洪门天地会一代枭雄阮大成趁机而起,旋即覆没的史实。
  • 稼轩词

    稼轩词

    稼轩词, (宋)辛弃疾著,系中国古代诗词名著。
  • 争春园

    争春园

    《争春园》,是清代中叶以来颇为流行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书揉侠义与才子佳人为一,而以侠义为主,其中尤为马俊描写尽致,以为“是书中第一人,亦千古侠客之第一人”(《争春园全传叙》)。
  •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是郑光祖杂剧创作中的翘楚,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这部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离魂记》,原作仅为六百余字的短文,写衡州官员张镒有一个外甥叫王宙,聪明英俊,张镒很喜欢他,经常说,等女儿倩娘和王宙都长大了后,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得到了父亲的许可,王宙和倩娘二人默默地相爱。
热门推荐
  • 混沌封天神

    混沌封天神

    燕浩出生,便引发母亡,父失踪。五岁就被送到玄剑门,拜帝圣师,却因体内天生的封印而被同门视为废物。恰逢妖魔作乱,机缘巧合下,他得开天神爷,把魔帝杨天封于天之痕。
  • 异界之无敌神枪

    异界之无敌神枪

    穿越异界,重生涅盘,快意恩仇,傲视群雄。绚丽的魔法,抱歉,不会。霸气的斗技,抱歉,也不会。身负禁魔之体,阵法破除封印,冰龙圣皇依附,生命之树垂青。看张萧,如何手持双枪,脚踏不服之人,登上异界巅峰!群号 427227651 欢迎朋友们加入 一起谈古论今吹牛皮
  • 奇怪的念想

    奇怪的念想

    某尹:这人怎么甩都甩不掉某尘:想甩掉我门都没有也许尘埃里总有一道光是属于我的,我又不是没遇到过挫折别把我想的那么弱……
  • 狂兵入世

    狂兵入世

    狂兵入世,搅动都市风云,镇魂不灭,书写铁血传奇。
  • 少年要一根姻缘线吗

    少年要一根姻缘线吗

    本书又名《见习月老的苦逼日常》,九世孤寡的周默意外成为白城月老,掌管这片区域的姻缘事务,此前白城数十年未出现过月老,因为此地姻缘线复杂交错,简而言之就是乱七八糟,没有月老愿意来,直到周默出现后……“乡亲们!周月老来了,白城就太平了!周月老来了,老婆就有了!”周默:我堂堂白城月老居然被人当成神棍儿!我靠!等会儿!少年别走啊!来根姻缘线不?可以换老婆哟~
  • 武祖之巅

    武祖之巅

    一个资质平凡少年的强者之路,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斗,强大的武技,各种奇异的魔兽,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走出奉天城,走出天陨城,走出北域,直至走向那神秘的武祖之地,一切精彩尽在武祖之巅。更新保证,请放心收藏。
  • 九天寻道

    九天寻道

    人言命由天定,一饮一啄皆有前因。秦成:“我只相信,命由己造。”
  • 异世诛天之崛起

    异世诛天之崛起

    这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大陆,名叫残火大陆,一个少年从这里成长,慢慢走向登峰造极的世界之巅,到处都是他留下的传奇故事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晓唱游园惊梦

    晓唱游园惊梦

    几个人,几把剑,几首歌,便成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