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5900000002

第二务本

凡为治之大体(二),莫善于抑末而务本,莫不善于离本而饰末(三)。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四),以正学为(五)。民富乃可教(六),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七),学淫则诈伪(八),入学则不乱(九),得义则忠孝。故明君之法,务此二者,以为成太平之基,致休征之祥(一0)。

(一)铎按:古以农为本,商为末。文选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注引汉书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而人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李奇曰:"本,农也;末,贾也。"推言之,则凡事皆有本末。此篇极陈汉世离本饰末之弊,与遏利、浮侈诸篇相表里,又与盐铁论本议篇旨意同,可参看。

(二)"治"旧作"人",据治要改。北堂书钞卅九引亦作"治"。韩非子有大体篇。漢書錯傳云:"明于国家之大体。"

(三)吕氏春秋孝行览云:"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

(四)管子治国篇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五)礼记学记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史记儒林传:'辕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空格程本作"基"。铎按:书钞三十九引作"基"。

(六)论语:'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教之。"'说苑建本篇:'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即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汉书食货志云:"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七)邓析子无厚篇云:"凡民有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

(八)吕氏春秋知度篇云:"至治之世,其民不好淫学流说。"高诱注:"不学正道为淫学。"

(九)俞樾云:'上云"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此承上文而言,当作"可教则不乱"。古"学"字作"",故教、学字相近易误。"教"误作"学",因臆改作"入学"耳。'铎按:句自可通,不烦改作。

(一0)礼记仲尼燕居云:"天下太平。"书洪范曰:"休征。"汉书董仲舒传云:"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楚元王传刘向封事云:"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太平之基,万世之利也。"艺文类聚五十二引此文"祥"作"隆"。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一);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二),以巧饰为末(三);商贾者,以通货为本(四),以鬻奇为末(五):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贫则阨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辩为末;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六);列士者(七)以孝悌为本(八),以交游为末(九);孝悌者,以致养为本(一0),以华观为末(一一);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一二),以媚爱为末(一三):五者守本离末则仁义兴,离本守末则道德崩(一四)。慎本略末犹可也,舍本务末则恶矣。

(一)管子五辅篇云:"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治国篇云:"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牧民篇云:"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汉书文帝纪二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昭帝纪元平元年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

(二)易系辞上传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

(三)周礼司市:"凡市伪饰之禁,在工者十有二。"胥师:"察其诈伪饰行儥慝者",郑注:"玄谓饰行儥慝,谓使人行卖恶物于市,巧饰之,令欺诳买者。"礼记月令云:"毋或作为淫巧",郑注:"淫巧,谓伪饰不如法也。"

(四)周礼太宰:"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五)类聚"货"作"乏","奇"作"货"。按汉书食货志云:"通财鬻货曰商。"

(六)汉书扬雄传云:"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王褒传云:"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

(七)荀子大略篇云:"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风俗通论士云:"列士百不易之分。"见意林。

(八)论语云:'子贡问士,子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九)礼记曲礼云:"交游称其信也。"

(一0)礼记祭义:'曾子曰:"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一一)孟子云:"非直为观美也。"铎按:浮侈篇:"竞为华观。"

(一二)六韬盈虚篇云:"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淮南子主术训云:"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

(一三)晋语云:"其臣竞谄以求媚。"诗假乐云:"媚于天子",郑笺:"媚,爱也。"

(一四)兴、崩韵。

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一),六畜生于时,百物聚于野,此富国之本也(二)。游业末事,以收民利(三),此贫邦之原也(四)。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故力田所以富国也(五)。今民去农桑,赴游业,披采众利,聚之一门,虽于私家有富,然公计愈贫矣(六)。百工者,所使备器也(七)。器以便事为善(八),以胶固为上(九)。今工好造雕琢之器(一0)巧伪饬之,以欺民取贿(一一),虽于奸工有利,而国界愈病矣。商贾者,所以通物也(一二),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一三)。今商竞鬻无用之货(一四)、淫侈之币(一五),以惑民取产,虽于淫商有得,然国计愈失矣(一六)。此三者,外虽有勤力富家之私名(一七),然内有损民贫国之公实(一八)。故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伪,困辱游业,勿使擅利(一九),宽假本农,而宠遂学士(二0),则民富国平矣。

(一)孝经。

(二)管子立政篇云:"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

(三)昭廿六年左传云:"大夫不收公利。"后汉书朱晖传云:"往来市珍宝,收采其利。"

(四)两"也"字并据治要补。

(五)汉书文帝纪十二年诏曰:"力田,为生之本也。"

(六)管子治国篇云:"民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禁藏篇云:"民多私利者其国贫。"铎按:荀子富国篇:"是知国计之极也。""公计"与"国计"义同。汉书黄霸传注:"计,谓出入之数也。"

(七)考工记云:"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八)盐铁论国病篇云:"器足以便事。"

(九)尔雅释诂云:"胶,固也。"

(一0)汉书王吉传云:"古者,工不造琱瑑,商不通侈靡。""雕琢"义与"琱瑑"同。淮南子齐俗训云:"车舆极于雕琢,器用逐于刻镂。"

(一一)汉书礼乐志云:"桑间、濮上、郑、卫、宋、赵之声并出,巧伪因而饰之,以营乱富贵之耳目。庶人以求利,列国以相闲。""巧伪饬之"治要作"伪饰之巧",其义亦通,见上"以巧饰为末"句注。铎按:饬、饰古字通。礼记乐记:"复乱以饬归。"史记乐书"饬"作"饰"。

(一二)以上二十字旧脱,据治要补。"界"当依上下文作"计"。计、界声相近。汉书地理志琅邪郡计斤,颜师古注:"即春秋左氏传所谓介根也,语音有轻重。",此其比也。白虎通商贾篇云:'"商"之为言"商"也;商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贾"之为言"固"也;固其有用之物,以待民来,以求其利者也。'(一三)礼记月令云:"命工师效功,必功致为上。"淮南子时则训作"坚致为上",高诱注:"坚致,功牢也。"盐铁论力耕篇云:"工致牢而不伪。"

(一四)尚书大传云:"圣人在位,其商不通无用之物。"

(一五)"淫"下旧有"极"字,即"淫"之驳文,据治要删。

(一六)后汉书桓谭传注引东观汉记载谭言云:"贾人多通侈靡之物,罗纨绮绣,杂彩玩好,以淫人耳目,而竭尽其财,是为下树奢媒,而置贫本也。求人之俭约富足,何可得乎?"齐策云:"为国计者过矣。"高诱注:"过,误失也。"

(一七)汉书高帝纪云:"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服虔曰:"力,勤力也。"疏广传云:"令子孙勤力其中。"易家人六四:"富家大吉。"铎按:勤力、富家、损民、贫国相对,则"力"为名词。说文云:"治功曰力。"

(一八)"实"治要作"费"。铎按:名、实相对,作"实"是。劝将篇:"上不闻吊唁嗟叹之荣名,下又无禄赏之厚实",其例也。

(一九)史记平准书云:"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二0)晋语云:"通商宽农。"汉书翟方进传云:"可少宽假,使遂其功名。"此以宽假、宠遂连言,盖即本于彼。铎按:楚语注:"宠,荣也。"礼记缁衣注:'"遂"犹"达"也。'宠遂,谓使之荣达耳。

夫教训者,所以遂道术而崇德义也。今学问之士,好语虚无之事(一),争着雕丽之文(二),以求见异于世,品人鲜识(三),从而高之(四),此伤道德之实,而或蒙夫之大者也(五)。诗赋者,所以颂善丑之德(六),泄哀乐之情也,故温雅以广文(七),兴喻以尽意(八)。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九),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于世,愚夫戆士(一0),从而奇之,此悖孩童之思(一一),而长不诚之言者也(一二)。尽孝悌于父母,正操行于闺门(一三),所以为列士也(一四)。今多务交游以结党助,偷世窃名(一五)以取济渡(一六),夸末之徒,从而尚之,此逼贞士之节(一七),而眩世俗之心者也(一八)。养生顺志,所以为孝也。(一九)今多违志俭养,约生以待终(二0),终没之后,乃崇饬丧纪以言孝(二一),盛飨宾旅以求名(二二),诬善之徒(二三),从而称之,此乱孝悌之真行,而误后生之痛者也(二四)。忠正以事君,信法以理下,所以居官也(二五)。今多奸谀以取媚(二六),挠法以便佞(二七),苟得之徒(二八),从而贤之,此灭贞良之行(二九),而(三0)开乱危之原者也(三一):五者,外虽有振(三二)贤才之虚誉(三三),内有伤道德之至实。

(一)汉书扬雄传赞:'桓谭曰:"昔老聃着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学,然后世好之者,尚以为过于五经。"'(二)后汉书樊宏后准传云:"儒者竞论浮丽。"

(三)"品人"犹言"众人"。晏子春秋外篇云:"今品人饰礼烦事,羡乐淫民,崇死以害生:三者,圣王之所禁也。"铎按:说文:"品,众庶也。"

(四)铎按:"高"治要作"尚",复下文。

(五)论衡量知篇云:"人未学问曰蒙。""或"与"惑"通,程本作"惑"。铎按:潜叹篇:"或君则不然",亦以"或"为"惑"。

(六)周礼太师郑注:'"颂"之为言"诵"也,"容"也。'(七)汉书扬雄传云:"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

(八)周礼太师注:"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九)"饶"疑"挠"之误。淮南子齐俗训云:"诋文者处烦挠以为慧,争为佹辩,久稽而不诀。"铎按:"饶"当作"譊"。众经音义二十引仓颉篇:"譊,讼声也。""譊辩"二字平列。"屈蹇"犹"蹇吃",并双声。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言不通利,谓之蹇吃。"

(一0)说文云:"戆,愚也。"淮南子泛论训云:"愚夫憃妇",高诱注:'"憃"亦"愚",无知之貌也。'"憃"与"戆"通。

(一一)说文云:"誖,乱也。"或从心作"悖"。孟子云:"孩提之童。"

(一二)韩非子难二云:"言语辨听之说不度于义者,必不诚之言也。"史记高祖纪云:"人乃以妪为不诚。"

(一三)"尽"旧作"内",据治要改。盐铁论孝养篇云:"闺门之内尽孝焉,闺门之外尽悌焉。"

(一四)旧脱"为"字,"列"作"烈",据治要补、改。铎按:烈、列古或通用,韩策二:"乃其姊者亦列女也。"史记刺客传作"烈"。不改亦得。

(一五)"世"治要作"势"。按管子牧民篇云:"偷取一世。"韩非子诡使篇云:"巧言利辞,行奸轨以幸偷世者数御。""世"字似不误。铎按:治要作"势",误。势、世声近多相乱,韩非子孤愤篇:"处势卑贱",干道本"势"作"世";盐铁论论儒篇:"无势位,舜、禹不能治万民",一本"势"作"世",是其例。

(一六)"济渡"以涉水为喻。诗匏有苦叶毛传:"舟子,舟人,主济渡。"

(一七)汉书匈奴传赞云:"城郭之固,无以异于贞士之约。"王先生云:'"逼"疑"违"。'(一八)"眩"旧作"衒",据治要改。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眩,惑也。"

(一九)礼记内则:'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孟子云:"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

(二0)韩诗外传一:'曾子曰:"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二一)礼记月令云:"饬丧纪。"文王世子郑注:'"纪"犹"事"也。'(二二)晋语云:"礼宾旅",韦昭注:"旅,客也。"

(二三)铎按:易系辞下传:"诬善之人其辞游。"

(二四)盐铁论散不足篇云:"古者事生尽爱,送死尽哀,故圣人为制节,非虚加之。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着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群书治要载崔实政论云:"送终之家,亦无法度,至用檽梓黄肠,多埋宝货,烹牛作倡,高坟大寝。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而俗人多之,咸曰健子,天下企慕,耻不相逮。念亲将终,无以奉遣,乃约其供养,豫修亡殁之备,老亲之饥寒,以事淫佚之华称。竭家尽业,甘心而不恨。"后汉书赵咨传云:"废事生而荣终亡,替所养而为厚葬,岂云圣人制礼之意乎?"意与此同。

(二五)鲁语:'臧文仲曰:"居官者当事不避难。"'(二六)昭七年左传云:"从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

(二七)汉书酷吏宁成传云:"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灭之。"论语云:"友便佞。"治要作"玩法以便己。"

(二八)旧脱"徒"字。淮南子人闲训云:"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缪称训云:"小人之从事也曰苟得,君子曰苟义。"铎按:"徒"与"从"隶书形近而脱。北京图书馆藏黄丕烈士礼居旧藏明刊本正作"苟得之徒,从而贤之"。

(二九)史记秦始皇纪琅邪台刻石辞云:"奸邪不容,皆务贞良。"

(三0)"而"字旧脱。

(三一)旧脱"者"字,据治要补。

(三二)"振"与"震"同。

(三三)管子明法解云:"群臣以虚誉进其党。"

凡此八者,皆衰世之务,而闇君之所固也(一)。虽未即于篡弒(二),然亦乱道之渐来也。

(一)荀子王霸篇云:"闇君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孔安国论语注:"固,蔽也。"

(二)铎按:宣元年公羊传注:"即,近也。"

夫本末消息之争(一),皆在于君,非下民之所能移也。夫民固随君之好(二),从利以生者也(三)。是故务本则虽虚伪之人皆归本,居末则虽笃敬之人(四)皆就末。且冻馁之所在,民不得不去也;温饱之所在,民不得不居也(五)。故衰闇之世,本末之人,未必贤不肖也(六),祸福之所(七),势不得无然尔。故明君莅国(八),必崇本抑末(九),以遏乱危之萌。此诚治之危渐(一0),不可不察也。

(一)易丰彖曰:"与时消息。""争"疑"事"。铎按:"争"犹"辨"。襄二十九年左传:"辩而不德。"杜注:'"辩"犹"争"也。'"辩"与"辨"同。

(二)管子法法篇云:"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铎按:韩非子二柄篇:"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外储说左上篇:"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是其事。

(三)商子君臣篇云:"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故民可令农战,可令游宦,可令学问,在上所与。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四旁无择也。民徒可以得利而为之者。"此下旧有"故君子曰"一段,凡二百卅七字,今考定入遏利篇。

(四)论语云:"行笃敬。"

(五)论语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盐铁论褒贤篇、论衡问孔篇、刺孟篇、高诱注吕氏春秋有度篇、后汉书陈蕃传"处"并作"居"。汉书叙传幽通赋云:"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用论语文。抱朴子博喻篇亦云:"不以其道,则富贵不足居。"

(六)俞樾云:'"人"字乃"失"字之误,"贤"字乃"皆"字之误。言衰闇之世,本末之所以失者,未必皆不肖之故,乃为祸福所迫,不得不然也。'铎按:如俞改,则与上文不相应。不可从。

(七)"所"下有脱字。

(八)晏子春秋谏下云:"莅国子民。"

(九)盐铁论本议篇云:"王者崇本退末。"

(一0)"治之危渐"当作"治乱之渐"。危、乱字形相近,又误倒"之"字于上也。铎按:汪说近是。邵本改作"为治之渐",不成语。

同类推荐
  • 法言

    法言

    本书选取了30位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法治代表人物,以箴言为核心,兼及人物评传、经典故事和延伸阅读,对中华法律文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 易经

    易经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更是众所周知的传统文化名著。
  • 法言义疏

    法言义疏

    法言是杨雄(公元前五三年公元一八年)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之一。汉书杨雄传载其自序去云:“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惑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譔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足见本书之作,其主旨在于捍卫和发扬儒家学说。
热门推荐
  • 有朝一日做皇上

    有朝一日做皇上

    慕楠穿书了,穿了自己吐槽过的一本烂书,穿了烂书也就算了,还穿成了第一集就死的炮灰皇上……为求保命,慕楠从此开启了一系列治国平天下的青云征程。
  • 思恋斋
  • 不习惯晚安

    不习惯晚安

    其实我有次偶然,真的碰到了那位王子,然后将自己的写故事全都交给了他。他告诉我说,他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故事,接下来就是返回城堡了。我问,你走了这么远的路,回去的路还记得吗?当然记得,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你会忘记自己爱的人在哪里吗?永远也不会!我被他的话问得有些不知所以,但还是祝他好运吧。
  • 我的前世王妃

    我的前世王妃

    每个人的前世是否造就了今生
  • 相思月

    相思月

    女特工的穿越,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你且看特和他如何笑傲江湖?
  • 杀死亿个路任嘉

    杀死亿个路任嘉

    那天,不该存在的日食出现。然后这个世界凭空多了亿人——他们每一个都是名叫路任嘉的男子。
  • 墓盗书

    墓盗书

    荒凉的戈壁滩上,一个奇怪的盗洞揭开了一段神秘的旅程,盗墓者潜入墓穴,却又深陷绝境,步步惊心的墓道之中到底暗藏了多少机关?千年古墓到底尘封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冰层之下那一堆埋骨亡魂又是何人?诡异的墓葬,致命的毒蛊,离奇的血尸,让人不寒而栗,面对未知的陷阱,是开棺?还是逃命?看云南古墓深处,如何破解毒蛊僵尸。
  • 刀剑之徒

    刀剑之徒

    我有一刀能斗转我又一剑能星移星空之下,苍穹之上。我无敌
  • 我们的老公是外星人

    我们的老公是外星人

    作为摩罗星球的掌控者,他修炼到达星空最高境界,却无法再进一步,摩罗星球里流传着一个典故,摩罗人亿万年前是从银河系一个叫蓝星的星球移民到摩罗星球的,他们要突破到永恒境界,必须回到自己的始祖星球,找到永恒宝石,才能实现永生。
  • 可历尘仙

    可历尘仙

    叶轩,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还有三个月就要参加高考,此时的他正琢磨着怎样才能与暗恋的女孩考进同一所大学,再看看模考成绩,却是心灰意冷,浑浑噩噩的他,竟在一次尾随跟踪中发生了一件诡异的故事,自己竟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而自己也获得了非比寻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