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三个人更加惊呆了,因为若亚的出现已经是一个大震惊,在历史上一直怀疑若亚此人的真实性,不过这次却听到来自一块水晶里关若亚的记录,而且这个人还讲着现代汉语。
在长达有一个10分钟的无音频声后,又出现了大浪拍打着沿岸的声音。听到这大浪的声音,三人的神经都高度灵敏起来,觉得刚才那10分钟就好像一年之长。大浪声其中还夹杂着许多人的颂歌声,说是颂歌,其实跟大声朗读没什么区别,每个字音读地很慢,后面再加上点和音而已,渐渐的,那颂歌越来越近,慢慢地大起来。
“阿蒙,他不是阿蒙,他是神,他是神。”刚才那个男人的声音几乎咆哮起来。而正在唱着爱德华一行人每个人都听不懂的颂歌的人群听到他这么咆哮,也都渐渐小声了下来。而正在此时,声音又突然中断了,继而出现的又是那如洗衣机般的无音频声。
爱德华听到刚才那,不由的退后了一步,内心感觉到十分的不可思议,教授和卢斯看到他这样,都知道肯定是那人说出了什么惊人的话语,但又无奈不懂中文,只得急切地向着爱德华问道“爱德华,快说,那个人说的那些是什么意思。”
“他说,他说另一个人不是阿蒙,是神。”爱德华两眼似望非望的对着教授和卢斯。
“啊?”教授和卢斯同时发出了惊讶之声,紧紧地盯着爱德华。
“他说的是真的,那个人真的这样说。”索登不紧不慢的说出这句话。
“难道,这世界真的有神的存在。”卢斯看着地板自言自语道。
“这块水晶只是从那地层收集来的,并不能就此说明这是五千年前的物品,我们应该谨慎一点。”教授尽量摆出一副还很沉稳的表情说道。
仅仅过了不到一分钟,音响里面又传来了波涛汹涌的海浪声。随着几个海浪过去,突然出现一阵人们庆祝胜利的欢呼声,“我是若亚。”那男人是高喊了起来,在他说完后,又是一阵欢呼声相应着,其间,还夹杂了一些狗叫声。
“他说什么,爱德华,他说什么?”卢斯扯着爱德华的衣服急忙地问道。
“他说他是若亚。”爱德华声音低沉的答道,此时,爱德华还没能理出什么头绪,长久以来的科学教育让他始终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神鬼的,他们的目标是获得历史的真相。
“若亚,他是若亚?”卢斯指着电脑,眼睛睁得老大地望着索登。
“这很难以解释,”索登耸着肩说道,他还想说什么但就在这时电脑音响里的一声巨浪声打断了他们还混乱的思绪,将他们又拉回到了水晶之谜中来。
随着那声巨浪过后,出现了东西掉落水里的声音,而那个男人的声音又再次出现了,“水晶,水晶”,男人的音调很高,从声音中还可以听到他身体撞在木板上的声音,从这可知那块水晶肯定与众不同,而且对那个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也许这是那个叫阿蒙,也就是那个称为神的人留下来给他的。
海浪声不断的继续着,此时听见有人跳进水里的声音,“回来,不要,不要下水。”而此声音后却听见了一些人又再次唱起了颂歌,虽然歌声参差不齐,有老人,妇女,小孩等,但开头一唱就有着其他一些人紧跟随着唱起来,歌声和着海浪声形成一首和大自然搏斗的优美乐章。
就在颂歌唱了不到30秒后,就又出现了无音频的洗衣机声,而此时索登也耸耸着肩对他们说“完了,就到这里没有了。”
虽然是前前后后加起来真正有意义听到的声音还不足5分钟,但这足以让所有人一个超强的震撼,若亚真的就是那个人吗?这是此时站在电脑面前的人都会去思量的一个问题。
教授终于发话了,“这水晶来历不明,可能不是真的存在那个年代的,而只是一段现代人的玩笑而已。”教授此时显得好像苍老了许多,毕竟这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难以解释的事实。
“是的,我也觉得可能是如此,怎么,怎么可能有个中国人,在当时史前还处于半野蛮时代的时候,他一个人跑去了处于现今埃及的地域,然后又讲着现代的中国话,在那里又见到了什么阿蒙,又把他称为神,这,这就好像在看好莱坞的电影般奇妙。”卢斯激动的望着众人,说话间还不断比划着手势。
爱德华正想说些什么,但索登听完了卢斯的话后却急忙接了上来,“教授你在发表的那论文里不是说过那地层没有被其他人发掘吗?”
“是的,我们没有发现有其他人工挖掘的痕迹,整个地层是被掩埋在上面那地层下,但是我们请来的地质学家发现那里有地震留下的痕迹。也就是因为那地震的缘故,使得原来那地层出现了裂缝和松动,这才使得我们当时得以发现这遗迹。”
“所以这确定5000年来是没人进去过那里,也没有一个现代人进去过。”索登看着教授。
教授被这样一说,他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因为他之前说的话跟之后他说的会产生了矛盾。
“作为一名现代科学家,我们都是相信上帝是不存在的,就算其真有存在,对我们也是毫无兴趣毫无影响的,因为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界的物质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神秘能量理论之上。但,当我们越是进行科学研究时,才发现这世界上存在有太多的不可思议了,就好比这。”索登指了指那电脑。
爱德华他们三人都齐齐地望向了电脑,可是心里却还是一直疑虑,刚才不是看过了吗,这些DNA复制模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啊。
“DNA复制是大自然中所有生物所共有的,而DNA的最基础成分是氨基酸,克拉克其实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后有这么提出疑问,只不过没有发表而已,但是我们实验室却是有他的一些记录,他提出氨基酸是如何来的,而为何会出现双螺旋结构,这样对生物有基因进化有何好处?”
好奇心使爱德华忍不住插嘴问道“索登主任,米勒先生早在1953年克拉克先生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前就做了实验,解释道生命是怎样从宇宙的物质中形成的了。”
“是的,小伙子,米勒先生在玻璃容器里放入了地球早期大气的几种气体使之混合,通电,最终产生了生命的基础物质材料氨基酸。但是是谁给氨基酸的合成设定了程序呢?“
索登先生的一番话说得爱德华三人不知该如何回答,的确,生命的创造是如此简单,但生命的合成前的那些规则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宇宙间的五个基本力作为物理学家我都知道他们有什么作用,而且我们也创造出了相当高的科技水平了,但,推到最原始的生命合成初期,在那样的条件在你们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出,如果没有宇宙规则那样生命是无法合成的。这就好电脑游戏,如果没有事先设定好源代码,虚拟世界能产生吗,而宇宙间一切物理法则和常数不过就是事先设定好的源代码,只不过这个源代码不知能产生什么而已。”
索登的一番话,更加冲击了他们的思想,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考古学者可能从没去思考过,但却从另一个物理学家口中说出这样与科学唱反调的话。
爱德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突然想到中国有句话,《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中国易经学中用以说明物质演变规律。虽说这有点迷信,但中国古人在早远的年代就已经认定这世界的演变规律是如何,也道出世间万事皆有规律可寻。人世间的规律可能是地球的物质基础和人的生产关系所形成,但宇宙间的规律呢,难道是突然形成的吗?爱因斯坦理论也没有办法解释宇宙的形成,只能预言宇宙起始后的如何演变,因为广义相对论方程在宇宙大爆炸的这个假设中早期的宇宙强大的引力场中崩溃了。也许正如约翰.保罗教皇所说,上帝由于我们不能理解的原因,选择宇宙的启始方式。
虽然之后霍金的理论更能激动人心,在霍金的理论中指出在宇宙的观测中,早期宇宙中的无规性,意味着在有些区域的密度,比其他地方的稍高。这些额外密度的引力吸引使这个区域的膨胀减缓,而且最终能够使这些区域坍缩形成星系和恒星。但也指出这就是随机概率事件,就好像上帝在掷骰子。但这些理论的研究却是人更加接近一个问题,“我们从何而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