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即找来了数学研究室的人员一起帮忙,在他们的帮助下,每个波段我们都得到一串数字。”
“数学是全宇宙共同的语言,只有这种语言才能让不同时空的人进行相同的沟通。”索登一边打开那电脑里的一道程序,一边说着,“你们看,这是第一个波段频率。”
对于数学,爱德华他们三人在索登面前可以说是连幼儿园小孩都不如,而且听到这些也都是迷迷糊糊,一知半解,但好奇心还是让他们一下子的围住电脑,盯着电脑上的那些数字。
索登指着那一串串数字说“这是第一道波段频率,从频率的振动上我们得到这些数字。”只见上面有着许多奇数,但不是相隔的。
之后索登又给看了第二,三,四道频率。
“看出什么了吗?”索登微笑着问道。
爱德华三人面面相窥,毕竟对于他们这种从不跟数字打交道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肚子里没料想说都没能说,也就只能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在这些数字里,第一和第三频率都是奇数,而二和四都是偶数。”
“那这个能看出什么呢?”爱德华追问道。
“刚开始我们也不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们物理研究室那个天才少年提出一个假设,而我们也跟从这个假设去做解密,结果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而谜底也出来了。”
听到这,爱德华三人内心突然一阵兴奋,谜底终于解开了,但又是哪个人那么厉害呢?多数科学家对于天才的人总是抱着一种敬佩的态度,所以也不得不脱口而出陈赞那位天才。
“奥林的确是我们这实验室的天才,就如同当年的克拉克一样。”
(注:克拉克,卡文迪什研究室成员,第一个提出DNA是双螺旋结构并证明其是的人。)
“奥林从这些数字中得出其中许多数字是可以配对的,就如同DNA碱基配对原则一样,第一列和第二列剪掉前三个数字,第三列和第四列剪掉最后三个数字,然后第一列和第三列相加会发现等于第二列和第四列相加,而且两段数字的长度相等。”
“太精彩了。”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是的,这只是之一,最重要的是奥林发现从剪掉的每段三个数字上得到启发,发觉这跟DNA碱基配对原则原理一样,从而做出大胆假设认定这组合而成的两串数字应该也能和DNA双螺旋一样的原理进行螺旋缠绕配对而成。”
爱德华等人听得这样像是近乎神奇的话语,感到真是奇迹。
“而我们也用此原理对其进行配对解码,结果你们看。”索登按了下程序,将那两条数码段进行数字重合,结果那两条数字段就像DNA双螺旋结构一样不断缠绕并一起旋转着,并且中间有三个数字是重合在一起的。之后两条缠绕在一起的链条进入高速旋转,在高速旋转5分钟之后下端的链条突然自动岔开,并且上端也跟着岔开,当岔开的分裂程度到了中间那个结合点时,那个结合点却突然的断开了,然后两条盘旋缠绕的数字链条向着刚才旋转的方向反旋转,将两条链条解旋分开来,解开后两条数字链随即并且进行自我复制。各产生了一条跟原先一模一样的数字条,而新产生的数字条又跟原来的进行高速旋转,在解链,分开,复制,如此的一直重复着。
爱德华三人看得头几近傻了眼,“天啊,这简直是在看生命的形成。”卢斯情不自禁的叫了出来。
时间在对着那不断重复的画面中过去了将近半个小时,复制的过程也停了下来,而此时这复制的链条已达数以百万记。
在复制完成后,那些已两段两段缠绕在一起的数字条好像有生命似的每三段有顺序地前后结合起来,最终前后相结合形成一个圆环。这些圆环一个个的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矩阵。
“这是?”爱德华和教授都指着那电脑中巨大的矩阵问道。
“通过矩阵的排列我们就能得到一系列我们想要的信息了。”索登慢悠悠的答着。
“矩阵?得出来的信息真的是5000年以前的吗?”爱德华内心想着,此时的他心里充满着各种疑问,但又不知从何问起。
此时电脑里的矩阵转换成一道道的长长音频波段。
“难道,这里录着5000年前的信息?”爱德华激动的问道。
“爱德华,别那么高兴,虽然这水晶是从那有5000年前的遗迹堆里挖掘出来的,但并不能就表示它是属于5000年前的产品。”教授对着那电脑严肃的说道。
“教授,我们已听过一遍,在这我希望你们能做好心里准备,好好地听一下这段不知来历的录音。”索登教授严肃的对着他们三人说道,爱德华也不知为何他会这样说,从开始进来那句话,他就觉得这个人怪怪的。
“我们会的,谢谢你的提醒。”教授说道。
此时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爱德华三人都还没听过这音频里传出来的声音,他们都不知会是什么,人的好奇心在此时变得无比的庞大,三个人都聚精会神的准备听着。
随着那电脑上一段音频的波动,电脑的音响里,传来了一阵大浪的声音,然后就是又是一段长达15分钟像洗衣机似的嘈杂声。
“那大浪的声音是记录下的音源,这洗衣机声就是无音源的。”索登对着这波段解释道。
在听了许久的类似洗衣机声之后,突然传出一群人杂声,其中还夹杂着远处大浪拍打的声音。而那人群声仔细听辨,却无人能明。
“这可能是古代那些人的语言。”爱德华忍不住发表自己的言论。
教授示意爱德华静心地听,不要出声。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个比较大的声音,而这个声音让在座的所有人,当然除了索登之外,都着实吃了一惊。
一个成年男人的声音在嘈杂的人群中响起,声音虽然不是特别大,但那几个字却足以在其他那些听不懂的语言中压倒一切,并引起巨大的波澜。“他真的造好了船,他在让人上船,若亚,难道他是若亚?”一句话,略带高音和及其疑惑的语调用中文说着,而且是现代中文。
也许其他字外国人听不懂,但,若亚这个词是英语的谐音,读起来是大有雷同的,所以教授和卢斯也不会在这种情景下听不出来。说完这这几个字后,跟着又是一段如洗衣机般的声音。
但这短短的几个字,已足够令人感到及其的惊讶,爱德华,教授,卢斯三人瞳孔都睁得特别大了,惊呆的快说不出话来。
“这是,这是现代汉语。”爱德华好不容易从喉咙里挤出这么几个字。
“啊?爱德华,这是现代汉语吗?他刚才是不是说若亚?是不是?”卢斯既紧张又激动地抓着爱德华的外套袖口。
教授刚想说什么,索登开口道“是的,他说的是若亚,这也是现代汉语,我们找了我们实验室的一个中国来的研究员,他确定这是中国现代的汉语。”
“后边呢?后边那个人也是这样说话吗?”爱德华几乎激动地语无伦次,也无法去跟卢斯解释那是不是若亚其它什么的。
“是的,先生。后面的,可能会令你更加觉得不可思议。”索登望着那不断跳动的波段图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