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年立冬后的第11日,我冒着飘飘撒撒的雪花,一路劳顿地来到心仪已久的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虽然路面滑不溜叽,加之半年前因第二次患脑血栓造成左半身腿脚消极怠工,不得不以拐杖相辅,蹒跚而行,但依次拜谒轩辕庙和黄帝陵墓后,居然下意识地重返轩辕庙,如迷如痴地围绕大门左侧的一颗树围10米、高19米的古柏,转了一圈又一圈。目光像雷达荧屏一样先是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地反复扫描,并一次次地在古柏躯干的皱褶以及富有特征的部位定格,肃立凝思。不时又疾步走到十几米外,惊愕带钦敬地打量古柏的雄姿与神韵。觉得在仿佛阅读一部无字天书和深奥无穷的秘笈,又似聆听一曲来自苍穹深处的天籁和旋律高亢而悠远的壮歌。
这棵古柏传说是黄帝亲手所植,名黄帝柏;因黄帝号称轩辕氏,故又名轩辕柏,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轩辕黄帝在5000多年前率领众多部落,击败炎帝,杀戮蚩尤,华夏一统,并发明创造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和算术等,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在黄帝时期,处于原始社会的广袤大地,林茂草丰,山青水绿,鸟语花香,一派盎然祥和。可是,黄帝又为什么率先植树造林?作为大贤大哲的轩辕黄帝,深谙“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树木是人类生命的滥觞。人类的祖先以树果饱腹,以树叶遮体,以钻木取火御寒,等等。因此,树木便成了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恩同再造。同时,树木对于维护生态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世界上如果没有树木,不仅造成土地荒漠,气候恶劣,物种缺失,甚至连人类都将随之消亡。故而,黄帝柏便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与不朽丰碑。
而今,由黄帝柏扇形向外辐射,在占地570公顷的土地上,耸立着82000余株粗壮挺拔的柏树,汪洋般蔚然大观。这是生命的延伸,是历史跨度的拉大。
我肃立于前的黄帝柏,粗浑的树身上呈竖形纹络,黑漆漆似铁水凝固,又似披上一层钢打的甲胄。刹那间,我眼前浮现出一场充满血腥的搏弈:狰狞的风刀雪刃,凶暴的酷暑严寒,轮番对黄帝柏又劈又砍又蒸又冻,虽然黄帝柏被折磨得遍体鱗伤,鲜血淋淋,却强悍地抵挡着、忍受着。于是,它的身躯年复一年被伤害,却又年复一年地结痂康复。如此循环往复,久经磨难,其身躯变得越来越健壮,越来越坚固。因此,其抗拒摧残的雄健体魄是由苦难生化和锻打而成的。这正如同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虽经受举不胜举的磨难与浩劫,不但没有灭亡,反而日益强盛。黄帝柏,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和不屈的脊梁!
如今,一些在贪婪物欲诱惑下丧心病狂地大肆毁灭性砍伐树木的不肖子孙,面对黄帝柏,应该感到无地自容和应痛改前非!
突然,一阵大风吹拂,伟杆虬枝的黄帝柏树冠上几支树梢潇洒地抖了抖,顷刻间树梢上的积雪飘落而下。同时,整个黄帝陵区的柏树随着曲线华美的舞姿,发出了一阵优雅动听的呼啸,满天银蝶飞舞,梨花漫卷,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生机,并弥漫着清冽、淡雅的沁人馨香。我心潮顿时掀起一阵波澜,激奋不已。感到,这座陵冢,正因为有了黄帝柏以及嗣后栽种的柏树,其枯燥板结的历史方变得真实而厚重,并具有绵延鲜活的生命力。
我久久地肃立在黄帝陵前,耳畔觉得来自凌云九霄翩然而至的颂歌在吟唱:“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至伟业,雄立东方。”
顿时,我情不自禁地两个脚后跟“咔嚓”一磕,昂首挺胸,目光如炬,五指并拢,抬臂向黄帝柏敬了个标准而**的军礼。
尽管我已年近古稀,但30来个春秋军旅生涯的陶冶,至今胸膛里依然澎湃着军人英雄主义的壮烈情怀。
这是我“解甲”后行的第一个军礼。
因而面对的是无比的伟大神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