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000000035

第三十五章 李世民(上)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不管是姓安还是姓杨,胡说八道都是他能拿出手的、为数不多的本事之一。可惜他刚刚酝酿好情绪还没来得及开口,后脑勺就挨了重重一击,把他打了个趔趄,差点一头钻进问他话的将军怀里。

杨霖怒了,转过头去还没来得及发火,却发现打他的人居然是李建成。

“贤侄这是何意?莫非你王叔连军情都问不得了吗?”刚才问话的那个将军明显更加的不悦了。

“王副留守误会了!军情您自然有权过问,不过末将已经将这次出兵剿匪的详情写入军报,早在十余日前便快马送去晋阳,如今更是拿到了太原留守、副留守三位上官的联署回执。如果王副留守还有什么疑问,尽可垂询末将,末将必会为您一一解惑。只是家父骤闻噩耗身体不适,末将忙于照料暂时顾不上而已,王副留守何必急于一时?再说一介小校又知道什么军中大事?”

李建成毫不客气的以官职相称,摆明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这样一来太原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方才的作为,不仅乱了军中规矩,而且在明眼人眼中就显得下作和别有用心了。

王威的脸有些红。大家都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老手,自然懂得有些事情宁教人知、莫教人见的道理。可是王威懂,不代表所有人都懂。见王威不语,他旁边有人便阴恻恻的说道:

“某家却不懂,为何王副留守与某家遣往军中的折冲郎将于瑾、果毅郎将陈大温连带所属千余兵马竟然死得一个不剩?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说话的另一位太原副留守、素来以没脑子闻名军中的虎牙郎将高君雅。他这番话一出口,可把王威吓坏了。他们俩被皇帝陛下派到河东,就是为了监视李渊,这件事大家心知肚明。明面上打个哈哈、逢场作戏也就罢了,可是连陛下都不好意思明说的事情,被这个蠢货一口道破,而且话里话外咬死了李家心怀异志、排除异己。这让大家以后还怎么在河东这块地面上混?更何况人家李渊的亲生儿子死了都没说啥呢,你光顾着操心两条杂鱼的死活,这不是自己把脸凑上去给人扇吗?

果然,李建成闻言愤怒得双目赤红、须发戟张,再不顾官场尊卑,指着高君雅嘶声道:“某家二弟世民,乃是本朝世袭唐国公嫡子、先帝亲封的云骑尉、我河东军东路前军先锋,年不过十六,此战中身先士卒、为国捐躯,亲卫三百余人与之偕亡你怎不问有何隐情?此战中我李家家臣中,上自行军司马、下至步军校尉阵亡一十七人你怎不问有何隐情?此战中我河东军东路战殁者近四千人、伤残者三千余人你怎不问有何隐情?于瑾和陈大温算什么东西?于家偏房远支和寒门爬上来的腌臜货,也配和我二弟相提并论?要不是这两个混账东西自恃有人撑腰、不听中军将令擅自出击导致战局恶化,我军何来如此惨重伤亡?本着为逝者隐之道,某家将此二人之死一笔带过,谁想竟成了我李家排除异己、谋害同僚之大过!既如此,高副留守,你我何不各呈本章奏于陛下,由陛下决断如何!”

现场一片大乱,李建成的手指头都快捅到高君雅的鼻子上了,口水喷了他一脸。高君雅犹自梗着脖子不服,王威拼命的试图两头说合,其他小官小兵们吓得战战兢兢,恨不能躲出八丈远。剩下那员武将本不想多管闲事,如今也实在是看不过眼,不得不出面了。

“王郎将,高郎将未有实据便指摘国之重臣、惑乱军心,此谓谤军之罪。你二人非本将部属,本将无权处置,但本将会行文左骁卫屈大将军处说明此事,同时呈禀兵部。高郎将是你属下,此事如何处理,你好自为之!”

说话的就是前右翊卫将军、现任河东北路行军总管王仁恭。

王仁恭被杨广派到河东掌北疆边军事,固然有突厥人不太安分、屡犯边境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目的其实跟王、高二人一样,就是就近监视李渊,使其不敢异动。自从杨玄感造反以后,杨广对于世家大族、尤其是军中勋贵就再也信不过了,连原来最宠信的许国公、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都受到了猜疑。不仅撤了他长子宇文化及的右屯卫将军之职,还把左翊卫一分为三,分驻齐郡、彭城和丹阳,将军也换成了非宇文家嫡系出身的,宇文述则被杨广留在江都,成了一个光杆大将军。宇文述尚且如此,更何况早就被杨广疑心的李渊?

王仁恭是个纯粹的军人,对于皇帝陛下的命令执行起来自然没二话,可这不代表他对这趟河东之行没有别的想法。他跟李渊没什么交情,这也是杨广派他来监视李渊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杨广忘了一件事,那就是王仁恭出身天水王家。天水陇西山水相连,作为一个三等开外的世族,如果没有当今世上公认的“七宗五姓”之首、在关西说一不二的陇西李氏的默许和支持,王家岂能在天水郡混得风生水起、日益兴盛?李渊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其祖李虎二次发迹,贵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其父李昞在前朝历任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其母则是当朝太后的姐姐,家世可谓显赫至极。这家世一显赫了,就必须给自己找个了不起的祖宗,所以李家一直自称是西汉名将李广后人、陇西李氏族人。陇西李家对此态度一直很含糊,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李家人来祭祖和供奉他们从不拒绝,却一直未将其正式纳入族谱,不过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外人理所当然的把李家当成了陇西李氏的一支。

所以王仁恭人还没到河东,家主的急信就先到了,信中千叮咛万嘱咐要王仁恭一定要结好唐公,万不可行差踏错惹怒了陇西李氏。跟人家李氏相比,天水王家就是只小虾米,李家不用说动怒,就算打个喷嚏,王家都可能万劫不复……

王仁恭很为难。自古忠孝难两全,可在这年头,世家大族子弟们哪个不把家放在国的前边?王仁恭对杨广再忠心,也不能不顾及家族的压力,所以他决定只要李渊没有明显的反迹,别的事情他能装糊涂就绝不较真儿。

这次河东军剿匪明显有问题,身为监军的王威被从军中排挤出去就不合规矩,监军的嫡系人马全军覆没这里面必然有古怪,而河东军东路虽然剿灭了贼军却折损过半就更不是件小事了,要是朝廷知道了主帅撤职查办那是轻的,砍几颗脑袋都不算重。不过妙就妙在李渊的亲儿子在此战中为国捐躯了,那个叫李世民的小家伙不过是个七品的云骑尉,这个官职还被陛下废掉了。不过人家怎么说也是唐国公嫡生次子,这可就金贵了,哪怕是这次河东军东路全军覆没了,有这个小家伙垫底,朝廷也只能抚慰而不能问责,就算陛下再想找李渊的麻烦也不能从这件事下手。原因无他,这个国家、这个朝廷既是皇家的,也是世家勋贵的,唐国公的亲儿子都战死了,你再找麻烦会激怒所有的世家,这个马蜂窝连皇帝陛下都轻易不敢捅。

所以王仁恭决定迅速了结此事,如果王高二人不识抬举,他不介意为李家出次头,而且绝无风险。

幸好王威也是太原王氏旁支出身,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他也知道再纠缠下去没个好。所以王仁恭一发话,他便顺势厉声呵斥高君雅,甚至让亲兵把这个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愣头青捆了个结实,向李建成和王仁恭连声告罪,然后就找个借口灰溜溜地跑了。

眼见王高二人走远,李建成连忙向王仁恭表示感谢。这次由他带兵剿匪、李秀宁冒名计赚王威、借刀杀人、移花接木,所有的谋划都是李渊的幕僚温大雅所献。皇帝步步紧逼,几乎将李家逼入死地,李家所求的无非是壮大实力、以求自保而已。此事所谋甚大,虽有世民之死这一生花妙笔,却难免别人猜疑,若非今日王仁恭出人意料的替李家出头,还真是难得善了。

王仁恭却自觉已经不负家主所托,不想再跟李家牵扯不清,问了几句李渊的情况,又对李世民战死略表惋惜之意后,便借口军务繁忙先行离去,待大家回到晋阳再来拜访。

……

“子建贤弟,方才愚兄一时情急得罪了,还望莫要放在心上。”外人一走光,李建成又恢复了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

“哦,没事,你没打迷糊我,却把我忽悠迷糊了。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还有世民,为啥非得说他战死了?”

杨霖话音刚落,就听身后传来一个悲怆的声音:

“世民他……真的要死了!”

李建成闻言大惊,扑过去抓住李渊的手,疾呼道:“世民他怎么了?我走的时候他不是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李建成看着李渊红肿的双目、扑簌簌淌得没完没了的泪水,也跟着哽咽了起来,抓住李渊的双手剧烈的颤抖着,已经说不出话来。

然后父子俩就扑到一起,放声痛哭了起来。

杨霖在旁边看得手足无措,同时也如惊雷入耳:

李世民居然真的要死了?

虽然正史里边把李世民夸得跟天神下凡一般,从晋阳起兵、夺取长安,再到平定各路反王、一统中原,更不用说后来的贞观盛世,全都是李老二一手搞定,没别人什么事。因为在正史里除了李老二以外,李老爹优柔寡断,是被儿子和谋臣逼着才不得不造反,然后就看着他的二儿子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自己一屁股坐到皇位上。至于李老大,那就是个打酱油的主儿,李老三?谁知道李玄霸是谁?李老四?连酱油都打不好,尽拖后腿了。李秀宁?史书上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区区一个女子还能干点啥?

不过这事的真实性存疑。因为谁都知道李老二不但有偷窥癖而且热爱当编辑,不但首创偷看起居注这一恶例,还把里边凡是他看着不爽、不足以体现他英明神武的部分统统改得一塌糊涂。据杨霖所知,起码在晋阳起兵到夺取长安这段至关重要的时间里,李世民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比李建成高明到哪去,更比不上李秀宁。

可是不管怎么说,李世民那可是千古一帝啊!没有他,凭李渊和他剩下的几个儿女能不能抢得天下还真不好说。就算夺取了天下,李建成有没有本事再创一个大唐盛世也不好说,毕竟他本来不可能得到这个机会,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个年代虽然英雄辈出、遍地豪杰之士,但要从中选出一个最牛的、最不可或缺的,当然非李世民莫属。毕竟没了李世民,杨霖完全不知道再去抱谁的大腿呀!

不管怎么说,先得把这事的来龙去脉弄明白。

杨霖手忙脚乱的招呼亲兵把哭得几乎神志不清的父子俩弄进大帐,然后就不知道咋办了。人家的儿子、弟弟要挂了,你让他们节哀,换你节一个试试?没辙了,等吧。

这一等,就足足等了半个时辰,这爷俩终于哭不动、就剩下哼哼了。

杨霖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老老实实的向李渊行了一个大揖,然后小心翼翼的说道:“小侄杨霖,见过世伯。”

李渊虽然仍是面带戚容、语带哽咽,却不肯失礼,挣扎着起身还了一个平揖,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我李家家门不幸,老夫一时失了仪态,还望贤侄多多体谅。”

杨霖还想客气两句,不过这会儿李建成缓过劲儿来了,顾不上跟他客套,再一把抓住李渊,急切的问道:“父亲,二弟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李渊歉意的朝杨霖点点头,长叹一声,眼泪又下来了:

“你领兵出征之后,多罗吒本来还如同以往一般,虽然不省人事,却也没有恶化。谁知三天前,也就是你们进入太原郡境内的消息传来之时,多罗吒突然浑身抽搐,呼吸不畅,脸色憋得青紫。郎中紧急救治,却也只能吊住一口气,随时……随时……”

李渊老泪纵横,再也说不下去了。

同类推荐
  • 藩镇

    藩镇

    你愿意留在河朔三镇,时时提防杀帅上瘾的藩镇牙军,傻不楞登地跟野蛮的胡虏拼刀子?还是生活在大唐长安,沉浸在龟兹乐胡旋舞的欢快中,调戏貌美的胡姬,见识大唐酒肆名闻遐迩的“妓围”,就是寒冬叫上几十个歌妓围在酒桌外围,替喝酒的哥几个暖酒的……出塞击胡,骑猎天下,执胡酋问罪于前,集天下美色为妻……这是条步步蹉跌的荆棘道路,艰难!《藩镇》潜伏的线索多,后续的情节出人意料,如果主角结局在读者调查外,你猜得到吗?
  • 大海贼的时代

    大海贼的时代

    签约作品,大家放心收藏。想看红发海盗卡特琳娜跟银发帅哥赫德拉姆的PK吗?来这里吧!作者痴迷航海游戏,对于16世纪的大航海历史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为了能够避免正说历史的复杂臃肿,将以一种传奇小说的形式展现一段似曾相识但又完全陌生的故事……书友群:8843031,没事可以进来扯扯蛋
  • 启灵司

    启灵司

    气绝天下,八脉灵动……天下武学,宗师为峰,不惑知命,不朽化灵……启灵化脉,八脉齐,则为极。金刚伏魔,修罗入世,枪出如龙,剑意破天,疯魔始祖,道法自然,灵塔通天,天门塞开……
  • 阳谋天下

    阳谋天下

    本书原名《清平乱》,已签约。有道是:高阁卧观风与雪,人间偶见一书生。只恐江山低不就,借君残章写鸿文。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一个身染怪病的世家少年,竟有着一个陌生的灵魂,书的前半部分只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而后半部分少年已然不再年轻,只是在无奈的选择中度过,帝王与百姓,军阀与贤臣,权势与责任,喧嚣与寂寞,这便是本书所要说的,一场蜗牛角上的阴谋游戏……故事开始于一场江州的乱局,大夏的烽烟已经燃起,英雄与贼寇,无赖与君子,从老迈的皇帝到年轻的帝王,到底有多少人为之牺牲,从胡人饮马中原到勒石燕然,到底有多少人为之赴死,这是大悲剧的时代,从来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 江山志

    江山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最近更新不定时,大纲电子版正在修补,请见谅)另:本人新建一个讨论群,群号118429386,希望大家踊跃加入,我们一起讨论,争取让本书更好
热门推荐
  • 宋末枭雄

    宋末枭雄

    宋国羸弱,强敌环伺,战火四起,是逃是守,是忠是奸?
  • 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

    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

    穿越大唐,成为八岁梁王李愔,本想安安静静签到,结果被李二派兵抓了起来,一番问候祖宗,居然被李二偷听了心声?“陛下,现如今突厥几大部落联盟,我们不如以联姻的方式建立盟友关系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你没听过?突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一次虽然联盟,但这也是攻击他们的大好机会,毕竟他们几个部落首领可都是谁也不服谁呀!】“愔儿,你可得和你太子哥哥多交流,学点治国之道。”【交流怎么起兵造反嘛?这个瘸子日后可是要和侯君集等人狼狈为奸,企图造反的,跟您李二一个德行!】“愔儿,这是你姐夫,房遗爱,你可得多和他学学武艺。”【哟,这不是高阳公主的驸马爷房遗爱么?瞧这一脸愤怒的样子,该不会撞见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美事了吧?】李二:你踏马有话直说,别在这里给我拐弯抹角!!!
  • 等青山白头
  • 重生异界成魔头

    重生异界成魔头

    “叮,发布任务,诱骗各门派天才弟子入魔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好端端的去惹各派大佬干嘛?吃饱没事干,我去找屎吗?”“叮,任务失败直接掉落一个境界”“大佬?大佬算什么东西?连给我天魔宫提鞋都不配”唉,系统让我做反派,我也无能为力!!!真香!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以仙破万法

    以仙破万法

    主角:韩立秋,是来自现实世界武当上的一位小道士,韩立秋在武当后山采药时不幸失足坠落山崖,来到一个以武和权利为尊的世界,在这里他是被别人认为的废物,其实他一直都在扮猪吃虎,他的实力可以说是达到了真仙和真神的地步了。
  • 列仙之上

    列仙之上

    自封神之后,绝地通天,地球列仙均不见踪影,天道沉寂,世上灵气也被山河收敛,自秦朝徐福等一众方士后,修仙者在凡间少有听闻。许多年过去,世间俗人只把仙人当做传说。终有一日,危难到来,一对神仙眷侣为了护地球一个周全,献出了自己生命,激活了地球上的大阵,也只为地球争取到了81年的喘息时间,但庆幸的是,地球的灵气再次吐露出来,这一次人们能否把握住机会,在这81年间成功保护地球呢
  • 星际荣耀

    星际荣耀

    本书华夏天尊,通过历史中的108个人物,创造了一款仙灵竞技游戏,后世之人,上京城和上都城的三十六位少年,在竞技游戏中得到成长,并完成守护炎黄大陆和平的使命。
  • 琉璃珠

    琉璃珠

    在这纷扰的天下中,有人不知自己在追寻着什么,终日忙忙碌碌却又浑浑噩噩;有人得到了他欲追寻着的一些;有人为之努力过,却未能如愿,都空留下一些文字,一声嗟叹,抑或一座孤冢。点点墨染衣衫袖,击鼓高歌啸远空,收得层云挂长帆,藏龙阔海君莫愁。鲜闻江山少恨事,花间酒后醉梦侯,期期常饮解忧恼,待到明朝赋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