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舟的骆驼,是让人敬重和可爱的动物,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骆驼吧,之后,再跟大家讲讲骆驼的故事。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动物骆驼,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的条件下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足有厚皮,用来适应沙漠行走。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是沙漠里的唯一交通工具,甚至有骆驼骑兵。
单峰骆驼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亚洲、印度等热带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以骆驼奶甚至骆驼血作为食物,全世界只有1400多万头,全部是家畜。19世纪末澳大利亚曾从非洲引进部分单峰骆驼,后来由于不再应用役畜,只向中东出口,大约有3200头散落到澳洲沙漠地区重新野化。双峰骆驼毛长,耐寒,春季脱毛,主要生活在中亚和中国西北、蒙古。大约只有120多万头,20世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野骆驼,可能是双峰骆驼的祖先,大约有1000头,中国政府已将这一带划为野骆驼自然保护区。
这次旅游去敦煌,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茫茫沙海中,骑着可爱的动物骆驼行走了五公里之远。有幸和牵骆驼的主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对这种可爱的动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到沙海中骑骆驼,每六峰骆驼组成一个组,前后用绳子拴着,领头的头驼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有经验的骆驼。这些骆驼都是受过一定的培训,在主人的指挥和呦喝下,头驼会带头的前腿跪下而后趴下,其它的骆驼也都学着头驼的样子来做。待旅游的游客们骑上去后,骆驼在主人的指挥下,陆续站立起来。在主人的牵引下,一步一步向沙海深处走去。
骆驼在没有得到主人的命令之下,都会成群的卧在沙滩上,咀嚼着口中的食物,上千头的骆驼在那里趴着,根本没有什么声响?人们要走到跟前,才发现有这么一大群的骆驼。骆驼要工作时,主人抖落缰绳,并用小棍子轻轻的抽打它,它才发出几声低沉的叫声,骆驼愿意不愿意,疲劳还是不疲劳,身体是否有恙,甚至有的骆驼腿都有些颇,但都会顽强的站立起来,为人们劳作服务。
在新疆有一个牧民家族,他家养了很多头骆驼,其中一头母骆驼已经养了20多年了,从几岁的孩子到20几岁的孩子?他们都是吃这头母骆驼的奶长大的,这个家庭把这头母骆驼当成自己家族的一员对待,这头母骆驼已到了暮年,它知道自己已经老啦,不能再为家庭做什么了,它就默默的离开了这个家,去往很远的荒漠草原和野骆驼作伴,由于衰老,它的牙齿已经咀嚼不动那些荒漠上的草了,身体逐渐的衰弱下去,瘦骨嶙峋。它孤苦的奋斗了一生,并不要求这家主人的回报。牧民家的男主人骑着摩托,驮着清水和嫩草去往很远的地方去找它,老牧民看着骆驼喝着水,吃着青草,他轻抚着老骆驼的头,不禁眼眶都湿润了………。
骆驼给我的印象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对自己的饮食,没有更多的挑剔,有草和树叶子就能做它们的主要食物,没有这些,它们就吃草根。就像上面,我跟朋友们介绍的一样,就是没有水和食物,它也会坚持两周的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还负重着沉重的货物,为人们尽忠尽责。在炎炎烈日之下,骆驼站在滚烫的沙地上,为长途跋涉的主人遮阳休息,遇上狂风和沙尘暴,骆驼们会卧倒呈一个圆圈,为主人遮挡风沙。如果主人不让它停歇,它会一直坚持到熬尽所有的体力和心血致死,最后还要奉献出自己的肉体,供主人解决饥饿,奉献出自己的热血,给主人解决饥渴。这是多么可敬的动物啊!在远古的丝绸之路上,留下了多少骆驼的皑皑白骨,这是让人尊敬的动物!这是可歌可泣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