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1200000043

第四十三回 未破赤眉重拜将 请兵伐暴拯时危

帝见宋弘谨执纲义,即加升为大司空。弘叩首谢恩而起。

忽一人趋殿,奏曰 :"邓司徒遣使来至,久待午门之外,未敢 擅入,乞吾王传旨 。"帝宣入至殿,问曰:"来使为何?"答 曰:"邓司徒自冯反后,与赤眉等战败,走入高陵,又无粮 食,士马饥亡,归附者日益离散。特遣小使报知陛下,乞早发兵相助,乘赤眉之乱而进击破之,莫待复聚难与相持,乞陛下圣鉴 !"帝闻奏,令使先回报说随后发兵来助。使者慌忙叩首, 谢恩而出。

帝召偏将军冯异至殿,谓曰 :"今赤眉侵入长安,势大难 敌,故邓司徒累被所败,不能一胜。朕托将军勒兵往助,愿为竭力攻击。若破除贼后,没世不忘 。"异曰:"臣蒙陛下厚恩, 虽无能可报,今既所托,虽死亦可也,奚敢望逸而惮哉 !"言 罢,遂出,点兵十万,俱披重甲坚盔,长枪硬弩。炮响一声,出城上马,旌旗蔽野,杀气腾空,步卒马兵千里不绝。帝亲乘 车驾,送至河南,乃敕之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受赤眉、延岑之害,万民涂炭,百姓祸殃,激窜他方,无所依诉。将军今奉辞讨诸阴谋反掠不 道,如小贼聚寨降者,令其首帅先至京师见朕,散其小民,各就农业,坏其宫壁,无使复聚征伐扰乱乡方。且今托将军所事,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除贼盗,安抚民庶。朕昔部下诸将,非不能健斗取胜,然好勇,敌不在安集。将军素有济世养民之才,故托所往,莫为劳苦所厌,而空负朕愿。

冯异顿首受命拜别,引兵西行。所过州县,群贼皆称将军,望风偃伏,降者数千人。

却说邓禹败至高陵,日夜忧切。一日,独于厅上闷坐,忽人报曰 :"使者回来,未敢擅入,乞将军传命。"禹闻报,急 令唤至,问曰 :"见帝若何?"使者答曰:"帝令小人先回, 随后发兵来助 。"邓禹大喜,令使退。忽人报圣旨到。邓禹急排香案,跪伏听宣。诏曰:人情得足若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惟将军业远高大,德著名垂,诚欲传于无穷也。今日累战贼兵,身经万苦,日披坚甲,夜枕寒戈,朕甚悯切。故兹特诏远安,慎毋与寇争攘。赤眉无谷,自当来服,朕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折苔之,非诸将忧也。无得复妄进兵,将军可急还朝,同评国政,则朕无忧于万一也。临楮拳拳,无复再示。

邓禹听宣拜毕,甚惭受任而功劳不遂,再点饥卒,复至长安,与贼累战不利,乃还军闷坐。

却说冯异军至华阴,与赤眉约期会战。异召军中壮士数百人,谓曰;"汝等变更衣服,与赤眉一样妆束,埋伏道旁。待兵交战,齐出接应,使赤眉混乱不知,方可破矣 。"壮士遵命 去讫。

忽人报曰 :"赤眉万人围击前部,将军急发兵助!"异曰:"无妨。"遂令少数百人马出救。贼见异兵寡弱,尽起同攻。

异见赤眉俱出,亲领大军撞入其阵,与樊崇交马。二人共战十合,崇败回走。冯异赶上,搅阵混杀,战至日中,贼气衰倦。

冯异举旗一展,道旁伏兵齐起,冲阵混搅,衣服相乱。赤眉不识别将,只道己兵,放心前战。来者尽遭所杀,众遂惊溃,各相逃去。冯异追击,赶至澈底,大杀一阵,斩首数千级,降其男女八万余人。樊崇等余将,东走宜阳而去。冯异收军,远入 长安城内,安抚百姓。令使赍表至洛阳,奏闻圣上。

却说汉帝,一日设朝会众文武,讲议国政之事。正论间,忽一臣趋殿奏曰 :"关西偏将军冯异令使进表,乞陛下传旨。 "帝令宣至殿下。使者呈上表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仰圣人之在御,大一统而天下治。际景命之维新,尽驱贼寇之烟尘。诞布幅员之声教,乾坤清肃,日月光明。钦维皇帝陛下,天赋圣神,德全勇智,握赤符而启 运,仗黄钺以兴师。进攻武关,黎庶有来苏之望。开基建业,英雄识真主之归。顾豺虎之噬人,正龙蛇之起陆。爰饬徒旅,肃将天威。长安薄伐,莽贼碎首于渐台。馆陶略征,铜马面降于塞野。道逃驱而河北安,诸伪平而荆越定。立纲陈纪,治具毕张。发政施仁,民心大悦。东南已乐于生途,西北尚困于寇攘。推其所由,厥有端绪。惟彼赤眉众贼,始自穷荒,乘更始之衅,终突好群而崛起。以刘盆而干天纪,以犬羊而乱华风。

崇编发而章甫是遗,紊族姓而彝伦攸。逮于既嗣,尤为不君。

群贼欺其昏弱,乱政擅权。百姓累遭深害,劫夺财物。朝廷之政不纲,英雄之志斯奋。兵连寰宇,祸结中原。是用吊伐,以拯颠连。延举安攘而靖乱略,事非获已谋乃佥同。顾惟一介之匪才忝膺,受总戎之重任。临轩授钺,俾救民于水火之中,分阃掘机,幸折冲于樽俎之外。旌旗靡而关西下,金鼓震而淮阴 平。渑池尽泄其兵,高陵竞崩厥角。风驱雷轰,电掣星驰。镇戍溃而土崩,禁卫严而瓦解。赤眉各窜于穷边,君臣相谋于遁逃。朝集内殿之妃嫔,夜走北门之车马。臣等勒兵已入其都城,奉宣德威,以安黔庶。尽收图籍而封府库,列郡之讴歌四集,百年之污染一新。驰驱虽效于微劳,方略实遵乎成算。所以聿 彰鸿烈,耆定武功。东沧海而西昆仑,南调题而北穷发,无有远近,莫不尊亲。玉帛会,车书同,兴太平之礼乐。人纪修,风俗变,正万世之纲常。臣冯异,顿首百拜,谨奉表上闻。

帝览表读罢,大喜,叹曰 :"此子诚有济世安民,轻兵一 举,即荡微尘 。"遂遣使赍玺书,拜异为征西大将军,及奖誉 其名。使者即上马,行至长安东门停下,令人入报。冯异正于堂上玩读兵书,忽小军报曰 :"圣上有旨。"冯异令军急排香 案,上马出迎,接入衙内,俯听宣读。诏曰: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朕初托邓将军讨贼,累与交战,未克取胜。今将军一举,即破天荒,岂不犹鸟之垂翅,而终解奋飞。人之未遂,而晚当成也。

朕蒙表达,喜跃不胜。惟念将军平除寇攘,士卒苦劳,故遣使赍封绶为征西将军之职任,以及劳抚诸军。寇害既平,宜急返,故兹诏示,想悉宣知。

冯异听宣拜毕,令使回朝。众将齐相庆贺,大排筵席,宴劳诸军。

却说汉帝闻知赤眉余众走入宜阳,会集文武,共议御驾亲征。以姚期为先锋,郅恽为副将,王霸、坚谭为左右护驾大将军,点起雄兵十万,战将百员。帝传旨军中 :"前途不许骚扰 民士,掳掠财物,如违者,即斩。"众军卒各遵听诺。 是日,上马出城。帝乘龙凤车驾大马,四围珠帘遮护,上以皂盖青罗,手执玉圭,足穿珠履,前呼后拥,左御右扶。凡 所经过州县,士民官吏远远欢迎。旄倪观者,伏满两旁,无不感悦。

行经数日,至近宜阳,令人报知。赤眉樊崇等闻言,惶惶震恐,不知所谓,急相议曰 :"刘秀兵强将勇,吾等弱寡衰微, 若再与拒,决难取胜。莫若拜降归顺,以免士卒之劳 。"众闻 崇言,答曰 :"将军言者是也。"乃遣刘恭先出乞降。恭即出 拜,至驾前跪伏,告曰 :"盆子将百万之众,自缚降顺,陛下 何以待之?"帝曰 :"既能早省,待之以不死耳。"恭遂叩头, 回报言帝宽宏之事,众皆大喜。崇等遂与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 三十余人,肉袒拜降。所得传国玺绶及更始七尺宝剑、玉璧等物,悉将献上。帝大喜,令诸将护驾入城,安抚百姓,赏劳众军。

帝见宜阳城西积聚兵甲,与熊耳山相齐。遂令本县厨子给食与十余万人,皆得饱饫。明旦,将兵器大陈,操演至次日。

帝驾车亲引诸将临洛水操练,令盆子君臣列于两旁观看。帝谓盆子曰 :"自知当死否?"盆子叩首进曰:"臣罪应死,犹幸 陛下相怜,姑赦之耳 。"帝笑曰:"朕与汝同宗室,岂无释之者乎?"又谓崇、宣诸将曰 :"汝等莫悔降乎?朕今遣汝归, 当勒兵鸣鼓,与朕相攻,决其胜负,不欲强相服也 。"徐宣等叩头告曰:"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归命圣德,则百姓 乐安,万民喜仰。今日得降圣主,犹去虎口归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乞陛下仁恩宽宥 。"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庸 中佼佼者也 。"又曰:"诸卿大为无道,所过皆夷灭老弱,溺社稷,污井社。然犹有三善:攻城破邑,周遍天下,本故妻妇无所改易,是一善也;立君能用宗室,是二善也;余贼立君,迫急皆争先降,自以为功,诸卿悉能完全以付于朕,是三善也。

"言讫,遂封盆子为赵王,令崇等诸将各与妻子居住洛阳,每 一人赐宅一区,共田二顷。众将叩首,各谢恩退。帝亦还朝。

于此尤见光武大度。即降赤眉,先折以威,后扬其善,所以十万余人皆诚服而无后患。有诗为证:御驾亲征出宜阳,赤贼闻风伏地降,更赐良田归宅院,仁君自是智汪洋。

却说刘永,更始时立为梁王,更始败后,据国起兵,以董宪、张步为大将军,专据东方,自称帝于雎阳。复令宪为海西王,步为齐王。故南事梁楚,而步得专集齐地,据郡一十二焉。

帝闻,急召虎贲大将军盖延至殿,谓曰 :"睢阳刘永反称为帝, 东据一十二郡。朕欲托将军往伐,救拔万民,将军若何?"延 听言,欣然答曰 :"臣即愿往。"帝遂与兵十万,亲送出城,嘱之曰 :"将军此行,则东方之土悉付卿身,赖为竭力匡护!

"延曰:"此乃臣之当分,不劳圣虑。"遂拜别上马,前往雎 阳进发。将至近到一平坦大坡,令军扎下营寨,来日对阵。 却说刘永,一日会集诸将于厅议事。忽人报曰 :"洛阳汉 帝差遣大将盖延,领军十万,来取雎阳,已在十里山坡下寨,请大王将何如治?"刘永闻言,大惊,慌手无措。小军又报:"汉军临城,请大王急发兵拒。"永遂披挂,同大将苏茂领军五万,出城迎敌。两军相对,盖延出马,刘永曰 :"汝据北方 西郡,吾守东方,何得率兵犯界而讨死乎?"盖延大怒,骂曰:"背主逆贼!更始以汝为王,心犹不足,今又反汉,自称为帝,窃掠州郡,不思贼贱微身,岂能当受天子之分!三合斩汝,以绝刘氏之患 。"言罢,挺戈奋马,直取刘永。二人交锋,约战 五合,刘水败走,盖延赶上,苏茂挺枪截住。两军混战,金鼓齐鸣。二将亦交数合,苏茂抵敌不住,回马急走。盖延率兵赶击,追至城下。永遂收军,走入城内,坚闭不出。盖延分兵围之。

守经百日,延兵尽收粮谷,城中乏食。永、茂夜开西门出走。盖延赶上截住,刘永勒马复战。未及三四合,被盖延奋砍一刀,连人带马削为两段。苏茂见势不利,保护永子刘纡,奔东而去。盖延收军,复至城下。永弟刘防举郭献降,接入汉兵, 扶盖延于衙端坐;防伏于前,顿首请罪,延遂赦之。

却说苏茂保护刘纡,走至蕲县,与周建等兵,立纡为梁王。

四年春月,盖延引兵复击,茂闻,即奔海西王董宪处去。 却说平敌将军庞萌,为人谦卑逊顺,帝甚信爱之,尝称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因使与盖延共击董宪。时有诏书下延而不及萌,萌以为延有谮己之心,使不诏救,自疑,遂反袭破延军,与董宪连和,自号东平王。帝闻之,大怒,乃自将讨萌。即遣使与诸州将士,书曰:"吾尝 以萌为社稷之臣,将军得毋笑其言乎?老贼宜速诛之。"诸将 接书,各厉兵马,会于雎阳,待帝临击。

是日,汉帝令前将军王梁,勒兵十万,御驾亲征。炮响一声,齐奔上马,拥护御驾出行。赤帜霞天,金戈耀日。既至,先入桃城安歇。

却说董宪闻帝自讨庞萌,乃与刘纡引兵去下邳,还兰陵,助萌共击汉帝,合兵三万,急进攻城。帝知,留下龙车辎重,自引轻骑三千,步卒数万,夜赴任城而去。

其地相隔桃城六十余里。次日,诸将奏曰 :"贼兵所来者,气势弱寡,陛下可宜速攻,莫待延聚众,益难与争持。今若一下则破,如反掌,何惧之哉 !"帝曰:"贼兵精壮,不可轻敌, 且休士养锐,以挫其锋。待众方集,则可动兵 。"城中百姓人 等见汉帝驾至,众心欢悦,益固坚守。时大司马吴汉、捕虏将军马武、汉中将军王常、讨虏将军王霸等俱在东郡,帝遣使召之。使者领旨,飞奔上马而去。

却说庞萌知帝夜走任城,悉起大兵进击。至城下,分兵围住。连攻二十余日,不能得下,众将军士悉皆疲困。是日,吴汉等兵至,且入桃城安下。次日,进军分作两路并入。帝闻,纵兵而出,前后合击,萌军大乱。马武撞入阵中,正合庞萌二人,交马斗无三合,庞萌败走,众军一齐混战,喊杀连天。董宪,苏茂等急走朐山县去,丢下刘纡一人,不知所归,被军士高扈斩首来降。

吴汉等率兵再赶,追至朐山城下,分兵围击。萌等坚闭不出。困经半月之余,城中粮尽,无计可奈。董宪曰:"食尽不 可虚守,兼且汉兵骁勇,难与对敌,莫若夜开西门,走奔东海,再作区处 。"众将皆诺。至夜二更,宪令军士饱食,上马潜步, 开门出未将半,有人报知吴汉,汉即分兵截击。庞萌正望山坡前走,忽听炮响一声,马武、王霸领军当头截住。萌往后走,吴汉、王常赶至。前攻后击,左冲右突,庞萌拼命杀出,被马武拦住。约战两合,提起青铜刀,望庞萌脑后一砍,削为两段。

董宪乘势冲出,吴汉赶上,大喝一声,杀于马下。苏茂高叫:"将军休战,小将愿随鞭镫。"吴汉遂令罢阵。苏茂跳下,跪伏马前,告曰 :"小将罪该万死!望将军姑恕。"吴汉大喜, 遂令合兵一处。于是吴汉平定江淮、山东等处,声震东都。是日,班师拥驾回京而去。

热门推荐
  • 刀剑魔域之最强法师传

    刀剑魔域之最强法师传

    这是一个刀剑魔法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四大种族分厅抗衡,互为敌对,他们分别是魔族、人族、兽族以及虫族。百年之前,异变横生,天龙寺一夜之间惨遭灭门,兽族与虫族突然联手,对人族发起了声势浩大地进攻,人族损失惨重,苦苦抵抗,形势危机!迪夏是一位天才魔法师,在进城赶考的途中偶遇S级通缉犯苏雪凝,双方从此命运纠缠...
  • 微灭世历劫

    微灭世历劫

    人妖共生,仙道盛行,真神不现,看似风掠水而无痕,实则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戾气丛生,不成仙便成魔的大背景下,修行懒散的小道士元澈靠着招摇撞骗的把戏在这个腥红的局势下生存着,却因偶然间得到的一块聚世灵珠的碎片而卷入了人妖两道的纷争,并结识了身份成谜的修仙者陆翎。共同探索着万年前与聚世灵珠一同消散的神迹,经历着人的阴险、妖的狡诈,在对战中磨练着自身的意志以及在对战中吸取教训提升着能力,最终在得知真神消失的原因后,两人成为了后人笔下的小小人物。
  • 魔神共主

    魔神共主

    混沌宇宙,浩瀚无垠,现世之中,亿万星界并存,各族之间纷争不断,人族妖族皆以神皇为尊。混沌之外,魔族在上古的神魔之战后再次入侵而来,混沌宇宙本源不在,浩劫再起,神皇皆惧。少年从天穹大陆走出,身负救世之名,在这人心悬覆,天道虚盈的大世之中,少年为了守护心爱之人走出了一条独属于他的最强之路。神有何畏?魔亦无惧!吾为最强,魔神皆颤,吾为最强,魔神共主。
  • 末日审判:救世主

    末日审判:救世主

    我们在哪,在一场浩劫中。谁会成为人类的希望,你吗?
  • 枷锁的束缚

    枷锁的束缚

    笑里藏刀 成绩优秀 打架贼狠的主角攻 路逸 x 性格冷淡 人狠话不多不服就是干的主角受 陟辰。能动手就不BB的陟辰和性格开朗脾气‘好’的路逸在市高中能掀起怎样的风浪呢?在阴冷的夜里,醉酒的陟辰“我不需要你,也不贪心拥有你!我配不上这样的你!”路逸温柔的把他拥入怀中,轻声安慰他“你那么温柔那么可爱,好运都会奔向你的。”“你们总是说这个社会充满善意,但为什么我总是遇到那些恶意?”“你属于光芒四射的世界,而我是被枷锁困住的人!退却这身皮囊我一无所有!”陟辰与路逸相对而立,前者眉毛轻邹“又帮他?”一年后路逸“阿骁,你愿意我男朋友吗?”
  • 壹界陵

    壹界陵

    “吾道不孤?孤道不同!纵天弃、世厌、人欺,孤自为孤,私以为常,无为大同!”一介布衣凡人从配角一步步踏上成为主角的道路,这一世是属于孤的一世。“孤愿为你对抗天下人,你却没有站在孤身后的勇气。”看人间百态,观世道常情。悟一生寒暑,书一世春秋。“天下苍生于孤何干?孤独爱这天地,不爱这众生!”长刀握,风雨飘,山河失色天地摇,三尺锋芒染云霄。“孤生等夕惕,一身一界陵。”夜卧弥沙听风雨,轻枕点星笑长歌;孤人一笑尽相释,圣心一绝不留尘。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魔临尘

    魔临尘

    在远古神魔战场中有一个神智不清的少年,他嘴里嘀咕着我临梓阳定能改命。且看他如何在这个神仙多如狗的世界来改变这缥缈的仙途。
  • 竹林之外

    竹林之外

    山间十里小竹林,一泉眼,一竹屋,一亩药田,一老一少。少年慢慢长大开始对竹林以外充满好奇,老者对他说外面的世界皆为世俗凡尘,没有竹林清雅早些断了出去的想法,外面的世界不适合你。对于少年而言竹林之外太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