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900000161

六十二、明代钱币

1、明朝钱币铸造与流通

重新统一中国的明王朝无论从政治领域,对外交往还是经济领域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其长达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里,社会经济有了显著发展,货币的铸造与流通也有其特点,明朝前期,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八年正式发行了“大明宝钞”,重新统一了纸币的发行流通。纸币是由政府强制发行流通的,而朝廷又没有限制其发行额度,虽曾严禁金银,但最后也同元朝一样无法阻止宝钞不断的贬值。此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交易中自发的形成了用银用铜钱的状况。到明朝中期,孝宗年间,纸币制度已名存实亡,形成了“积之市肆,过者不顾”的局面。中期以后,白银成为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货币,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铜钱为铺的货币流通制度构成了封建时代后期货币流通的新特点。

明清两朝把官制铜钱称为“制钱”,明朝铜钱的铸行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明太祖洪武至明穆宗隆庆时期经历十二位帝王,其中只有六位铸钱,且都数量有限。自明神宗万历年间开始才大量铸钱。直至明崇祯时期钱币铸行无度,钱制复杂,优劣不等,局面愈来愈恶劣。

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明朝时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朱元璋为避讳元朝的元字把所铸之钱钱文一律叫通宝而不叫元宝,而不只是为避讳他自己的名字,以后所铸之钱也都没有元宝钱文。洪武通宝钱制沿续元末朱元璋所铸“大中通宝”的形制,分为五等,规定小平钱,每文重一钱,折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五钱重五钱,当十钱重一两。同时继铸大中通宝钱。洪武八年,发行“大明宝钞”纸币,规定大明宝钞每贯合铜钱一千文或值银一两,宝钞四贯合黄金一两。并且实行铜钱与宝钞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银流通,只能向政府兑换。明朝为推行纸币的流通,当年就停止了中央及各地方钱局的铸钱。到第二年全部停铸铜钱。明朝洪武十年,又恢复宝源局与各省钱局铸小钱至洪武二十年后又停铸。洪武二十六年,改变钱制,重新铸五等钱,按洪武元年铸行规定,后又改铜钱每文重一钱两分。其它四等钱,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准京师宝源局铸钱,其它各省再次停铸。到八月,因宝钞流通受阻,为坚决实行纸币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铜钱。直到明宣宗宣德未年,历时长达四十一年。

明朝洪武年间,全国各省除少数省外,都没有铸钱炉,年铸钱约十九万贯,其中洪武五年时铸钱最多。洪武《铸钱则例》规定,铸钱应用生铜。但当时铜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废钱和旧铜铸造,因铜质复杂,纯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宝”成色不一的情况。

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铸行了“永乐通宝”,此钱铜色紫红,为真书直读,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钱币直径2.5厘米,制作上精致统一,钱文秀逸,笔画端庄。永乐通宝钱中也有折三大钱,但传世仅一枚,为孤品(现存上海博物馆),此钱史书上并无记载,而且当时正禁止用铜钱,应属试铸品并未发行。当时开铸钱局有两京(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六处,其版式的差别,微乎其微,勉强区分,“永”字的横笔有长短两种,“宝”字的两点有接离两种,钱穿有大小之别。我国曾在西沙群岛的一艘明代沉船上发现了永乐通宝钱万余枚。此外,日本的丰臣秀吉曾用金银铜仿制过一批,分为打制和铸造两种,铸造钱与明“永乐”钱很相似。

明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开铸“宣德通宝”,钱制沿永乐成规,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制作上稍逊于“永乐通宝”,书法一般,版别较少,相比同时期所出的“宣德炉”铜器相差很大。传世量少于永乐钱。宣德钱只是两京宝源局及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省宝泉局铸行了十万贯,数量不多。永乐、宣德两朝铸钱所开钱局相同,连两京在内也只有六处鼓铸,每年铸行也都不超过十万贯。

自宣德九年后,到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共六十八年未再铸钱。孝宗弘治年间宝钞信用动摇,百姓不肯使用,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情况。十贯宝纱换不到三文钱,明政府认为再不发行铜钱,就将无法挽回宝纱信用,且很多利益也被私铸商贩赚取,便下诏命两京及全国十三省重新开炉铸钱。铸行“弘治通宝”,此钱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此钱版本较多,各地所出,略有差异。传世有一“弘治通宝”大钱,为孤品。“弘治通宝”曾由原重一钱增加到一钱二分。弘治钱制作书法都较一般,且铸量也不多,没有达到要求的数额,因为改钱重铸新钱之时孝宗已死,明武宗继位,改元正德,此钱即停铸。

明世宗嘉靖六年开铸“嘉靖通宝”,为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此钱存世较多。在铸行方面,朝廷先下诏命令两京宝源局开铸此钱,并令工部按照永乐、宣德时铸钱标准在其它四省开铸,铸量比永乐、宣德时略有增加。“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千钱重七斤八两。到嘉靖四十三年时,改为每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千钱重八斤。此外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镟边、金背等钱,火漆就是二次溶炼。旋边就是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经四火熔炼之黄铜,俗称“四火黄铜”。嘉靖通宝钱大都为小平钱,仅在二十三年时,令工部宝源局仿洪武钱五等式铸小平、折二,当三,当十大钱,于钱背穿右侧铸:“ 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字十”,此套钱为记重钱,各只铸三万,且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因为并未流通,因此传世也少,传世品中有一背穿右直书“一钱”的记重钱,为孤品。世宗所出的钱比前代各钱要精美。

明穆宗隆庆四年,铸行“隆庆通宝”。此钱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隆庆通宝钱制每文重一钱三分,有金背、火漆。隆庆时期铸钱比嘉靖时减少,当年两京铸钱仅二万贯,只及嘉靖时两京铸额的一半。

明朝前期的这一阶段,因大力奉行宝钞政策,对铜钱控制严格,三番两次停铸,禁用,即使开禁也有限制,要不就收入内库,充作库存。所以造成两种结果,一是民间私铸猖獗,可民间又因铜材缺乏,就用古钱,但古钱也有限,于是就私铸古钱,以作流通,这是因为私铸本朝钱币刑罚很重;二是促使白银使用普遍化,明时把银铸成马鞍形,名日“元宝”,也有其它形状,称“银锭”。

铸钱量上升是在明神宗万历时期,这是明代铸钱的转折,也是明朝的转折。神宗万历四年,开铸“万历通宝”,此钱版本较多,万历小平钱为真书直读,大多背无文,少数背铸有文字或星月纹,但都较罕见。万历通宝钱有折二钱,也为真书直读,狭郭,双点通,钱径为2、8厘米;“万历通宝“大钱传世只有一枚,为孤品。万历通宝钱由两京及全国各省为铸行,两京铸金背、火漆,其它各地只许铸镟边。万历二十年援助朝鲜对抗日本侵略战争开始后,开支递增数十倍,但收入却减少近一半。明朝政府应对的办法就是铸钱,以补充财政收入。万历二十年以前,全国铸钱局只有六十座钱炉,到二十年时增加到一百座炉,三十年时,户部等机构新开二百五十座钱炉,应天府也添一百炉,一年便增加三百五十炉,本来户部只管纸钞,工部管铸钱。此时宝钞已停,户部改铸钱,此事一开,全国各地纷纷效仿,起炉铸钱,一时全国有多少钱炉就无法统计了。由于铸量明显增加,而铜材又缺乏,铜价上涨,许多临时官炉无利可图,开炉不久即关门大吉,工人们无以为生,便自行私铸,他们铸的有的不比官铸的差,有的则很粗劣,当时私钱名称很多,像歪脖、尖脚、胖头等等,流传很广,至崇祯时仍存,现存的也有。

明光宗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此钱为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2.4厘米的小钱。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天启五年,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其大钱铸期不过三年;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此外有一种用日本铅锡销熔入铜所铸的铜呈折色的“折沙钱”就是此时所铸。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背记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皆较少见。

天启七年,明熹宗去世,思宗即位,于崇祯元年开铸“崇祯通宝”,开始规定每铸钱一文,用铜两钱。力图恢复嘉靖,隆庆旧制,但并没有维持下去,因为明朝末期社会弊端严重,朝廷财政几近崩溃。各地钱局大肆滥铸,所铸之钱、文字、大小、轻重不一,相差很大,背文更为繁杂多样,比天启犹有过之。因此崇祯钱为我国古钱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详见崇祯钱币)

2、明末农民起义军钱币

明朝末年的两位主要起义军领导人都铸造过自己的钱币。

永昌通宝是明末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所建政权铸造的钱币。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自幼给地主家放羊,当过银川驿卒。后投身起义军,李自成带领广大起义群众,同明朝封建统治集团作残酷斗争,先后攻占了陕西、河南等广大地区,后兵分两路,攻打明王朝的心脏——北京。一路由李自成亲自率领,下平阳,破汾州,驱太原,奔大同,沿着阳和,宣府直抵居庸关;另一路人马出井径,占大名,取真定,夹攻京师。从“正月初八日西安府起兵,至破京城才七十日,所过七十余州县,无不开门迎降。偌大京城,一旦便破(《甲申纪事》赵士锦)。三月,李自成率大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于煤山自尽。

明朝末年,统治者横征暴敛,人民负担极重。大顺军在进攻北京时,就发出文告,揭露明朝腐朽的弊端,起义之初也提出过“均田免粮”“割富济贫“等口号,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初,民间就传说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阎王,阎王来时不纳粮”,足见人民对这支起义军的厚望。但是起义军进入北京以后,却逐渐失去了农民军本色,逐渐失去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他们的领导者没有完整的政治纲领和军事部署,只满足于“均田免粮“的口号,并且提出“追脏助饷”,到最后为了追索钱财,造成了军纪的败坏。竞相掠夺钱财,起义军战斗力大为削弱。这时北方的满清军队和明朝残余势力对起义军形成了夹击之势,起义军形势急转直下,而此时农民领袖们却在思想上骄傲轻敌,生活上享乐成风,导致了最后军心涣散,失去了战斗力。四月,明朝叛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与大顺军决战,李自成失败,退出北京。后辗转战斗至湖北九宫山时,不幸被杀(历史上的一种说法)。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李自成的“永昌通宝”正是农民起义的历史见证。所见“永昌通宝”铜钱分小平、折五两种,均为楷书,背无文。但版别较复杂,仅小平就达20多种,区别集中在“永”字的写法上。“永”字常由“二水”字样组成,称“二水永”。也有“永”字第一笔为一点,第二笔为“一”字等,“永昌通宝”钱应是李自成为平抑当时腾高的物价而铸的。

“大顺通宝”和“西王赏功”则是明末另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政权的铸钱,张献忠是陕西延安人,出身苦寒,幼年随父贩枣,遭人欺凌,后在米脂参加农民起义,与高迎样、李自成同为陕西府起义领袖王自用的部将,号称“八大王”。起义军转战山西、河南等地,声势浩大。以后起义军分成两支,李自成则追随高迎样走向西北,而张献忠则向东南发展,转战在江淮流域。后来在强大的明军进攻时,张献忠曾一度假意投降,迷惑明军,以待时机。他命令军队不服从明军调遣,加紧屯集粮草,打造武器,后于湖北谷城再举义旗,与明军战斗。以后张献忠转战湖北,攻下武昌,称大西王。后又南下攻占长沙,控制湖南全省,湖北南部等地区。随后攻入四川,在成都建占大西政权,取年号大顺。张献忠在成都立足不久,就与南进的清军展开恶战。大顺三年(公元1646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与清军战斗时中箭牺牲。

“大顺通宝”是张献忠在成都称帝时所铸,国号为大西,设置王府,六部官司员,并开铸钱局,取当地王府古玩器皿和城中寺院铜像铸成钱的。因此“大顺通宝”铜色呈金黄,光润精致。传说过去民间妇女把它打制成首饰头饰,灿若赤金。“大顺通宝”仅小平铜钱一种,楷书,分背无文和背文“工”、“户”、“川户”三种。“工”“户”字应为工部,户部分铸的。以背文“川户”者最罕见。

“西王赏功”钱应是张献忠占据武昌称大西王时所铸。该钱是颁赏给对敌作战有功将士的钱形奖章,属纪念性质,不是流通钱,“西王常功”面文楷书,顺读背无文,直径五厘米,字体端庄,笔画挺拔,制作较精致。有金、银、铜三种,存世极少,为极罕见品

3、南明时期的钱币

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兵攻下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后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军开始征战中原,明朝在南方的宗室藩王们前后相继建立了政权,继续用大明国号,同清军对抗,这几个短命政权,统称为南明政权,其中有四个政权铸过钱。

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史可法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位,第二年改元弘光,铸行“弘光通宝”。有小平,折二钱两种。但此钱仅铸行了一年,福王政权就被清军推翻了。同年六月。鲁王朱以海在绍兴铸“大明通宝”,皆为小平钱,此钱真书直读,分为背有文及背无文两类。顺治元年,鲁王失败,逃至厦门,投奔郑成功。大明通宝钱铸行有六年时间。顺治二年,南明礼部尚书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铸行“隆武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此钱为真书直读;小平钱分背有文及无文两类。此外还有“隆武通宝”铁钱,较为罕见。隆武二年,清军攻入闽,唐王政权灭亡。顺治四年,桂王朱由榔在广东即位,改元永历,次年铸行“永历通宝”,有小平,折二、及背文五厘、一分四等钱。

唐王政权灭亡后,明朝两广总督丁魁楚等人共推桂王朱由榔监国,后在桂林称帝,建元永历。在南明四个政权中,桂王政权是存在时间最久的一个,先后延续了十六年,桂王政权曾控制过云贵,两广,湘,川等广大地区,而且与李自成、张献忠的余部李定国、李锦等人结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清。但后来内受宵小权臣钳制,外受吴三桂追逼,进入缅甸,后被缅人献于清廷,为吴三桂杀害于云南昆明。

“永历通宝”铸行时间分为两阶段,永历二年至六年初,是永历政权在广东,云南,四川,等地区抗清时期,在清军连续进攻下,政权处于不停的变动中,铸造地点也常常发生变化。永历六年二月至十三年二月,永明王退入缅甸前,在云贵地区铸造时期,铸地较固定。先是永历五年二月,占有云贵地的孙可望接受永明王封号,联合抗清,也在云贵地区铸有“永历通宝”钱。永历通宝钱版本较多,有小平、折二、折五、当十,面文皆为直读,书体以真书为主,有行,篆,隶,分背有文和背无文两大类。其中有一种小平钱,背文分别铸有永历帝的敕文十二字:“御、敕、督、部、道、府、留、粤、辅、明、定、国”有称之为敕文钱,敕语钱的。意思之一是皇帝命令各级文武官员留守广东,辅佐大明,恢复江山。这种把旨意铸在钱背上的情况是少见的。其中背“府”、“道”、“明”、极罕见,要想收齐这十二字钱极为困难。此外,折二钱中有行、篆对钱,应是郑成功所铸,郑成功在台湾抗清时一直使用永历钱。永历通宝钱背“二厘”、“五厘”,“壹分”钱,背文所记皆为折银值的意思,系权银钱,折银使用。永历通宝钱铸行时间长,铸造地点多,铸行地域广,版别也多,较为复杂。这与永历政权是南明五朝中存在时间最长,领土最广,且政权所在地不断变换迁徒有关,其中云南、贵州、福建都是永历钱的重要铸行地点。

同类推荐
  • 水浒后传之罡煞归天

    水浒后传之罡煞归天

    全书单表的是北宋徽宗年间,英雄辈出,暗合天意。徽宗用之以战四方,西胜西夏,东赢高丽,北败金国,南定日本。丰功伟绩,后世难比!怎料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祸从国生。有分教:一声炮响强宋落,几道刀光大国兴。千载伟业人难比,万古流芳世尽平!
  • 江湖变

    江湖变

    以此纪念我玩过的最好玩的游戏《江湖风云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玩玩。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武侠世界,一个恐怖如斯的江湖!哈哈哈哈。主角纵横江湖,千秋大业,一统人界!杀人不过两三剑,而我能笑四五天!提剑上马吹玉笛,转眼人头便落地!千军万马视如一,我只一剑破营敌!
  • 乱明风云

    乱明风云

    内容简介:落魄男灵魂穿越到明朝末年,附身在一个同名争议人物身上,开始了在乱世中的闯荡之路。他不能,也不想改变历史,却身不由己地扇动着蝴蝶的翅膀。一个个传奇人物接踵登场,一段段爱恨情仇跃然纸上,一幕幕历史事件还原真相。崇祯痛苦的童年、李自成起义的缘由、袁崇焕忠奸的真相、毛文龙冤案的翻转、魏忠贤真实的人生......你曾经看到过的历史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你曾经认定的英雄也许只会让你失望。明末火器的发展、白莲教的兴衰、武林的兴盛、中外海战的还原、对抗倭寇的战斗、闯王失败的婚姻......在这里,重新演绎了明末的大小事件、重新定位了各个传奇人物。请跟随主角高杰,探秘明末;请支持主角高杰,笑傲乱世!既已成雄,当鼓动霸气,仗剑而起,何惧云涌风起!
  • 青衫客

    青衫客

    江湖风雨,风雨江湖,江湖人只有经过风雨时洗礼才能遨游江湖。京城鼓楼旁,万金钱庄的“聚珍楼”,“万金钱庄”是全京城中最大的一家钱庄,“聚珍楼”虽名楼,却并非楼,这也不奇怪,穷的连床都当掉了的屋子可以叫富贵山庄;黑的像墨水一样的河,可以叫清水河;肥的像猪一样的女人可以叫美女……江湖人闯荡江湖,经历了磨难生死,搏杀沥血,同时也招来了杀伐,仇怒,情牵的风雨洗礼,终于闯出了名头,一个自己的天地。
  • 悠然剑神

    悠然剑神

    江湖,何为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退隐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山林,不为名利,只图一世清宁,过属于自己清净的日子,哪也只是妄想。一个本不该属于江湖的荒林,在有人踏入的那一刻,就打破了原本属于它的寂静。从此,它便成了江湖。——————————-邪魔新书:《大宋公务员》http://520yd.com/book/520yd.com
热门推荐
  • 星星守梦者

    星星守梦者

    由于《星星守梦者》这本书在番茄小说签约,所以从今天开始,删除在17k的所有内容,如果大家喜欢我的作品,可以去番茄免费小说搜索《星星守梦者》或者赵屿乔(我的笔名),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狼性总裁:娇妻难承欢

    狼性总裁:娇妻难承欢

    为了那个女人的一个微笑,他亲手将怀胎三个月的她扔进海底。当冰冷的海水淹没她的身体时候,她才知道十几年的感情原来在他眼里不过就是一个笑话,而她只是他复仇的一个工具。她死里逃生,带着他的孩子归来却被他口口声声爱着的女人用匕首插进了小腹。当鲜血染红了她的衣衫,她的心早就随着蜿蜒流淌的血液一并消失了。如果爱你是场劫难,我情愿我们死生不复相见。
  • 团宠女主
  • 无限buff叠加系统

    无限buff叠加系统

    我不过是个拥有系统的普通人,面对这乱七八糟的修炼世界真的束手无措!
  • 社会潜规矩雨林

    社会潜规矩雨林

    我是一个大学生,前段时间的我受尽了委屈,被策划孤立,但是此时此刻,那些人还敢搞我吗?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宅仙传

    宅仙传

    飞剑变浮游炮,战甲变刚大木,飞梭变VF战机,阵法变塔防。灵石可以做成炸药,傀儡做成自爆绵羊。还有什么是他不能做到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张开双手,我们的主角一幅信我者永生的模样。在他的身边,是一脸黑线的师傅和损友。哦,还有满脸不屑,但是却好奇无比的小萝莉。“修真者和宅系生物有区别吗?没有区别吗?都是家里蹲啊。”一个穿越的宅男,一个修真世界的怪才,一个灰常彪悍的宅仙就此诞生。“我们的口号是,让二次元的世界重现修真界!”“爱,可以改变一切!”“身为宅男穿越者,最强的不是开外挂,而是那无穷的奇思妙想啊!”不走寻常路,宅男,就是如此拉风。彪悍的修行之路,无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