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从屏风后面迈着方步而出之人,正是装扮成富家公子的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身后跟随着换上布衣长衫的十三爷胤祥、两江总督李卫和朱老将军等人。
雍正随对老太监言道:“孤家此次简约仪卫,微服前下西南,意在经各州县至宁远府暗访、巡察一番,处理有关事务,以得天下安宁。明日着弘历告知众卿臣,朕离宫之后,由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佟科多辅助弘历留守监国,管理朝政事务。若遇特别紧急难断之事,即指令军机处利用亭驿急报,快马呈送朕御览批示可矣。”
和硕和惠公主知道自己的生父胤祥陪同皇阿玛雍正西南巡,特别是一见知心的少侠李润琨也要一道,昨日便缠着皇阿玛要同去。雍正本不同意,可经不住公主的软磨硬泡,又想让这位可怜可爱的小公主游玩一下南国山水、见见世面也好,便准允了。
雍正一行扮为富家客商及家眷仆从,出了乾清宫门,乘上道边准备好的四辆车輿,从广安门顺利出了皇宫。
跟随雍正南巡之人有十三爷胤祥、和硕和惠公主与一名贴身侍婢、两江总督李卫和朱老将军及夫人、双剑仙姝两姐妹与朱府老管家、武状元王元浩、四名武功高强的御前侍卫、游钓特别行动小组成员。
四名御前侍卫驾着四辆各由三匹马拉的马车一路向西南方向行来,通过六里桥,两个时辰后进入顺天府境内的一座小镇张阴店,此刻已近酉时,透过车厢上挂了轻纱的窗楹向外看,只见街市人迹稀稀,驾车的侍卫将车舆停在一家客栈院门前。
武壮元王元浩率先出了车厢跃下马车,他在乾清宫便已换上一身青布长衫,下穿绑了腿脖的青裤,腰上隐缠了一把软剑,乌青的长辫垂至背后腰部,浑身上下透露出英武之气。
元浩机警地朝四面八方扫视了一眼,确定安全之后,方对驾车的侍卫们挥一挥手。四名同样装扮,只是头戴宽檐竹笠的侍卫立即跃下马车,各行至车后,撩起青布门帘,示意坐于车厢中的众人带上包袱下车。
客栈院墙有九尺多高,乃青砖砌就。木檐碧瓦的宽绰院门之上房檐下,安有一块古铜色长方形木匾,上面镌刻着“仙客来客栈”四个墨绿色行楷大字,左下落款“破云樵题”。
“各位客官来得正好,本客栈还有几间上好客房。呵呵……”这时,从客栈院门內快步笑迎出一位布衣老者。
“老人家,我等正是要住店。” 元浩上前一步对老者言道。
“好嘞!”老者答应一声,转身对院内吼道:“周三王四,快来几人把车拉到后院,将马牵去马厩用上好的饲料呵~!”
院内闻声跑出几个小二,把四辆马车拉进后院。元浩、朱老将军和老夫人、双剑仙姝和四名侍卫围在雍正帝、十三爷及和硕和惠公主身旁。朱府老管家朱三伯和游钓特别行动组成员紧随其后,跟着老者步入客栈。
老者是久居江湖之人,察言观色之下,已知这群人马来头不小。
“诸位客官,此楼名为仙客居,乃是敝客栈最好的客房楼。”向右经过一道拱门,穿过花园,老者指着眼前的三层阁楼介绍到,又对楼下的一名小二吩咐道:“快引客官们上楼,按客官的意思安排客房!”
小儿应声将一行客人带上二楼,众人放下无关紧要的包袱,向小儿问了客栈酒楼去处,随后关上房门,下楼随着小二出了客栈院门。
顺着街道向右拐行数十步,见一座酒楼,招牌上写“仙客来大酒楼”。
“这些是客栈的客人,来用酒饭的。”小二对立于酒楼门前迎客的店小二介绍后,对众人拱手道声慢用,转身返回客栈
“三楼诸雅间还均空着,诸位客官请随我来。”店小二陪着笑脸引领众人迈步直上二楼临街雅间。
雅间内有两张大圆桌,雍正示意男女各坐一桌,不必拘礼。
身着布衣青服的李卫把辫子向后一撸,对小二道:“我们老爷太太喜欢安静,告诉你们老板,此层楼的雅间我们老爷包了。尽管将你店中的上等酒菜上来便了。快去快去……。”言毕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递给小二。
小二闻言,连声答应,双手接过银票下楼去了。不大工夫,便将上好酒菜在两张圆桌拼排成席。
“请诸位客官慢用。”开始下楼去的小二在李卫面前放下一碗热汤,笑言一句,然后随待在一旁侍候。
坐在下首的几名侍卫职责所在,不敢饮酒,叫小二添了饭,低头用餐。雍正边用酒,边对小二道:“此小镇不怎么热闹呵。”
小二躬身回道:“此镇虽小,但此道乃进京要道大路,白日里过往人多,车马来去频繁,逢后街庙会更是热闹非常。因此刻天色将暗,正是晚餐时光,故此道上行人渺渺。客官不妨一会到后街一游,因那儿每晚天黑之后有夜市,很是热闹。”天子颔首道:“呵呵好,朕……正好今日路过此地,一会儿用了酒菜便去逛逛。”
“好啦,这儿勿须侍候了,且下去吧,有事唤你便了。”李卫待小二给众人升满酒后,对他言道。
店小二应声出了雅间,关上门。听到小二的脚步下楼而去,李卫端起酒杯起身离桌,诙谐地低声笑着道;“虽然出门在外,却也不能太荒废了礼仪规矩。现在‘老爷’眼目下,且无外人,咱们这些随从也该恭敬‘老爷’一杯美酒了也。”在桌之人闻言纷纷称是,捧杯而起,面圣而立。
“呵呵呵......”雍正见状,亦执杯起身,笑着直呼李卫的字号说:“又玠已过而立之年,怎么还是如此调皮?此次南游一路上都随便些才好,不可走漏了风声也。呵呵,好!干了!”
众人称是而饮。雍正示意各归其坐,四名侍卫吃完饭告退,到门外过道守卫侯着。酒过三巡,雍正精神极佳,与十三爷、李润琨谈论起治国理论。雍正道:“朕此次西南巡视归来,还将继续改革流弊。前不久,处理了一些边疆的事务,与罗刹国签订了规范两国关系的《恰克图条约》,并重新设定了西南地方的一些州府行政。如今我大清国民口音南腔北调,极不统一,朕已拟旨,下半载开始各地推广京音官话,并令广东等沿海各地督抚在各自州县设立‘正音学院’。”
李润琨听了,心中感叹道:“原来我国普及普通话在二百八十多年前的清朝便开始了,眼前这位雍正帝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明君主啊!”
酒饱饭足,天色已暗,明月东升。离宫之后的雍正心情大好,率领众人离开酒楼,朝东南方一路闲游至十字路口,向左拐。果见前面街道灯火辉煌、人影幢幢,很是热闹。街道两旁林立的茶馆酒楼里人声鼎沸,街边摆地摊的摊贩不停地吆喝,衣帽扇帐,首饰丝帕,盆景花卉,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雕龙画凤的窗楹内飘出悦耳的乐声。
武状元与四名侍卫警惕地注意着四周动静。和硕和惠公主、双剑仙姝和游钓特别行动小组的姑娘们兴致昂扬地边走边聊。润琨、屠龙飞与舒允跟在雍正、十三爷与李卫及朱老将军身后,望着这清朝时期的小镇夜市,浮想联翩。
“哒哒哒......”随着身后一阵马蹄声,街道上的游人赶紧朝两边闪开。
一匹雪白骏马来到众人面前停下脚步,从马背上跃下一位身穿白色对襟装、背着一把三尺宝剑,英姿爽爽的女子。原来是悦来香客栈老板娘,江湖人称云中燕的吕燕。
“呵呵,终于寻着了也!”吕燕拱手笑道。她一下望见雍正,急忙敛住笑容,正要下拜。十三爷赶紧上前托住吕燕的手臂,低声言道:“微服巡视....不可!”然后示意众人继续前行,笑着问:“云中燕怎会寻我等至此小镇?有何急事?”
“呵呵非也!”吕燕右手控制着缰绳,边走边解释道:“今日午时,成都府汉源街(即现代的九襄镇)一位同门师姐托驿站朋友传来消息,八十高龄的尊师年初染病,至今未愈,且有日益加重病况之相,盼见燕儿一面。故策马前往,方才在仙客来酒楼楼下大堂用饭之时,闻二位店小二议论楼上雅间客人豪爽,我好奇之下盘问了其所见客人相貌等情况,断定是李少侠及十三爷一行,故前来相见矣。”
“呵呵,真是凑巧了也。”雍正过去也被李卫带到悦来香客栈歇过脚、品过茗,见过这位名传京城的武林高手云中燕。听她要去汉源街看望尊师,刚好与此次南巡是一条路线,便打算让其一块儿同行。于是停下脚步,转身言道:“女侠今晚可歇仙客来客栈,明儿一早与我等一同南下,也好有个照应。”
“是!”云中燕见天子邀己同行,高兴地拱手作答。
吕燕久行江湖,熟知小镇街道,就牵着马在前面引路,不一会就返回悦来香客栈。
“哎呦呦,什么风把云中燕吹到小店来嘞?”客栈门口灯笼下站着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拄着拐杖,一身生意人的模样,对着吕燕拱手相问。
“哈哈,莫老板久违了!”吕燕把手中缰绳交给迎来的小二,对那人抱拳笑道:“这些都是吕燕的朋友,到此地游玩,因天色已晚,今夜借贵客栈落脚,明早就走。”
“呵呵好!先时老管家告知,有贵客留住本店,到酒楼用酒饭去了,原来是吕老板的朋友,失敬失敬!”莫老板拱手相请,“眼下时辰尚早,请到敝栈后院赏花品茗如何?”
雍正接口答道:“我等刚用了酒饭,又逛了一圈夜市,都感到口干舌燥,那就打扰莫老板了也!”
“好说好说,都是云中燕的朋友,贵客临门,理当尽地主之谊。请随我来!呵呵......”莫老板笑着转身领着一行客人进了客栈,朝后院行去。
客栈大院内到处都点亮了灯笼,经过一道拱门,迎面一座凉亭,亭匾上有“仙客来去”四字。绕过亭子,月光下的池塘中屹立着几座玲珑峻峨的假山石。
通过池塘上的小木桥,来到隐于一片柳林花丛间的三层楼前。这楼造得虽不华丽,但十分精巧。游廊上各色花盆内都是松、竹、兰、梅等花木盆景。映着月色,异常幽秀,沁人肺腑。
莫老板将众人请进楼下宽敞的客堂,屋顶挂了十多盏竹扎灯笼,光亮堂皇,甚为精巧。四壁挂满字画墨宝,桌椅几案,布置得极为妥当。
众人依次落座,丫鬟送上茶来,青瓷茶碗中淡绿色的茶汤,清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