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500000693

第二十二章 廷议对决

鲍昱随权倌进入御书房,只见刘炟清秀的面庞伏在宽大的御案上,抬头向鲍昱颔了一下首,轻声道,“鲍卿稍待!”然后又蹙眉用朱笔在简册上批着什么。

朱红御案左侧,是兰台刚报送来的十几卷简册,那是各郡国的报急文书。鲍昱先躬身施礼,然后悄然在侧案后坐定。宫人来看了茶,鲍昱抬头向对面墙上望去,只见这是尚书台官员制作的赈灾图,河水(注:即黄河)南北,春荒遍地,他反射性地蹙了下眉头。

刘炟终于写完了,他搓搓手,又放在嘴上呵呵,这才忧心忡忡地小声道,“鲍卿,朕自即位起,秋时春旱相连,兖、豫、徐各州涂炭。先帝两征白山,西域在余手中得而复失。内外不宁,余惴惴难安。前日朕已至上林苑筑台祀雨,求上苍眷顾生民,然赤兔如火,仍无雨意,莫非朕有失德之处?朕又何以消复旱灾?”

鲍昱闻言,一时想不清刘炟真正意图,便思忖一下道,“陛下始践大位,虽有失得,但未有能致天现异怼之大过失。臣前为汝南太守,一郡牵涉楚案者数百,举国则冤屈者众。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远徙边地者,骨肉离分,死伤旅途、边地,多孤魂野鬼,不得安宁。臣以为,当令远徙者还其故园,蠲除禁锢,使死生获所,则和气可致。”

司徒所言,虽然与陈宠所议分明两码事,刘炟先是失望。但他迅即心里大喜。楚王案令天下震动,含冤者数以万计,从纠正楚王案入手,岂不是神来之笔?

于是他直视着鲍昱道,“楚事牵涉过甚,或致天怼,卿所言正合朕意。”说着,扭头对权倌道,“着尚书台即刻书诏,所有楚王案涉案之人,尽诸徙家,蠲除禁锢!”

“老奴遵旨!”权倌领命退下。

“唉,旱情如火,赤地炎炎,朝廷不得不倾全力赈灾,可另一事又烦余心头——”刘炟面露兴奋之色,又长叹一声道,“宜禾都尉府孤悬白山之南,班超汉使团远在葱岭之下。倘若匈奴人再围之,朝廷岂不是又要倾人力、国力万里相救,鲍卿,吾当如计奈何?”

鲍昱闻言一惊,他此时才明白自己差点被圣上绕了进去。原来刘炟召他真正用意,是要借纠正前朝“苛政”,来行从西域撤回班超与曹钱之实啊!

老奸巨滑的鲍昱顿时换了口吻,他挺直腰杆,又躬身用不软不硬的语气道,“陛下,‘断匈奴右臂’乃是先帝既定国策,已深入大汉吏民人心。臣以为,汉与北匈奴不能共存,倘欲改弦易辙,定撼动国本,应廷议决断!”

“这……”充满期待的刘炟碰了一个大大的软钉子,一时被噎得无言,软软地靠在坐榻上。鲍昱这态度分明是告诉他刘炟,别的都好商量,先帝临终时言犹在耳,既定国策不容更改。如果陛下硬来,朝议时吾等会行使自己三公的“拒绝平署”之权!

老倔驴,气死吾也!刘炟心里虽然十分不爽,但也只好无奈地点点头。

三日后是大朝会,百官小趋入朝,三遍鼓乐声奏完,朝会开始。百官逐一奏事,很快便在赈灾与是否撤回西域汉军两件大事上争论不休。等各山头辩论告一段落,刘炟便在帘内轻言出声,希望把火挑旺,“眼下天灾猖獗,民不聊生。民惟邦本,朕焦心如焚。众卿当谨慎勤勉,赈济灾民!”

谁都听得出来,圣上这是“拉偏架”,试图以自己的意见左右廷议进程,又希望朝臣来替自己背书!

太尉牟融怒而起身出班,他不言是否该撤的问题,而是进一步言道,“陛下,宜禾都尉府与汉使团孤悬西域东北、西南,易受攻击。老臣以为,当令征西将军耿秉率别部居楼兰城,居中调度,北西兼备,以备不虞!”

牟融掷地有声,朝堂上顿时为之一振!

在决定国家大政方针时,三公之言,往往一言九鼎。众臣一时无人敢接话,可偏就有不信邪的主,校书郎杨终起身出班奏道:

“陛下,间者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又远屯伊吾、楼兰、车师、戊己,民怀土思,怨结边域。愁困之民,足以感动天地,陛下宜留念省察。臣以为,班超、曹钱两部,如以肉赐狼,随时有危。倘再有变,莫非兴师万里救援邪?与其劳师万里救数百士卒,不如赈灾救万民更为急迫!”

此言一出,如六月惊雪,令朝中百官万分震骇!

杨终这是豁出去了,先把西域汉军比做赐狼之肉,又间接说朝廷救戊已校尉是劳师无功,最后干脆否定了先帝定下的“断匈奴右臂”国策,建议朝廷放弃西域!

窦固震惊地扭头,看一眼这个迂腐儒生。先帝尸骨未寒,这厮就口吐狂言,欲废先帝所定国策。如此迂儒误国,倘若是先帝在日,或是前汉孝武帝时代,定然是死罪!

可自光武、孝明两帝时代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已成汉廷风气,言路畅通,使得政通人和,朝野同心,可谓气象万千。杨终虽然口若悬河,信口雌黄,但窦固与众大臣还就只能听着,你总不能不让人把话说完!

果然,终于等杨终说完,赵熹、鲍昱都轻声哼了一声,不耻与辩。而太尉牟融则再一次出班朗声道,“古人云,‘孝子无改父之道。’陛下,征伐匈奴,屯戌西域,断匈奴右臂,稳固大汉河西各郡,乃先帝所建,臣以为不宜回异!”

牟融声色俱厉,杨终虽然不服,但也未敢和牟融再抗辩。

散朝后,窦固擦擦汗走出德阳殿。上车前,忽见牟融的车子并未走,高居太尉之位的牟大人竟然走到窦固的车子前,抱拳道,“大鸿胪,今日朝堂之上汝全看到了,吾担心今上为小人盅惑,西域将不守啊!”

窦固也抱拳道,“谢大人信任,今日固亦焦心如焚,奈何吾已不领军。如请军再征,或有恋栈之嫌。余当奈何,还请大人明示!”

牟融躬身道,“此事关系社稷苍生,绝非儿戏。当年光武皇帝拒派都护,致使十八国归匈奴,河西再无宁日。班超、曹钱一旦撤回,则前功尽弃。再欲重来,不知何年矣。老臣今日将上书,惟恐力弱。老臣以为,先帝托大人以护国重任,一言九鼎。当此紧要关头,当上书直申,以国事为要啊!”

窦固也躬身道,“固正有此意,今日定然上书皇上,直抒胸臆!”两人分手后,窦固返回鸿胪寺,便秉笔直书,写好奏章连夜呈进内宫。

散朝后,才是饷午之时,刘炟没有让尚书们跟随,自己一个人在太监们的前呼后拥下,忿忿地返回章德殿。转了一圈,这恼人的春天,令他意兴阑珊,又慢慢转回宣明殿。

今天朝堂之上,重臣无人理解他,他此刻心里十分痛苦。但他性情忠厚,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尽管心里不悦但还是带着一脸笑意听着诸臣斗法。

现在到了无人之时,他心事重重,心里的恼怒令他喘息都变粗了。

他很想找萱贵人说说心里话,但宋贵人姊妹俩都不在章德殿。宣明殿内也冷清了许多,小朝堂厅内只有几个小太监在忙碌着。进入御书房,房内除了两个小太监静静地抄手立在门后,就只有宫女菱韵一人倚在镏金雕花圆柱旁在偷懒打盹。

这要是寻常,刘炟一定会逗逗这个小丫头。此时他神情低落地进入御书房,闷声坐在御案后进入发呆状态想着心思。小太监、宫女们见皇上脸现不悦之色,都小心翼翼地不敢弄出声响,只有寸步不离的老太监权倌佝偻着腰,低首躬立在案侧侍候。

见皇帝神情木然,正在想着心思,权倌便悄然走过去推推菱韵。

刘炟正在回想着朝堂上发生的事儿,忽然,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只见菱韵已经捧着玉琥耳杯呈到御案上,并乖巧地柔声道,“皇上请品楚地香茗!”

刘炟看一眼这个可爱的小丫头,只见她看了他一眼便低垂星眸,眼底水光分明闪烁着忧虑和关爱,便不忍拂了她的好意,从紫色檀木托盘内端起杯呷了一口。姜椒盐放得很适中,茶味可口,可品完茶他又神色黯然地问,“萱贵人呐?”

菱韵垂首道,“回禀皇上,今日太后至濯龙园弄桑,传两位贵人相陪呢!”刘炟点点头,心里烦燥、失落,便从御案后起身,带着权倌和菱韵,顺着华丽辉煌、蜿蜒曲折的空中廊道,向永安殿走去。

北宫各殿,气势磅礴。与南宫一样,各殿间均有富丽堂皇的空中廊道相连。从宣明殿经寿安殿,再到永安殿,从空中俯瞰,如同走在一贴白描的缣画之中,如诗如醉。

春日的汉宫,绿荫蓊盛,姹紫嫣红。地面上雕栏玉砌,溪水潺潺,空气中花香阵阵,泌人心脾。天渊池、御龙池,与宫城西边步广里的芳林池交相映辉,波光潋滟。溪边茂林翠竹,百花盛开,阳光透过绿荫洒在水面,泛起盎然春意、光影如梭。

从空中俯瞰,各殿院中、苑圃内宫人们长袖飘舞,都在忙碌着。到了永安殿,只见院中满苑都摆放着开得正盛的迎春、芍药,花香幽幽,争奇斗艳,与假山、青桐、殿堂、楼榭、池水,构成了一幅绝美醉人的春意图。

可刘炟神态落寞,象斗败的公鸡,根本没有心情欣赏这万千美景。

太后很快便要从这里搬到宫城外高安馆北的永安离宫,这让他有丝丝不舍。此刻的北宫永安殿内,宋萱、宋蕊姊妹二人刚陪着马太后从濯龙园蚕室弄蚕归来,三人一身素白麻衣,情致很高,笑声不断。见刘炟一个人闷闷不乐地走来,太后便让其坐于自己身边,说了一顿闲话。

“母后,吾有事禀报……”刘炟欲言又止。

长乐少府夕照亲自给刘炟上了香茗,刘炟颔首向庶母谢恩。“又怎么了,拉着个脸?”夕照微微一笑,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

太后已经换好大练出来,看了儿子一眼,见他神色间颇有些踌躇,便蹙了一下眉头,还是努力平心静气地问道,“是为西域事罢?”

同类推荐
  • 思考与人生

    思考与人生

    故事是一个很有哲理性思想道理,善良有一种做人内在美,这种美不是争执,孔家中几个孩儿中最小最为宠爱的是孔融,孔融天性善良和谐,没有邪念,思想品德高尚,从小就立志成才之本。受益为孔子儒家学思想感染,也就是有对做人的道德和仁德之分,做人要讲道理,除恶从善,为人民做善事的基业。“人之初,性本善。” 都是有很深刻的说法,善良创造人类文明的建设,它塑造了人类起初是很古朴的文化,也是自然的朴实,善良,纯洁,对人要友善,对人与人之间,从善弃恶,孔子与老子的思想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所做的人道理是一样的,做人是以“礼德 ”来学做人,以“孝道”为“仁德志,” 孝敬父母,对朋友要讲信誉和友好往来,待人宽厚,除恶善待对英勇为国献躯立志才能成为有理想,理想是一个人从事在才华出众得到“威望”的人,有所作为的“贤人,”威望是积累的储积,积累毕生的付出努力创造终身智慧潜能才华
  • 晋歌

    晋歌

    那是一个至情至性,且歌且行的年代;动乱,隐忍,迷茫,狂放……在毒品与性爱里,思辨玄学变得日益昌盛。那是一个亦真亦幻,或悲或喜的故事;契约,誓言,幽冥,九重……在高风亮节中,求仙问道成为毕生夙愿。而他们,似乎与这些无关。因为,那是一段山水间遗忘的清音,是一段千古间亘留的恩怨……一个不经意间的偶遇,便可以打开一卷或芳香或苦涩的残卷,成为开启一段荒诞不羁闸门的钥匙……她是人?没错,再平凡不过的人。辗转于乱世,存活于一个人的怜悯。他是妖?也许不仅仅是妖。带着不变的印记,阴差阳错的徜徉于红尘世间。一个最不应当发生的契约,以晋书做裱。且看谁比谁,更执着。谁比谁,更薄情。种种,种种,还请笑纳这满纸荒言。
  • 大宋燕王

    大宋燕王

    绍兴十一年,南宋君臣赐死岳飞,收缴张俊、韩世忠等武将兵权,宋金议和,断送了大宋收复北方领土的最后机会,在不远的将来只能在苟延残喘中,一步步走向灭亡。而此时,不知道自己身负特殊使命,被安排来到宋代的杨丛义,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却被冤进死狱,面对未知危险,看他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从囚犯到入仕为官,与赵构、秦桧等南宋君臣斗智斗勇,得陆游、辛弃疾等辅助,最终统御天下军马,挥剑北伐,逆改南宋天下!一统东方沃土,功成名就!
  • 烽烟尽处

    烽烟尽处

    责任编辑:血酬所有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无论是非对错,都已经成为历史,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所有生活在过去的人,无论贤愚不肖,都已经成为逝者,不必涂抹,也无法涂抹。历史只是过去留下来的记录,无论后人喜欢与否,都将存在。正如白垩纪的化石,经历数十万年光阴变换,依旧鲜活如生。谨以本书献给那些曾经为了中华民族不被奴役而战斗过的人,无分信仰。酒徒QQ粉丝群31174986,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 大宋鸣镝风云录

    大宋鸣镝风云录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当年岳武穆的一首满江红,曾唱得多少我大宋华夏热血男儿的热泪盈眶。靖康耻啊,这是我华夏大汉民族心中一种永远的痛。如果历史在这里发生一个转折,来拐一个弯,那大宋会走向何方?那我煌煌中华,将会走向何方?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驸马爷

    史上最强驸马爷

    “师父不好了,小师弟被斩仙飞刀击落凡尘了!”“莫慌,这都是他的劫数。”陆压道人掐指一算,淡淡的说道。与此同时,一道流星划过天空,陆羽落入了大夏国境内,正好被公主捡到,被迫无奈做了驸马爷。
  • 时光背面的十四年

    时光背面的十四年

    每个人的青春都曾轻狂过,少年们热烈张扬的感情干净且纯粹……
  • 银枪洗冤录
  • 超能异术团

    超能异术团

    随着异术的兴起,人类能够徒手碎石、穿梭物体于自然、刀枪不入。世人本以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此到来,可紧随其后的却是秩序的崩坏。在这混乱的时代,几位心向正义的异术师走到了一起,为了新秩序的成立,他们组成了一个团队……(百万写作经验,质量保证。)
  • 穿越惊险游戏

    穿越惊险游戏

    叶衡身为军阀乱战中的女杀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意外掉落了一场恐怖游戏中,而这场游戏又是谁在背后操控?
  • 重回八零娇妻要上天

    重回八零娇妻要上天

    意外重生回到八零年代,看秦轻羿和娃娃亲团长大人百里云羿如何擦出爱情的火花,带着他走上人生巅峰,修炼,炼丹,还有空间,看她如何在八零年代风生水起。
  • 末世的杀戮

    末世的杀戮

    主角乘坐公交车上班途中,被路面上突然出现一道空间裂痕连车带人的吸入其中,在未知的空间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后,意外获得一颗神秘的魂珠。当他从未知空间返回之后,原本熟悉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熟悉的世界被异界的怪物所占领,人类成为它们口中的美食……新一轮的征战中,他能否带着他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活下去呢?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界碑之凡人传

    界碑之凡人传

    穿到异界大陆,在有着妖魔鬼神地方,而修仙无资质的叶宸宇,只能靠着现代的知识,在异界大陆中夹缝求生。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