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凝视着冲杀中的李志,心中由然生出一股敬佩。这场战斗,李志才是获胜者。毕竟自己的兵力是其四倍,而且突然袭击之下,赵军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讨到好处。
于建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可以一战的对手了,他目光之中露出热切的表情。他正准备亲自下去督战的时候,一个亲兵突然跑了过来:“报——将军,西边五里外有敌人援军正急速赶来。”
于建又是一惊,他说:“可探知有多少人马?”士兵回答:“约五千人,打着‘苏’字大旗。”于建呆立片刻,立即果断地下令:“传令,火速撤退。”
刚刚和楚军接战的于建副将玉权突然听到山上的鸣金之声,百般无奈地下令赵军急速撤退。西边的赵军只好再次越过火场,交战还没死伤一人呢,光是来回越过这火场,就使得赵军伤亡过百,让玉权郁闷无比。
李志正准备死战,他原以为今天能够冲出去一小部分士兵就不错了,哪知对方突然退去了。再看谷外的楚军,也潮水般退去。李志不由又惊又喜。虽然暂时弄不清楚情况,但他立即下令楚军迅速出谷,在谷外列阵。李志不敢追击,只有四下派出探子。赵军果然一路退走,李志不由长出一口气。这时,一支人马又在山谷西边入口出现。楚军将士定睛看去,显然是自家兵马,不由爆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将军,为何下令退兵?即便敌人有援军赶到,我军也未必便输!”于建的副将玉权极不服气地同他争辩道。于建耐心地对他解释:“谷中的楚军仍有四千余人,其战斗力你也看到了,你认为你需要多少时间能把他们全部吃掉?随后而来的楚军战力未知,但你要注意,关西军可是所有人都配着矛,我军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准备,近战的时候会吃大亏。”
另一个副将常任心有余悸地说:“那名楚将可真是凶狠,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厉害的楚将。”于建点点头,沉声说道:“看来我等过于轻视关西军了。此战说到底其实是我们输了。我们在突然袭击之下,丝毫没有占到优势,甚至死伤人数还要超过对方,足以说明对手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被困楚军显然不可能送出消息,可增援的楚军又来得如此之快,说明咱们的对手不可小觑呀。”
两位副将不约而同沉重地点头,于建觉得众将的气氛有些沉闷,他突然轻笑一声:“大家不要泄气。此战我军虽说失利,但还是很有收获的。我们对于对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那么他们就不再有神秘可言。关西军的优势显然是取消了刀兵和枪兵的区分,所有的士兵既是刀兵又是枪兵。不,准确的说他们既是刀兵,又是矛兵。这次咱们正是因为没有了解这一点,所以才吃了大亏。以投掷的矛攻击敌人,的确威力巨大。可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数量有限和攻击距离过近。以士兵的臂力来看,投掷矛的最佳距离是百步以内。也就是说他们对阵的时候只有一次机会。我军只要对盾牌进行加固,就完全可以减少其造成的伤害。”
两位副将听于建这么一说,不由点头称是。常任对于今天的失利更加郁闷,他竟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楚将逼得连连后退,实在是大失面子。所以他急切地说:“咱们是不是再寻找机会再对楚军下手?”
于建说道:“不可。楚军经此一战,必然处处小心,再想偷袭势必难以成功。”两个人一听都有些沮丧。
于建笑着说:“偷袭不成咱们可以明着来嘛。既然摸清了关西军的底,那咱们索性跟他们正大光明地打一仗,看看这支楚军到底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玉权露出热切的目光说道:“射县东北部的林镇一带乃是平原地区,正适合大军作战。”于建笑道:“既然如此,还不快去传令,收拢大军。”
接到苏文的报告已经临近中午,我心急如焚,不知道李志的情况怎么样。我一面下令,通知各军原地驻扎,不可轻进,同时召各营主将来议事;一面焦急地等待着李志的消息。午时刚过,各将纷纷抵达。
未时一刻,亲兵报告说李志和苏文已经到了。听说李志来了,我这才长出一口气。这小子既然还活着,说明败得还不太惨。我带着众将迎了过去,只见李志和苏文刚进大营,苏文还好点,盔甲鲜明、战袍整齐。李志却象个叫花子似的,头盔也没了,盔甲上满是划痕,战袍更是破破烂烂,满是污血。看到李志活蹦乱跳的样子,我总算完全放下心来。
这小子脸上、头上也都是血迹,分明是故意不洗,带着来给人炫耀的。我故意板着脸呵斥道:“李志,亏你还是个大将,瞧瞧你的样子,成何体统。”
李志故作委屈地说:“范大你也太过分了,末将刚打完仗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被你派人给叫来了,哪有时间梳洗打扮。”我装做恍然大悟地说:“哦,原来是这样啊。”然后扭身就向帐内走去,丢下一句:“扁他!”一边早就瞧不过眼的一干鸟人顿时扑了上,只听李志爆出一阵惨叫。
听完李志和苏文的汇报,诸人纷纷大叫侥幸。显然我们一路都在敌人的算计之中,前面的路并不好走。莫凡分析说:“赵军显然是想利用地形,对我军一一击破,从而达到消耗我军有生力量的目的。”
李志撇着嘴说:“还指不定谁消耗谁呢。”我瞪他一眼:“若不是苏文及时救援,你都要被人家给灭了,还说大话呢。”经过反复商议,众将一致认为,只能是放慢前进速度,步步为营、处处小心,提高警惕。同时,把各路的两营合二为一,不给赵军以更多的机会。
让人郁闷的是,我们提心吊胆地连续走了四天,愣是连赵军的影子都没见着。按照原计划,我们向拒南县进军。第四天下午,我们好不容易才走出了山区,三路大军在平地上一字排开,绵延数里,向着射县东北的林镇齐头并进。
刚刚进入林镇境内,探马急急来报:“前方十里发现赵军。”我一惊忙问:“可看清楚敌方数量、兵种分布、大军主将以及前进方向。”探子回答:“敌军约有四万人,其中有五千左右的骑兵,其余全是步兵。主将大旗写着‘于’字,正朝我军杀来。”
我望向莫凡,他略显沉重地说:“赵军主将极有可能是于建。”我惊讶地说:“赵国四大名将之一的于建?”莫凡点点头,接着说:“看来前次我军受伏,极有可能就是于建所为。此次他集结大军,显然是要与我军正面一战。”
我豪气万丈地说:“如此更好,我关西军岂会怕了他。”莫凡郑重地说:“大人不可轻敌。于建不仅善守,更加善攻。据说他最善于从对手阵中找到破绽,然后一举击破。而且赵军比我军人数要多,还有骑兵,此战不可大意。”
我点点头,然后高喊道:“传令各军,进入战斗状态。”然后迅速对阵型进行了调整。由于对方有骑兵,所以我摆出一个‘T’字阵型,便于防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