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县号称‘千山之县’,境内山峰林立,大大小小的山头有上千座,倒也名副其实。只是这些山头往往都是海拔在500米以下的,大部分不过是海拔300米左右的小山峰而已。接到英翎的传讯,其大军已经开拔,我也随之下令关西军进入射县。
由于山路崎岖,不利于大军行进,同时骑兵营在山区中作战不便,我就把他们留在了襄路,和华累一起看管粮草。其余的人马被我以营为单位分成了六路:李胜、李志、赵全各带一营为前锋,分别沿着一道山谷向进挺进。其后分别是李陵、孙秀和苏文。我跟着孙秀一起,跟在李志营后面距离二十里。按照我和英翎的约定,关西军的行进方向是先向射县正东方,然后折向北,最后两军在拒南会师。
进入射县之后,只见出现在眼前的山越来越多,路也越来越难走了。起初一天可以走六十里,到了第三天,只能走上四十里。一路上有不少的村落,百姓们看到楚军的旗帜都很惊慌,村中的年轻人都逃到了山里,只留下一些来不及逃掉的老人还有一些孩子,惊恐地看着我们。
‘不得滥杀无辜’是关西军铁一般的军律,任何人胆敢触犯这一条,我绝对不会轻饶。诸将都知道我的性格,虽然平常嘻嘻哈哈、笑笑闹闹无所谓,但是我在军纪方面要求极严,而且毫不容情。所以他们也都很自觉得严格约束军队。当大军路过一个个村落时,关西军不但张榜安民,大军也只是在村旁休息、取水,生火、做饭,绝对不会去扰民。当然,少不了要向村民们打探一些情况,但态度都很好。
在这方面苏文和孙秀做得比较好,当然这和他们的出身也有些关系。两人都是普通百姓家庭出身,所以他们对于战火中的百姓有着深深的同情,只要有机会总是会尽力帮助他们。在进入射县的第四天,傍晚的时候,苏文率着一营人马赶到了一个村落。显然李志的人马过去没多久,村中的百姓对于又赶到的这支军队也少了几分惊怕。苏文大军抵达时,村中已经有几家冒起了炊烟。已经连续行军四十余里,将士们已经很疲惫,苏文就下令大军村外驻营,今天晚上就宿在这里,明天一早继续起程。
巡视完了营寨,苏文还比较满意。自进入射县后,他一直很小心。这里遍地是山,只要是个山谷就可以藏下数千人马,而他们对于地形也不甚明了,所以万事以小心为上。五千人马很快就立起了片片营帐,众兵将井然有序地在立帐、设障碍,同时也开始生火做饭。
苏文点点头,看来前一阵子的训练还是有效果的,作风已经有了正规军的雏形了。他有信心,手下这支人马经过战火的洗礼,必定会成为一支劲旅。左右无事,苏文打算到村里去了解一下情况。可是一进村子,各家屋门紧闭,百姓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只是有些胆子大的躲在窗户下面,偷偷地向外看。
见此情形,苏文只好无奈地吩咐士兵们贴上安民告示,就回到了大营。一夜无事,第二天寅时末,大军吹号起营。一部分士兵们准备早餐,还有一部分士兵则进了村子。他们挨家挨户地给村民们把水缸里打满了水,并且劈了一堆的木柴,还整齐地码好。
众村民一夜都没敢睡踏实,现在外面稍有点动静,他们就立刻偷偷地透过门缝、窗缝向外看。这支楚军的表现如此奇怪,是村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楚军贴的安民告示,有胆子大点的村民悄悄地揭回家里,也看过了。此时村民们已经少了些惊恐,多了些好奇。
卯时一刻,苏文的大军起程,准备继续前进。路过村子的时候,一个亲兵来报:“村中有名老者求见。”苏文觉着奇怪,村民们一直都躲着他,现在怎么会有人胆子突然大了起来?
“快快有请。”苏文对于老人有一种发生内心的尊重。他不敢怠慢,忙亲自向前走了几步。亲兵带着一个老者走了过来,苏文打量眼前这位老人,约有六十四五的年纪,满头白发。老人看上去身体很好,精神也不错。“敢问老人家有何见教?”苏文很客气地对老人施了一礼,礼貌地问道。
老人显然有些受宠若惊,眼见一位将军对他如此客气,他不由得有些惊惶,连忙摆手说:“不敢不敢,老汉有些事情想对将军说,但又怕说得不对误了将军的事。”
“老人家尽管说来,在下自有分辨。”苏文微笑着对老者说。
老人定了定神,这才开口说道:“老汉的儿子两天前在山中砍柴的时候,看到大队的军队从东面山谷中通过,瞧那旗号正是我赵国的人马。老汉看将军的军队缓慢纪律严明,也爱民百姓,所以想把这个情况告诉将军,免得将军不小心撞上了,吃了亏。”
苏文闻言心中大惊,他脸色不变,语气却已经变得很急切地问老人:“可知道约有多少人马?”老人说:“据我那儿子说,那支队伍整整过了大半天,怕怎么着也有两万人。”
苏文忙说:“多谢老人家提醒。”然后吩咐士兵把老人送回家中。他心中着急万分,如果老人所说情况属实,那么真应了进射县之前,我所通报的情况,射县境内还隐藏着一支约四万人左右的赵军。至少两万人的赵军,如果设伏的话,前面的李志一营不及防备之下,很可能要吃大亏。
苏文告诉自己要冷静,他快速地分析着情况。赵军的目标是李志的一营人马无疑,那么李志在毫无防备之下,也极可能已经落入赵军的包围。不过苏文对李志也很有信心,他料定李志虽然不知道有赵军伏兵的存在,但行军、扎营的时候也必定会极为小心。赵军要想一口吞下他那一营人马,只怕也不容易。
苏文把自己设想成赵军的将领,如果换作自己该如何设伏,又该何时进攻。苏文眼睛一亮,最佳的进攻时机应当是黎明前后,也就是说如果他现在迅速增援,完全能来得及。
“传我将令:大军进入战斗状态,立即急行军。派人禀告范帅,李志军遇伏。”
休息了一夜的苏文大军精力充沛,一听说前方有仗可打,一个个急不可待,撒开了脚丫子跑得飞快。
李志果然中伏。李志一营在苏文的前面,两军始终保持着二十里左右的距离,急行军的话也就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可以会师。李志一路上也是很小心,但由于对周围情况不熟悉,他过了苏文一营休息的村落后,大军继续前进,到了傍晚却再也没遇到个村子。无奈之下李志只好吩咐在一个山谷中扎营。
这个山谷腹地还比较大,又有几条小溪穿过,比较适合大军露营。为了安全起见,李志还派了探子到附近山头上进行侦察,并没有发现异常。即使这样,他还不放心,命令众将做好警戒,并把警戒哨派到到了山谷周围的山头上。一直到半夜,也没有发现一丝异常,李志慢慢放下心来。他一路翻山越岭,也觉得很疲惫,第二天还得赶路,所以就睡下了。
刚交寅时,负责在山谷四周警戒的数名楚军士兵,不约而同地突然听到山下不远处的林子有飞鸟惊起的声音。此时夜色正浓,也正是人最困的时候。他们强打精神,向有响动处凝视了片刻,也没发现什么情况,估摸着是夜猫子闹起的动静,也就放下心来。
一股困意涌上来,警戒的士兵们再次开始打盹。刚刚靠着一棵树坐下,闭上眼睛,正要进入梦乡的时候,一把刚刀突然自喉间划过,负责警戒的楚军士兵连声音都来不及发出,就扑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