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800000025

第二十五回 王太子穷途得济 程小姐险道逢安

再说程爷闻杜景言太子被夫人私放脱,将儿子增死自尽,身头一摇,曰:"将军说那里话?汝立心要领拘太子回营,定然先将太子谋害了,暗带首级回朝,实欲吞夺本官功劳耳。岂有此事?休得欺瞒,且交出太子同解,不然本官断不干休。"杜将军曰:"现有夫人尸首、儿子尸骸在此,大人难道不准信不成?末将已差兵丁四路追访,倘带获回便可洗清末将之心矣。"程爷曰:"此事本官也难辨真假,且一同回朝面圣奏明此事为妥。当日只因太子落在本官府中,将有一月,又被汝播扬于众人耳目。犹恐传入汴京,日后圣上怪责起来,吾命在汝掌中。如今奏明此事是非曲直,悉凭圣上公断,本官方得无碍也。

"杜将军曰:"也罢,汝逼劾我有奏言,难道末将无有辩言,不容我诉奏不成?"当日二人各雇大舟登程。文武百官远送,按下不表。

再说太子黑夜中奔逃,两足不住,只有路跑走。此十七之夜,月色光辉。已有六十里之遥,天色光亮,只觉两腿酸麻,难以走动。跑至一山坡,古松之下,将身倒睡,身困人倦,鼻息呼呼响亮。

再说山脚下有一世袭功勋之后,号曰太平庄。此人姓赵名彦龙,乃开国功臣赵普丞相之后。此人年方十八,武艺高强,弓箭精巧。是日五更天带了家丁数十名,登大荒山射猎。各家丁分头打射。赵公子箭法稀奇,一刻之间打射鹰雁无数。正在打围庆闹之间,只见山坡内红光阵阵,透上九霄。赵公子一观,曰:"奇了!缘何山谷内红光阵阵透出?"即飞马跑近。并无一物,即松荫下草堆里睡熟一人。赵公子想来,此人有红光透起,料非问等之辈,缘何一人独睡于荒山?此必有其故,待吾呼唤醒他,问其缘由,看是如何?即命家丁数人上前呼唤高声。

太子梦中悠悠醒来,双目呆擦,只见七八人围绕立着。太于只道各人拿捉他,两臂展开,左右一蹁,数名家丁各各跌仆下。赵公子在旁见此人拳脚活动,上前双手一架曰:"且慢动手。汝这少年不知好歹,妄用拳脚。吾好意命家人呼醒汝,以免遭山兽所害,汝不分皂白将吾家人打倒,是何道理?看汝仪表不俗,一貌慈祥,也非强狠之辈,汝是何方人氏,高姓尊名?"太子闻言,深深打拱:"一时睡醒,冒昧无知,误犯汝家人,小子只道强人抢夺,妄动不该,当伏祈恕有。小生乃山东济南府人,姓周名俊。随父为商,江中被劫。得蒙巡抚程大人搭救收留,带到河南来,却被夫人赶逐出。无地栖身,只困倦不得已,睡卧于山坡。"赵公子曰:"原来周兄乃外省人,不幸被劫,又被夫人不肯收留。吾今见汝拳艺精通,且请归寒所暂为屈驾,待有因便,回归故土。未知周兄意下如何?"太子喜悦,曰:"得蒙提拔,铭德难忘。"是日与赵公子携手下山,一路言谈甚觉投机。

住语大子安身此地,再说程玉霞小姐。一见父亲回朝带携太子,暗中诘问明家丁,方知后娘差人往报杜镇台,押解去太子。心头闷闷不乐,将侧窗推开,一望街衢,略解愁烦。不料福无重注,祸不单行,遇着本土一武员。是武卫大将,拜庞国丈门下,加封耀国公,姓刘名威。公子名耀光,年方二十岁,恃父官高职显,专一不法、强抢民家妇女、白取铺户东西、容纵家人欺压,种种不法。万民怨恨,个个憎嫌,只惧他势大官威,那人敢惹?此狼虎是日带了一班狐党家丁游猎而回,在巡抚后街经过。横墙上露出佳人,犹如仙宫仙女一般。双目注射美丽佳人,不胜羡慕。

程小姐将窗闭下。有刘公子念着佳丽不忘,想下一计。命家童携带白金三百两,来到巡抚公府。内有一人姓赵名仁,访知乃程巡按内戚,故来相见此人。是日传帖相见。赵仁曰;"刘公子光临敝舍,有何见教?"刘耀先曰:"无事不敢躁扰。

今弟辈力托一事,未知赵先生允办否?"赵仁曰:"未知公子有何委办,倘得用命者,弟岂敢辞劳逆命?"公子曰:"巡按程大人一女,绝色无双,弟所目睹。他与赵先生是闻内戚,未知是否?"赵仁曰:"不差,是舍表妹也,名程玉霞。"公子曰:"令表妹可许别人否?"赵仁曰:"未也。"公子大喜,即将爱慕缘由说知,恳求内助顶力。"今有白金三百两,送作茶资,倘事成之日,三千两谢大媒。"赵仁曰:"此女非杜夫人所生,乃吾母舅陈先夫人所产。此事未知和谐否?只待兄一行,看是如何。但茶金不敢叨领,且待事成,方领盛谢。"公子只得收回,辞别叮嘱帮扶。赵仁允诺送别。

是日,特往程府。进内命侍婢清出杜夫人出堂拜见。叙过甥儿之礼,夫人曰:"贤甥到来何事?"赵仁曰:"无事不敢惊动舅母夫人,只为着贤表妹良缘,受人力托。只因本土一武卫大将军、耀国公一公子,年方二八,文武全村。他父在朝赫赫有名,实乃门当户对,可称佳偶良缘。伏望舅母允就。有此佳婿门户,断非辱没汝程门。未知夫人意下如何?"杜夫人闻言长叹一声,"吾命不如人,十余载并不育一男半女。难道汝不如此女不是吾开肠破腹的?汝舅爱如掌上明珠,妾岂能作主。待等汝母舅回任,汝再来酌议。"赵仁曰:"夫人差矣。此女须不是汝为生母,惟陈夫人死时,表妹只得三岁。今日十余载长养成,家教针指,百般之劳皆汝所当,即如生母一般,何分彼此?汝倘应允了,谅程舅大人回来也奈汝不得何。"杜夫人只是不允承。

有杏桃婢在后堂尽听此言,吓得惊骇不小,上楼呼:"小姐,不好了。汝赵仁表兄受了别人财帛,将汝酬功。"将他打动夫人言语——说知。程玉霞闻说心中着恼,嗟叹一声,垂泪而言:"红颜薄命,不幸母亲早丧,后母岂得同心?今日父亲还朝,未知吉凶、何日转回。想来弱盾无依,又无弟兄维持,不如一死以了毕生。"杏桃曰:"小姐何须言死,倘死了岂不辜负了老爷养育深思、殿下雅情?奴有一计:想来夫人每日睡至日出三竿。不免今宵扮作男装,汝我同走,道出京城。趁老爷昨天去了,或赶遇老爷,诉知此事,定必带汝回朝,无有妨碍矣。"小姐曰:"惟奴系未出闺门,如何趱路?"杏桃曰:"有路登程,有舟乘水,何须忧虑?"一夜主婢未睡。一交五更天,小姐扮一秀士,杏桃穿着书童服式,暗藏金帛以作路费,在后花园横门跑出。是时天下平宁,城门开放,由民出入。一出南城,询问道途而去。日跑程途,夜宿旅店。

先说杜夫人,次早辰刻候不见女儿到请安,即命夏莲上楼看小姐起来否。夏莲去不一刻,回报小姐、杏桃并不见了,只见后苑门大开,未知是跑走否?杜夫人闻言一惊,曰:"闺中弱女如何逃走外出?且老爷不在府中,如何是好?"只得不许喧扬,只恐惹人谈论,失了官家规教。命家丁暗暗分头查访。

话分两途,再说小姐。主婢奔逃数天,赶不见父亲。偶到一高山,在山边经过,铜锣一响,跑出数十强徒。奔下山一见主仆,即刻擒拿上山。一到寨中,禀知大王:"下山擒得少年主仆,特来请令。"寨主分付带上。

早有杏桃低声曰:"小姐,事已至此,切不可惊慌,只忧泄露出女扮男,危矣。须要札定,硬性对答乃可,或有生机未可料也。"小姐会意。当时至了中堂,偷看贼王:面如紫色,两目神光,年纪四十,海下根根短须。佳人主婢立着骂声:"何等贼寇阻吾主仆去路!速速送小生下山。况吾并无金银什物,阻滞行人有何益哉?"大王怒曰:"小小书痴,今被捉到吾山,还不下跪求生,擅出大言!"小姐曰:"小生到京求名,有甚财帛送汝?留阻吾主仆则甚?"大王曰:"汝还不知吾截龙山孟强大王不成?

吾乃三关孟良嫡裔。莫道汝上京求名举子,即朝廷文武闻吾大王之名也畏惧三分。可不知死活小书痴还不下跪,好言求生,或可放汝下山;倘触恼于吾,将汝脑袋取下。"小姐闻言曰:"大王既乃三关孟良忠臣之后,理该归附朝廷,建立功劳,以继前人功烈,如何反作此鼠辈绿林?看汝兵不满万、将不过数员,粮草不计日,敢与朝廷作对,岂不自取杀身之祸,有辱令先祖英名?窃为大王不取也。"孟强听罢大怒,喝声:"白面书生,当面抢白,好生无礼!吾惜汝年少,堂堂气概,有心放汝下山。好不受人敬重!押出斩首!"主婢并不惊骇。有孟娇娥在旁,看小书生一貌俊俏,有此胆量,喝住左右:"不许动手!"即呼父亲:"女儿看不出小小年纪,有此胆量神智。况他言未尝无理。还望父亲息怒,倘收留下此人,或有才智,未尝不为我山一助,以免屈了此人之才。"孟强闻说回嗔作喜,曰:"看不出汝一少年,有此胆志。

汝姓甚名谁?那方人氏?"小姐曰:"大王听禀:小生乃江南卢州府人,姓程名俊。

父亲名程光,现任巡按。今小生到京求名,道经于宝山,被大王众兵拿捉到此。望恳大王放行,以兔费小生三年一望,十载寒窗。深感恩德无涯矣。"大王闻言大悦,"原来汝乃程光大人公子。吾多有失敬矣。且请下坐,待为告诉昔日令尊公恩由:前者,吾身居长安总兵之职,却被庞贼加勒征饷、减剋军粮。

军兵自乱。不得已,一怒反上此山。叨蒙程大人知某气忿心粗,一时激烈,是至一路关津不许阻滞。吾一向知他乃忠良之辈,时常敬重,念念不忘。今幸逢公子到来,且屈留多几天,某自有主意与公子商量。"当时孟强见公子才智、容貌双全,不落女儿之下,故有意招亲。小姐想来:"跑走程途七八天,辛劳太甚,未必觅寻得父亲。不免权在此山数天安息,然后见机而去。况他言吾父亲有恩德于寨主,他又有女儿在山。看此女仪容美丽,不在奴之下,即破露出女装也无干碍矣。"想罢即日:"既蒙大王美意,小生敢不从命留顿数天?"孟强大喜,曰:"某之本意非图在此落草,立心访候慈云殿下,故招兵买马,专起义师,以图杀回汴京,诛灭奸党。"小姐闻言暗喜,曰:"难得大王有此忠义之心。"是晚酒筵相款。

到次日,孟强对小姐议婚。程小姐闻言反吓一惊,推辞:"未禀明高堂,不敢自专。"孟强几次开解立定主意。小姐难以推却,只推迟下月,"只因小生恙病初痊,又因心急到京劳顿。下月方敢允成。"孟强只得准依下月完婚。是日休题。

此夜程小姐在内堂主婢私谈。杏桃曰:"小姐,汝承允下月完婚,想来光阴易过,瞬息之间已是一月。汝乃一女流,怎能结婚?"小姐叹声曰:"贤妹,奴岂不知之。只因孟大王如此专意,几番恳切劝勉,教奴怎能推却。倘到期仍无脱身之计,即一死也怨恨不得了。但不知太子此去吉凶未保,倘他有日身登九五,只知我为他存节而亡,得一追封幸矣。"不想此夜孟小姐故意扮着丫环服式,送茶与程公子解渴。

一闻主婢叹声,只得住足一听,句句言词尽归耳底。只一步跑出,曰:"汝主婢好生大胆。女子扮为男,诱惑奴父亲将来入赘,教奴有何颜面见众人。岂知汝是慈云太子娘娘,何不早说知,奴父女岂敢得罪?又硬瞒着承应招亲,是何道理?"主婢二人一见孟娇娥,一同下跪。孟小姐扶起曰:"汝身为君后贵人,岂可如此。"程小姐带泪曰:"一言难尽。"即将太子逃难到家,却被后母通知杜镇台,与父亲押解太子回朝,——说知。孟小姐曰:"汝主婢休得着惊。明日禀知父亲,差兵查访太子,倘得过,早日抢劫回山,君臣自有重逢之日。"程小姐称谢不已,"如此,拜结为姐妹,他日同事殿下。"孟小姐含笑应允,"不想好奇缘也。做夫妻不成,反为姊妹。"程小姐言:"杏桃自小闺中服役殷勤,性情敦厚,容德不在尔我之下。不免三人同拜,未知姐姐允否?"孟小姐大喜曰:"姐姐之言有理,况他义气可嘉,与汝患难相随,正当报其思劳。"是夜三人结拜,少不免夜宴叙谈。次日孟小姐将此情由禀知父亲。孟强听了曰:"有此奇事?他是君后,小心侍奉,待父访查太子便是。"不知查访得太子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青涩柔忆
  •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观音传》全名《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共二十五回,朱鼎臣编辑。前半部分主要叙述了观音菩萨功成前的凡胎妙善公主的降生出世,坚心修道,历经种种磨难与考验,终于大道归真,修成菩萨。后半部分讲的是观音与善才、龙女收伏青狮白象的故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观音菩萨,被称作“观世音菩萨”、“正法明如来”,是相貌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天量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妇孺皆知,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和希冀。千百年来,一直被举世钦崇,举国景仰。这部小说将神明通俗化,将神通传奇化,以白话形式传播佛家宗教思想,赞美观音菩萨。明清以后,观音菩萨在国人心中逐渐成为慈祥的“娘娘”形象,应当说,与这部《观音传》的流行大有关系。
  • 蓝天鏖战——中国空军空战史实

    蓝天鏖战——中国空军空战史实

    蓝天鏖战——中国空军空战史实 小叶秀子
  • 绝望纠缠

    绝望纠缠

    绝望纠缠 绝情死猪
  • 海公小红袍全传

    海公小红袍全传

    《海公小红袍全传〉连贯地表现海瑞后半生72岁至100岁(事实上海瑞只活了74岁)事迹的讲史公案小说作品。主要描写海瑞晚年的政治活动
热门推荐
  • 五光十色之炼狱

    五光十色之炼狱

    这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世界!
  • 出发!鲛人姬

    出发!鲛人姬

    什么?!竟然穿成美人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怪升级啊!!!呃……前面那位美少年!你成功的被我勾搭上了!
  • 谁能想到

    谁能想到

    已经很熟悉光头了,但还是摸不透他。有天他问我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么?我觉得已经改变了,没有回答。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对他至死不渝

    对他至死不渝

    “叶潼!我看我锤不锤你就完了!”“肖老师,你的人设崩了哦~”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龙虎踞

    龙虎踞

    虎啸龙鸣,天下又到谁手中!
  • 羡长生

    羡长生

    万史难书千秋志孤山无冢有义肢丰碑唯刻功成事逸尘明珠叙当时
  • 穿越之妃常有喜

    穿越之妃常有喜

    她,倾国倾城,却因好朋友陷害而死;他,风流倜傥,却为她而终身不娶;他曾说:“今生,我非你不娶;”他曾说:“鸢儿,此生不管你在哪,我都会陪你,我愿意陪你上穷碧落下黄泉,就算付出生命,我也在所不惜”简介:现代大一女生杨鸢鸢,在一次车祸中穿越成当今宰相五千金夏紫鸢,一场繁华面具背后的华丽盛宴,一场心机与心机的较量,看穿越女如何玩转古代,开青楼,斗小三,那个谁谁谁,你别跑!本妃来啦!
  •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后

    贞观初期,大唐风雨飘摇,这一年,高明穿越而来,成为大唐太子李承乾!偶然机会,他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和现代人进行交易!大唐最缺的是什么?粮食!好办,随便拿个大唐的三彩瓷碗到现代卖掉,就足够支撑数个州县百姓口粮了!大唐最乱的是什么?天灾!好办,一千多年后世的各种技术水平想要解决大唐的灾祸,简直轻而易举!大唐最烦的是什么?外族!好办,我李承乾身为太子,自该将大唐龙旗扬威天下,龙旗所过,皆为我大唐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