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00000024

第十章 辽沈大战

熊廷弼上任以后,正值铁岭失陷,辽东一片混乱,形势汹汹,人心惶惶。

面对着一片狼籍,他的主要工作是收拾残局,稳定人心。他大力整顿军纪,斩逃将,造战车,治火器,挖沟濠,筑城池,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熊廷弼毕竟是一介文人,未经战阵,缺乏军人的勇武,除了恢复以外,他似乎也干不了别的。

要知道,在战场上,进攻比防守难度要大的多,可以说不是一个概念。

一个普通的人,只要有人有钱有枪,就可以做好防守。可是要谋划进攻,没有较强的军事才能,是干不了的。

进攻是有风险的,容易出错,防守却四平八稳,很难挑出毛病。人们总是指责那些战败的将军,而对那些没有作为,也没有犯错的将军确大加赞赏,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明智的。

古往今来,存在这样一个误区:

工作做的越多,犯的错误也越多,遭到的指责也越多。不干工作的,什么错也不会犯,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指责。这样一来,谁还敢干工作呢?尤其是那些难度大,风险高的工作,出错的可能性也大,更是无人敢于问津了。

战场上更是如此,不打仗就不会吃败仗,就永远不会犯错,因此,人们都愿意防守而不想进攻。

作为辽东经略,在长达十个月的任期内,熊廷弼只经略防守,不经略进攻。熊廷弼提出整兵十八万,同时又将十八万人撒了芝麻盐,将他们分布在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布防,毫无厚集兵力,与敌决战的打算。

熊廷弼的防守消耗巨大,给朝廷增加了很大负担,他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却没有打一个像样的仗。

很显然,朝廷花钱不是让你与敌人和平共处的,受到弹劾,再所难免。

天启继位以后,给事中姚宗文等攻击熊廷弼“出关逾年,漫无定画”,并认为不罢免熊廷弼,辽东“必不可保”,于是天启将他罢免,任命袁应泰为辽东经略,薛国用为辽东巡抚,筹划再次对后金发起攻势,恢复抚顺和铁岭。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发动进攻,后金就己经攻到了城下。

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努尔哈赤利用明朝新旧朝更替,朝臣内部纷争不断,无暇东顾之机,发兵攻打辽东真正的大城市沈阳和辽阳。

三月,后金军进逼沈阳,沈阳是辽东重镇,明总兵贺世贤、尤世功在此驻守,明军与后金军在沈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辽沈战役是战争史上一次诡谲的战役,过程很曲折,结局很悲壮。《明史》对其记载很简略,还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让人无所适从。

明军作战很英勇,但最终败在奸细之手,谁是奸细?明史没有告诉我们。我隐约感到,真相远比我们所知道的复杂得多,有许多事情我们己经无法考证了。

明史中关于辽沈战役的记载如下:

“天启元年三月,我大清以重兵薄沈阳。世贤及总兵尤世功掘堑浚壕,树大木为栅,列楯车火器木石,环城设兵,守城法甚具。大清先以数十骑来侦,世功兵蹑之,杀四人。世贤勇而轻,嗜酒。旦日饮酒,率亲丁千,出城逆击,期尽敌而反。大清兵佯败,世贤乘锐进。倏精骑四合,世贤战且却,抵西门,身被十四矢。城中闻世贤败,各鸟兽窜,而降丁复叛,断城外吊桥。或劝世贤走辽阳,曰:「吾为大将,不能存城,何面目见袁经略乎!」挥铁鞭驰突围中,击杀数人,中矢坠马而死。世功引兵援,亦战死。”

从这个记载里看,沈阳主将贺世贤十分英勇,带领少量家丁出城迎战,孤军深入,遭遇后金主力部队,被敌人包围,他边打边撤,一直退到沈阳西门,身中十四箭,仍与敌恶斗。

危急关头,手下劝说贺世贤脱离战场,逃往辽阳,贺世贤毅然拒绝,他说:“我为大将,不能在城,有何面目见袁经略!”(辽阳为经略袁应泰驻地),最后手刃数十人,重伤落马而死。

刚开始,我被贺世贤的英雄无畏所感动,但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

作为一个屡经战阵的总兵官,怎么可能率一千名“亲丁”出城迎战后金铁骑,还“期尽敌而返”。这么做是鲁莽无知还是另有目的?

而砍断沈阳城吊桥的很可能就是贺世贤所部“降丁”。

明史记载:“广宁总兵李光荣疑世贤所纳多,以状闻。巡抚薛国用亦奏三可虑,兵部尚书崔景荣请拒勿纳,而置己纳于他所。然世贤所纳卒不可散,同列遂谤其有异志。”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贺世贤仍大量收纳“降丁”,广宁总兵李光荣、辽东巡抚薛国用、兵部尚书崔景荣等人都认为贺世贤招纳的“降丁”太多,并劝他“置己纳于他所”,但是他仍坚持“所纳卒不可散”,以至于大家都怀疑他“有异志”。

《明史》对贺世贤的战绩略有记载:抚顺战役中,“张承廕之败也,世功脱归,坐褫职。”清河战役中,“世贤驻叆阳,闻变,疾驰出塞,得首功百五十有四级,进副总兵”。萨尔浒战役中,“世贤副李如柏出清河。刘綎深入中伏,劝如柏往救,不从,綎遂覆殁”。铁岭战役中,“世贤驰援,城已破,邀获首功百余级”。泰昌元年九月贺世贤“连战灰山、抚安堡,获首功二百有奇”。

从这些记载我们看到贺世贤的战绩有“脱归”有“不从”更多的是“获首功”,就是没有看到贺世贤与敌激战的场面,所谓“首功”,也都是在战事结束后割下敌人首级邀功请赏。

在沈阳战役中,他却一反常态,率千人出击,被敌人包围后还能冲出重围,退到沈阳城下,就在他退到沈阳城下时,城内的奸细打开城门,后金军攻入城内。

这不是很奇怪吗?这一连串的怪事把我带沟里了。

我有一大串的疑问:为什么要拒绝众人的忠告坚持留用大量降丁?为什么要轻率出击?如果要展开野战为什么不率大军而是只率少量亲军?为什么没战死在城外而偏偏战死在沈阳城下?

不仅我感到疑惑,当时的明朝政府也很疑惑,以至于“世贤既殁,或疑其叛降,恤典故不及。四川副使车朴为讼冤,格众议不果”。

贺世贤曾是李如柏的部下,而李如柏与努尔哈赤的关系十分密切,很有可能贺世贤与努尔哈赤也有交情。

但是如果贺世贤真的有问题,怎么会战死在沈阳城下呢?

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想,在混乱的战场上,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真相己经很难考证了,我只能在此存疑一下,而不能做出任何结论。

后金攻入沈阳后,城内明军奋起抵抗,双方在城内短兵相接。

明总兵童仲揆、陈策率军从辽阳赶来救援,试图重新夺回沈阳,后金兵两面受敌,沈阳很有可能得而复失。

努尔哈赤命令部分后金兵在城中继续作战,自己则率骑兵主力进攻援助沈阳的明军。

明军与后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战事异常激烈,陈策战死,明军全军覆没,后金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陈策全军覆没,但战斗仍未结束,明总兵李秉诚、朱万良、姜弼率领明步骑四万在浑河南五里外布置战车、枪炮、掘壕、安营,准备强攻沈阳,剿敌于城下。

努尔哈赤不敢怠慢,亲自领兵作战,明军骑兵溃败,后金兵得以长驱直入,追杀明军四十余里,沿途明军死者不计其数,后来努尔哈赤收兵回营,将所获人畜分于八旗,沈阳大战终告结束。

努尔哈赤攻陷沈阳后,为报复沈阳军民的抵抗,屠杀了三天,沈阳城血流成河,尸横遍地,只有少许幸存者逃了出来。

努尔哈赤屠灭沈阳之后,在城内休整了五天,紧接着又带兵进攻辽阳。

辽阳是辽东地区的首府,是明朝在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辽东经略的驻扎地。然而此时辽东兵力己经大多投放到沈阳保卫战,守卫辽阳的兵力并不多。

袁应泰将奉集、威宁等地的军队撤回辽阳,集中力集对付后金。

后金兵抵达辽阳城,袁应泰亲自带兵出城迎战,双方展开激战,战事呈胶着状态,当日双方未分出胜负,夜晚,明军在城外扎营,袁应泰夜宿军营中。

第二天,双方再战,后金人数占优,明军渐渐抵挡不住,总兵梁仲善、朱万良战死,部队纷纷退向城内,后金兵乘势掩杀,许多官兵被挤入城濠,自相残踏,濠沟内堆满了尸体。

袁应泰退入城内后,与巡按御史分责固守。第二天伴晚,城内奸细到处放火,制造骚乱,城内顿时鸡飞狗跳,乱作一团。奸细乘乱打开城门,辽阳城破,袁应泰自杀徇国,巡按御史张铨被俘不降被杀。

辽沈陷落后,明军不能敌挡后金的进攻,辽河以东的三河、静远、镇江、海州、金州等大小七十余城几日之内全部沦陷,河东之地,尽归后金所有。

辽河以西的老百姓担心后金的进攻,纷纷逃亡。

明朝得知辽沈失陷,大为震惊,北京实行戒严,九门昼闭。

然而后金并没有乘势进攻河西,努尔哈赤鸣金收兵,着手消化吸收己经取得的战利品。为加强对河西地区的占领和统治,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辽阳,后因为辽阳位置太接近河西,不利防守,又将都城回缩到战略位置更好的沈阳。

同类推荐
  • 定远候班超

    定远候班超

    三十六骑,纵横西域,驱逐匈奴,万里封侯!————————————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汉帝国秋季大熟。从阴历七月十二日处暑前后开始,全国各郡国都进入秋收。处暑这天晌午前时分,班府二公子班超如往日一样,头戴大草笠,身穿短襦穷裤,脚蹬麻鞋,腰悬长剑,顶着烈日策马出了雒阳城夏门,顺着官道奔赴位于邙山北麓的北军大营……
  • 异明之惊世龙吟

    异明之惊世龙吟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两世为人,两次痛失至亲的残酷现实,硬生生将一个人畜无害,与世无争的普通人变成一个暴戾无情的刽子手。冷兵器与热武器的碰撞。血与火的交融、情与爱的缠绵,轰轰烈烈,纷纷扰扰!让我们随着他一同搅起异世大明的血腥风云!
  • 从万历到永历

    从万历到永历

    不看此书,不知道为什么懒皇帝亡不了国,勤皇帝却要亡国?明朝真是亡于万历吗?不看此书,不明白东林党为什么会受到两代帝王的打击?他们真的是正人君子吗?不看此书,不清楚那支打败倭寇的明军为什么会屡屡败在女真人手里?女真人真是满万不可敌吗?不看此书,不理解袁崇焕为什么会被处以极刑?他真的是民族英雄吗?看了此书,就知道万历、天启并非人们描绘的那么不堪……看了此书,就明白魏忠贤其实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看了此书,就清楚努尔哈赤崛起靠的是卑鄙手段……看了此书,就了解李自成流氓无产者的一面……
  • 战神沐英

    战神沐英

    一场灾难,使他从小飘零,后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朱元璋夫妇常年征战,哪有时间教导他,他的一身功夫及高深的谋略、优秀的指挥才能 ,从哪里学来的?另有机遇?他就是有名的少年将军沐英,也是明朝锦衣卫的创始人,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平浙、闽,定云南,成就云南王。朱元璋既欣赏他、又忌讳他,却不敢杀他,那些战功卓著的的元帅、大将军在外骄横,却唯独不敢惹他。
  • 东界初阳

    东界初阳

    盘古挥斧开鸿蒙,子丑寅卯十二支。清升浓下日月明,星辰环绕万物生。混沌再分三界乱,神鬼妖魔人涂炭。若问世间何为此,须看初阳三界传。
热门推荐
  • 队长大人轻点宠

    队长大人轻点宠

    说好的高冷特警队长人设呢?在遇到秦衣月之前巍然觉得自己的生命是属于回家和人民的,在遇到此生想共度余生的她后,巍然把她放在心尖上宠,此生她和信仰缺一不可。就算前路艰险,敌人躲在暗处,凭他大罗神仙也无法阻拦相爱的人在一起。秦衣月从来没想过在刚上大学的第一天会遇到传说中的冷面阎王巍然,相处下来之后发现他冷漠的外表下有一颗炙热的心,这个把信仰看的比生命还重的人,会是她此生挚爱吗?我愿与君携手,共度时光悠悠。
  • 斩神灭仙传

    斩神灭仙传

    修真之路,就是血腥的杀伐之路,明君临所经之处,留下一段段传奇!
  • 邪门游记

    邪门游记

    无意间发现的一本笔记彻底改变了苏恶的命运,本该平平淡淡过完社畜的一生,却被卷入了苏刘两家的谜团,身边这个沉默但是无所不能的男人却跟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爷爷苏三到底在哪?刘熠宙的身份是什么?苏恶到底背负着什么样的命运?真相将在这本游记之中一一揭露。
  • 我有一剑,可斩尽江湖

    我有一剑,可斩尽江湖

    九州世界,仙人妖林立,且看我一剑斩尽天下江湖,斩尽天下不公。寰宇高堂无内外,弱肉强食,官无诛,丧尽天良;我欲封天反庙堂,剑定乾坤,掌江湖,赤子丹心!
  • 战神狂潮

    战神狂潮

    面具下的他,冷酷无比,心狠手辣,战胜一个又一个的高手是他的目标,杀死敌人才能使他快乐。摘下面具的他,幽默风趣,开朗乐观,帮助别人成就自己是他的目标,做好事不留名才能使他快乐。机甲,是他所热爱的东西,成为一名机甲战神是他的终极目标。热血永恒,不败的传说,战神的成长之路,这是最凶猛最热血的机甲狂潮!
  • 梧桐不向江

    梧桐不向江

    向桐早就知道她是有婚约的人 父母之命不可违初次见面就要求退婚 可恶的男人向桐看着眼前的宋湛江 像,太像了!“我是不会爱你的”她早知他的心不在她这里无所谓啊 反正她也不爱他当得知宋湛江就是她苦苦找寻五年的那个人时她心口的刺像狠狠被拔出来一样是啊,她早该想到的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呢只是他满目柔情的样子 从来不是为她与其两相折磨 不如潇洒离来原本以为会有撕心裂肺的疼痛真正离开时却是满身轻松她很幸运在她迷失湛江的时候还有页扁舟一直都在原地等她
  • 逆天魔后不好意思啦

    逆天魔后不好意思啦

    作为21世纪的杀手之王,被挚友背叛跌入悬崖,来到异世界天玄大陆,天生废材,纨绔子弟!!呵呵,扮猪吃老虎谁能有我强,全系天才,丹药像糖丸,神兽送上门,偏偏惹上位大爷:“娘子,良辰美景不要虚度”“......”“娘子,为夫想你啊”“.......”(说好的高冷男神呢)..............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悠然,,!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