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无往不利的军神,卓风战败的消息传回了姜国国都。
“什么!?卓风败了!!”
朝堂之上,姜国国主大为震惊,卓风从军以来未尝败绩,怎么会在这岐国这等小国摔跟头!
“禀国主,前方战报却是如此,而且卓将军已经率军回朝了。”
杨将军,姜国大将军,在卓风战败的时候,就再三确认过了,得到的结果还是一样。
卓风败了!
“怎么会……”
“骄兵必败……”
“小小岐国……”
“难得有人收拾这个小子……”
群臣或疑惑、或惊讶、或骇然、或幸灾乐祸,皆是议论纷纷,如同神话般的统军少年王,居然毫无征兆的败了。
“有汇报前因后果吗?”
国主眉头紧锁,吞并诸国的计划,居然第一步就失败了,明明自己已经替卓风此行做了诸多安排,岐国边境应该只有冯云霆才对。
“禀国主,战报中并没有言明。”
杨康年略作迟疑,如是禀报道。
国主紧锁的眉头始终没有解开,沉声道:“今日早朝就这样吧,退朝!”
……
少年将军王战败,不败神话落幕,卓风再次成为国都的热议,不同的是这次热议的主题不再是歌颂,而是惋惜和质疑。
“就说怎么可能会有不败之人。”
“年纪轻轻的,受点教训才好。”
“地位高了,收受的好处够了,自然就不想出力了。”
天下间最离谱的莫过于悠悠众口,最善变的莫过于人心。
卓风还没有回来,就已经满城议论风雨。
“卓风哥哥败了?!怎么可能!”
听到喜儿带回来的消息,九公主姜冉震惊不已,一脸不可置信!
“那卓风哥哥呢?卓风哥哥有没有受伤?!”
姜冉激动起身,双手紧紧抓着喜儿的双肩,甚是用力。
“王爷倒是没事,已经在回朝的路上了。”
喜儿的肩膀被公主的手抓的生疼,急忙回应道。
每一次御安王受伤,公主都会尤为激动,好几次都要私自出宫,不过都被拦截了。
“哈哈哈,那个卓风终于吃瘪了!”
相比于九公主这边的愁云,三皇子姜睿这边可谓是欢喜至极。
这个卓风不止一次拂了自己的颜面。
“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还可以像之前一样被父皇信任,被百姓称颂!哈哈哈……”
这个战争狂,成也战争,必定败也战争。
“只是败了一场而已。晋国的镇国公不也曾败于卓风之手,并不会对卓风的地位产生任何影响。”一场战争就跌落神坛,并不现实。
“司空先生总是在本皇子高兴之际泼冷水,本皇子很容易感染风寒的。”
姜睿不满道,起码卓风吃瘪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不是。
“御安王败了一场的高兴只是暂时的,不知道三皇子有没有兴趣让这件事变成真正值得高兴的事。”题目已经给出了,至于怎么做文章就看执笔人的才华了。
“哦~”三皇子闻言,露出惊喜的笑容:“看来司空先生终于卓风有想法了。”
司空肃一直以来为自己出谋划策,让自己从一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可是自己扳倒国子的重要依仗。
但是国子一直不愿意对卓风出手,现在先生终于对卓风有想法了,可以说是意外之喜呀!
三皇子的喜悦溢于言表!
……
“长孙院正,听说卓将军在岐国战败了。”
郭钰已经在这太医院疗养了数月,知道卓风将军每次都会来探望长孙院正,想必长孙院正也对卓风将军的消息很关心。
只是卓风将军战败的消息,对于郭钰来说是个打击,卓风可是除了杨将军以外的军中神话,是不少少年军人的标榜。
“卓风败了?!”
长孙婧雪心神一震,手上的动作也停在半空,半晌才反应过来,他也会败吗?
“嗯,难以置信!”
郭钰点点头继续说道:“听说卓将军已经在回朝的路上了,也不知道国主会不会为此而震怒。”
听闻卓将军此行得到了国主的大力支持,如今不但一无所获,还折了自己的名头和姜国的颜面。
常听父亲说伴君如伴虎,长孙婧雪闻言也不由面露忧虑之色。
长孙婧雪摇摇头道:“不会的。”
她虽然不知道国主的脾性,但是她了解卓风,能让他都败了,肯定是岐国的援军出现了。
“但愿如此。”
郭钰也不想卓风将军受罚。
深夜,国主书房。
“国主深夜召唤老臣,是不是因为卓风战败一事?”
国主从小就在培养卓风,网罗各国兵书,让最好的师傅教授卓风,就连自己也曾经指导过卓风练武,兵法……
甚至为了锻炼卓风,当年五国联军来犯之时,被增派为主帅的自己,也只是作为辅助,让卓风主导对五国同盟的对抗。
而卓风也确实没有让国主失望,击退五国同盟,一跃成为当世名将,从此走上不败之路,只是想不到居然在岐国这种小地方败了。
“嗯——”
国主沉吟一声,从得知卓风败了的那一刻起,国主的脸色一直不好看。
“老杨,你说卓风怎么会在岐国败了呢?!”国主还是想不明白。
“周国那边朕明明已经动用暗子,陷害周国皇后与人私通,断了岐国外部援兵。至于岐国内部,朕潜伏已久的细作也纷纷启用策反岐国内部势力。就连那些可能插手的其他国家,朕都留了一手防备。朕实在想不明白,卓风为什么会输!”
这些话关乎暗地里的手段,不方便在朝堂之上议论,也就只有在和杨康年独处的时候,能议论一二。
“难不成岐国还有可比卓风的用兵之人!”
“老臣并不认为岐国有这样的人。”
杨康年也很困惑,但是岐国如果真有这么一号人,也不至于积弱如此。
国主闻言眉头紧锁,四指来回不停的在桌面轻敲着。
“如果其他地方都没有问题的话……”
国主话中深意不由让杨康年心头一促道:“国主三思!少年将军难免有傲气,一时大意也不足为奇。说不定只是年少气盛的代价罢了。”
还不值得为此生疑,毕竟是自己一手培养的栋梁之才。
“唉……”
国主轻叹一声,也不由得他不多想,因为这是他与卓风谋划了十六年的计划,岐国是计划的第一步。
“也不由得朕不多虑,朕为保万无一失,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万万没想到纰漏会出在卓风身上。”
杨康年自然知道国主口中的代价,便开口道:“卓风战败一事,还是等卓风回朝再议为妥,国主还是先说正事吧。”
杨康年可不认为国主深夜传召自己,只是为了倒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