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慕佩悠在日记写下关于过去那个女孩的最后一句总结:我多想拥抱你,可惜时光之里,山南水北。可惜你我之中,人潮似海。那时她的纳兰词正翻在第八十八页,页首第一句便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窗外的麻雀嬉闹,一副开春的光景。她想起她们初相见的光景,虽已入秋,但盛夏的美丽还不曾退却,彼时她笑如昙花。
心间泛黄的日记本上,一页旧纸飘落下来,上面记录了两个少女相遇的时刻:
军训那天,一个女孩防不猝地闯入了我的视线。那天到底她是怎么到我和江雪面前的,我已经忘却了,有的只是她向我和江雪做自我介绍的场景。
我想我永远忘不了那幅场景,她的脸上挂着修姱的笑靥仿若无数纷缊的姹紫嫣红刹那间齐绽芳华,修长的手臂扶住太阳帽的帽檐,微微侧着脑袋一副调皮可爱的模样,阳光的气息从她的身上源源不断的喷洒而出,像极了一只活泼的小黄鹂,清脆嘹亮的喉音缭绕在我的耳边:“我叫慕佩悠”。
那是一个被美化了的回忆录,不是当时真实的场景。让时间回到七年前,故事的一切还未开始,八音盒还未波动旋律。
因为搬新家的缘故,衿悠离开了她熟悉的b中,去a中上学。衿悠的内心是抗拒的,妈妈看着抗议未遂的衿悠,奇怪的说:“那里的同学,你又不是不认识,都是你学前班的那些同学呢?”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的奇妙,当年的衿悠想要在a中上学时,却因为住房被妈妈带到了b中,如今不想走了却又因为房子的事回到了a中。直到现在,衿悠也在常常想:若不是这么奇妙的缘分,也许她不会遇见佩悠。
是了,第一次遇见佩悠是军训呢。
戴着太阳帽,皮肤微黑的女孩,瘦瘦小小,唔,还有些文静?
以后的佩悠才知道,文静什么的都是假象。就像自己想活成个世外高人的理想,也只是一个理想,衿悠花很久才从碎成渣渣的现实中走出来。
人就是人,需要吃喝拉撒的,安能不食人间烟火?
她们的名字,是相似的音节,对称的样子,就连老家也一样。这无不在暗示着什么,事实上故事的发展在相见的那一刻就织好了网,命运的齿轮转动,名字对称的两个少女,走上了那条既定的道路。但彼时却是谁也没有觉察到,三个背影,逐渐分散,女孩们还在一路嬉笑着跑向队伍。
军训的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足但足以令人难忘。
带衿悠班的教官,是那一队教官的头头,因为A班的缘故。。。。么?看着皮肤透黑神情严肃的教官,小孩子们纷纷低下头。大多数孩子是不经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