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是原来一个朋友写给我的,用我们之间的人物关系去写的,她没有写完又或者到此就结束了,我打算试着将她所写的东西接着写下去,也许会毁了但我想试试
勿忘我是一种花。
年轻的人们似乎都喜欢这种花,因为它也是一种还可以用来占卜的花。只要手持勿忘我,一朵一朵摘掉梗上的小花,待摘到最后一朵时便能得到占卜结果。
可是,我喜欢勿忘我,却是为了另一个无人知晓的原因。
在所有花中,我最钟情于勿忘我。
唯有勿忘我。
那张刻着“柳馨”两个字的旧课桌,静静沐浴在金色的夕阳光泽里。
在这个学校里,我恐怕在这个座位上停留的最久。
对,这是我的课桌。
它与教室里的其他课桌一样,由暖黄色的木料制成,桌腿伤痕累累。凸凹不平的桌面上,留下了每一届学生奇形怪状的涂鸦。
我尤其喜欢那只推拉式的抽屉。我总是把书包挂在椅背上,而在抽屉里放些别的好东西:小说、好听的CD、野外采集的植物标本。这是一个秘密的嗜好,即使没有看,也没有触摸他们,这些东西的存在也令我感到我还在活着。
我被学校成绩榜里不断更换的滚烫的数字浇铸成一个面无表情的铁皮方块。这所学校似乎特别擅长制作一模一样的铁皮方块,没人能够全身而退。
而我已经站在了第三年的流水线上。
这所学校是一个小小的堡垒,固若金汤。
我习惯每一周更换抽屉里的心爱物品,拿出一些旧的,放进一些新的。但一直以来,有一件东西从来没有更换过。那是一本《意大利童话》,虽然是旧版的小人书,还撕破了一角,但对我却具有特殊的意义。每当感到伤心或孤单的时候,只要把手放在书的封面上,触到那因破旧而变得异常柔软的纸张,就仿佛有一股温暖的力量通过那些黑色的铅字传来。
而让我生活泛起波澜的第一件事,就从那本《意大利童话》失踪开始的。
那天早晨,它不见了。所有东西都完好无损的在它们原来的位置,只有一向被我藏在抽屉最深处的那本《意大利童话》不见了。原来躺着它的地方现在空空如也。
我定了定神,关上抽屉,再打开。
像我预料的一样,它并没有出现。
一整天我都莫名其妙的烦躁,同时我也好奇那个贼为什么要偷走一本破旧的童话书,而不是一本珍藏版的邮票。我魂不守舍的观察到底是谁神不知鬼不觉的从我抽屉里把它拿走了。在别人眼里它也许一钱不值,但对我来说它饱含我所有童年的深刻回忆以及那个人给我留下的最后安慰。
我只想知道,拿走它的人,是谁。
第二天我就得到了一个不算是答案的答案。那本书又被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
在《俄罗斯女王》那一章被夹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最喜欢的是这一篇吗?”
我不能自已的反复摩挲那张字条,以至于上课铃已经响起我还是没法停下来。字是用蓝黑色钢笔写的,很秀气,笔锋锐利。应该不会是一个男生,而且也不会是我身边的同学。
这么说,有人偷走了我珍贵的小人书,现在又还了回来,而且还留下了一张字条。
我的手心有点冒汗。“你是谁?”想了很久,我也写了一张字条,夹在《意大利童话》的同一页,再把它放进抽屉深处。
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就料到,这个抽屉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秘密了。
对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接下来的几天,我被连续的考试缠身,焦头烂额的忙到周五才想起这件事,连忙拉开抽屉。重新打开那本书。
“我想你不认识我。”纸条上写着。“不过没关系,我们都喜欢有趣的故事。——那本书,是谁买给你的?
”署名是K“
我自己。”我并没有实话实说,一个陌生人能避开所有人的目光把字条放进我的抽屉里,本来就已经够吓人的了。
“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一本书。”很快我就收到了回信。
就这样,我跟一个陌生人从我的抽屉里开始了交流。
对方的信息有限,我只知道她是一个女生,、吉他弹的不错,最拿手的曲目是《黄色潜水艇》。就像她也只知道我是一个男生,像仓鼠一样在抽屉里囤积了很多CD,邮票,和植物标本一样。我甚至连她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联系。我不介意让她了解我。
我告诉她,我时常感觉迷茫,像在一艘无人驾驶的大游艇上,身边都是浓雾。没有灯塔没有航标,也没有出路。
我甚至给她讲了我家里的事。
我似乎一直是父母的累赘,如果没有我,他们也许早就离开这个镇子了。很多时候,我觉得他们不想看到我。不知道如果我长相出众一点,更聪明,学业更优秀一点,会不会有所改变。但自从他们违背我的意愿把我塞进这个竞争激烈,人情淡薄的学校后,我对他们早都无话可说,也厌倦了我在家庭中的角色。
我没有问过K是怎么把纸条夹进我的书里,她也没有说。我们也没有交换彼此的名字。我觉得这并不重要。真的,比起我们这样的联系,别的一切都微不足道。
K偶尔也会谈起她自己的事。说她是一个怎样看似乖巧却顽劣的小孩,整晚躲在被子里看小说,半夜跳出窗户去抓萤火虫。
“总有人想拿一条绳子捆住我,可他们做不到。”K说
“像你这样的人,在这种环境里,不会窒息吗?”我问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久之后才回到我的抽屉里。
“不,我现在的生活很平静,平静而安详。”K说:“也许是我终于长大了,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失去的缘故。”
我不太理解这句话,虽然我也觉得我每天都在失去什么一样。
就像那时候失去柳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