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我二哥哥带你去吃酒的,那你也不能对我这般……”左氏哭腔更甚。
楚秋意敛下心中的厌恶,一字一字道:“我只会杀敌,不打女人。”
“楚秋意,你当然不承认了,可我的伤就在这儿,院子里除了你,谁敢这么对我?”
楚清芸握着拳头,左氏狡猾,要想找到实实在在的证据,得看清楚伤口,找到破绽。
楚清芸看向庄成儒。
庄成儒,只一眼便懂了她的意思。
“夫人,秋意,医者父母心,看到病人实在无法旁观,不如,我先给少夫人看看伤口?”
母亲白氏正想大事化小,当即点头:“成儒说得对,还是先治伤吧。”
说话间,庄成儒提着药箱走来:“少夫人,请。”说着拿出手帕准备附在左氏小臂上。
左氏躲闪开来:“不必了,我娘家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定是带了大夫的。”
“知晴,你伺候大嫂诊治。”
“你干什么?我家夫人,是你能动的?”翠红一把推开知晴,楚清芸伸手一拖,稳住知晴的身形。
“我亲自伺候,该有这个资格吧。”楚清芸眼神一暗,不等翠红阻拦,身形一闪,一把抓住左氏的手臂,暗暗使劲。
我去,刚刚那是她的武功吗?凌波微步的感觉有没有?
楚清芸暗喜了一把,脸上却表情不动。
左氏挣扎不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大嫂,请吧。”
庄大夫隔着手帕,翻看左氏的伤口,手指却暗暗的按在左氏的脉搏处。
“看着伤口,似是鞭挞所致。”
“不错,就是鞭挞所致,那鞭子还在案上放着,就是你大哥平日里最喜欢的那个。”左氏趾高气扬挥着手臂,下人们都移开了眼。
“鞭挞?”楚秋意嘴角扬起,装作不可置信的开口。
楚清芸和母亲白氏也都黑下了脸。
书中,左秋意除了双腿不能行,双手也只能拿轻的东西,皇帝赐给的鞭子,她记得清清楚楚,书杀的证据卡片上写着,这鞭子有十几斤重。
楚清芸同母亲对视一眼:“母亲,您该是最了解大哥的身体。”
话音刚落,门外沸沸扬扬的一片慌乱。
“女儿啊,你的命怎么那么苦啊。”左家的当家主母,左夫人兰氏带着一堆人,门外的家丁不敢阻拦,硬是让人强硬的闯了进来。
“阿娘,你终于来给女儿做主了。”
左氏像是看见了救星似的,甩开温大夫,扑了上去。
“你们楚家是不是欺人太甚了,我女儿本就是委屈求全的嫁过来的,你楚家不好心照料,反而一再折辱,是个什么道理?”
人活脸,树活皮,这左夫人,到底要不要脸。
“夫人这话说的不恰当吧,我大哥是为国负伤,当今陛下钦赐鞭子,封的礼部郎中,若是当初,左家真退了这门婚事,怕是遭不起这整个中州百姓的谩骂吧。”
白氏冷冷的瞟了一眼左氏,如今水落石出,她腰杆儿也硬了起来:“过去的事情如何,先暂且不论,寒语身上的伤,是得好好追究一下,到底怎么来的。”
“楚家这是敢做不敢当,我女儿身上的伤还能是自己弄得不成?”
楚清芸冷笑:“左夫人,我大哥五年前出事,除双腿无法行走外,双臂中箭,终生无法手提重物,而他案上的鞭子,是当今陛下御赐的,重达十几斤,大哥根本挥不动,又怎么可能它伤人。”
左氏身体晃动,显然,成亲五年,她对左秋意的事情一无所知,否则不会露出这么大的破绽。
“大嫂,昨夜大哥醉了,难不成你也醉了,记不清楚事情了?”楚清芸直直的盯着左氏质问,一种碾压恶人的爽感油然而生。
左氏和左夫人面面相觑,根本没想到楚秋意除了脚不能行,手也不能提。
“既然两人不睦,不如让两个孩子都解脱了,左秋意,写和离书吧。”左夫人兰氏这话一出,下人们顿时开始窃窃私语。
来了,果然来了。
古代和离,女方都基本上注定了孤寡终老的命运,所以女子嫁做人妇,即便是受再说苦,也不轻易和离。
但左夫人拼着女儿的名声,走这部棋,当真把所有人当傻子?
母亲白氏显然也被左夫人兰氏说的和离两字惊到。
这两个字,从为人母的口中说出,透着不可思议。
楚清芸记得,书里的左氏后来嫁给安王做小妾,左家在朝堂稳坐丞相之位。
她冷静的思考着时间和书里的细节,左氏定是知道什么?所以急着让女儿脱身?
若是将军府出事,左氏因为姻亲,必受牵连。
相反,若是将军府出事,有女儿牵制将军府,左氏必然不能坐视不理。
楚秋意推着车轮,缓缓靠近左氏,他对这场形同虚设的婚事已经不带有一点期待,趁此了结了也好。
“左寒语,你若是要和离,我便……”
话还没说完,便被楚清芸打断:“哥,莫要生气。”说话间,冲着楚秋意眨眨眼。
楚秋意想到刚刚自家小妹逼得左氏吃瘪,现在定有其他打算,立刻收了声。
楚清芸看向左夫人,眼底涌出一抹嘲讽:“左夫人,你是不是搞错了?陷害我家大哥的,是左氏!想要和离,得问问这门外的百姓答不答应。”说完,身体微俯,冲着门外拱手。
大门外充斥着嘈杂的声音。
左氏这撒泼地方选的好,正对着正门大街,里面有点动静,外面看的清清楚楚。
她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却把自己给算了进去,如今正好利用这门外熙熙攘攘看热闹的人,逼一逼左氏。
白氏立刻接过话头:“我将军府从不苛待于人,何况是这府里的少夫人,左氏你到底按了什么心思?”
兰氏回头,看着将军府门外盯着的一双双眼睛,眼神一暗。
一声声讨论声入耳:“楚大公子可真是可怜,打仗伤了身,还娶了个这么不安生的。”
“就是,这左家好歹也是户部尚书,怎么不讲道理。”
“做错了事,还倒打一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