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见到郑璞和淳于叶一面,好告诉他们自己来参军了,毕竟那日自己拒绝的太过于果断,实在是不够大气。他也能想到作为主帅淳于叶最近一直在府里与几个手下商讨战术,所以并不抱很大的希望。只是偶尔路过军营主帐,还是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多看几眼,甚至招来了大长的调笑:“夏兄,若是这么渴望升官,那你可得多杀几个人,立了战功才好给你请赏啊!”夏旻之只好尴尬地笑笑,应付过去。见不到也罢,他想,我这次是为国出征,并非儿戏。若是有缘,在路上一定会见到的。
出征那天,太子殿下亲自登上城墙为淳于叶送行。
“太子殿下亲登城楼送臣远征,臣定不负……”淳于叶见郑璞走来,本想像往常一样跟他嬉闹一番,但这次不一样,在众臣面前,他们还是臣子与储君的关系,急忙行礼。
“本王相信你,本王与众卿和这城中百姓,会在这里等少将军凯旋!”郑璞眼色暗了暗,打断淳于叶,他相信少年一定会意气风发的回来,但是……
“嘿嘿,”淳于叶见郑璞难得的严肃,知道他担心自己,就压低了声音轻笑两声,悄悄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等我回来,哥哥可要把藏得最好的酒拿来给我庆功!”
“好。就依你!”郑璞一笑,“再回来你可就是明正言顺的少将军了,怎么能不给少将军接风!”让淳于叶带着五万兵马去征讨南方的七八万军队加上些零零散散的部族,说完全放心是假的,而且南境对与淳于叶来说是个完完全全的陌生地方。皇上说其实可以给他十万兵马,但淳于叶跟手下的几个副将在经过几番商讨之后还是决定只带五万。其实打仗这种事,带的兵在精不在多,对于这样不太成气候的贼人,淳于叶自信五万足够。郑璞在父皇面前没有多说什么,他相信他。
“我就在这里等你回来,一路平安。”郑璞站在城墙上望着少年骄傲远去的背影想。淳于叶像是感应到什么,后头看了一眼,城墙之上,他的身影只是很小一个点。
淳于家训练出来的军队,张弛有度,纪律严明,所以行军速度很快,比预计的时间早到了两天。扎下营当日,淳于叶刚吃过晚饭,正在帐里看着地图发呆。
他从没来过这里,所以当手下来报说离叛军的大营只有二十多里地的时候,淳于竟然有些紧张。战术和进攻的套路这几个多月以来已经在他脑子里过了几百遍,倒不是怕形势多么严峻,十几岁就随父出征,从小在军营里长大的淳于叶什么没见过。但毕竟这是他独自第一次作为五万人的统领。
而且,他不想让他失望。
“来人!去把黄、侯两位将军叫来”淳于叶低头一思量,喝来左右。
“是!”
不多时,两位全副装甲的将军走进来。来之前他们早就商量好了计谋。根据探子传回来的信息,这只临时作乱的部族没有什么纪律性,因为是几个部族拼凑在一起所以内部也并非很团结。最重要的是这几只部族都信奉山神,所以他们的大营也扎在群山之间。
这样也好也坏。好处是利用地形可以设伏,坏处是淳于的军队相比敌军对山势并没有那么熟悉,也并不太习惯山地作战。这样分析下来,淳于叶这次面对的最大的困难无非就是对方人数多和不熟悉的地形作战。
所以他们决定派出两只小型先遣队先去诱敌,佯装打不过,随时撤退,并且把军队的大旗也给了他们,而主要的大军全部驻扎在外围。淳于叶早就对着地形研究过,这一边有三面比较密集的山丘。其中最大的那一片正好用来隐藏起大部队,黄侯两位将军带着大旗去挑衅,僵持半天便投降逃跑,顺便引诱敌军的部分军队进了第一片山区。
然后故意放出第二支军队在显眼的位置,并且把自己的将军帐给了第二支军队,等敌军来探,自然会发现这支“隐藏”的军队,便会以为这才是主力军,但之前的部队已经被引开,只好再排出第二支军队。这一步其实是步险棋——负责调虎离山的黄将军要用很少的兵马对战几倍于己的敌人,而假扮“大部队”的侯将军要在只有少数人马的情况迎接两只敌军的围攻,并与黄将军打配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