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既可各自独立存在、使用,又可两两搭配组成六十个干支对,如甲子、乙丑等,称六十甲子。
殷墟甲骨中就发现有完整的六十甲子表(图5-1)。
干支是什么时间为了什么目的而被创造出来的呢?
大约战国末年成书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列,故有枝干名也。”
汉蔡邕《月令·章句》曰:“大挠探五行之情与斗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干枝相配以成六旬。”其它还有一些古代文献也都认为天干、地支乃黄帝时大臣大挠所作,最初分别是用来纪日、纪月的。
在当代,对于天干、地支的起源人们有了一些更多不同的说法。
比如,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说,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他认为:“十天干”纯属十进制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甲、乙、丙、丁分别为鱼身体某部分的象形,天干其余的字则分别代表古代的一种武器;至于“十二地支”则起源于古巴比伦——在对十二辰次与西方的黄道十二宫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研究之后,他断定中国的十二辰次就是由西方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的,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商贾或牧民所输入”[1]。
又比如,郑文光认为,“十二地支的起源,当来自十二个塑望月”,但是“十二支者,不是直接记述塑望月的月次,而是描绘十二个塑望月有关的星象,即十二个塑望月中新月始见(古代称为‘朏’,即初三)时其附近的星座。这点与十二塑望月月名不容混淆,这样,十二支可以记述一切与‘十二’有关的周期,独独不用以记述月次”。(郑文光:《中国天文学史源流》,科学出版社,1979,第一版,121页)
古籍中关于天干、地支最初分别是用来纪日、纪月的说法究竟是否可信?
天干最初是用来纪日的说法似乎在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印证——甲骨文中发现有大量用天干和干支纪日的词句,如《殷虚书契前编》七四四卜辞云:“乙卯卜、昱丙雨”、“辛亥卜,昱壬雨”等(商时,大概开始只是以十天干每月循环三次来纪日,后来因为单用天干纪日易混淆,后才用天干、地支相搭配成干支对来纪日)。
但由于天干并不一定就是商时创造出来的,甲骨文中的例子并不能充分说明天干最初就是用来纪日的。
至于地支纪月,秦汉时期的古籍中有十二地支与一年的十二个月相匹配的现象,地支纪月的说法似乎是可信的。
十二地支何以会与阴阳历一年的十二个月相匹呢?
这是因为古人将天赤道平均划分为十二等分,并且用十二地支分别来表示这十二个区域——这被称为十二辰,一年中不同的月份北斗斗柄会指向不同地支代表的相应不同区域——这被称为“斗建”,这样,一年的十二个月与十二地支之间便有了对应关系:
汉司马迁的《史记·天宫书》说:“北斗七星……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杓携龙角”意思是说,由于北斗七星也都是恒星,它与二十八宿的相应关系是固定的,其斗柄总是指向角宿。因为北斗七星又在北天极附近,与北极星相邻,在地球上看起来其斗柄也总是随着二十八宿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像一架巨大时钟的指针。由于一年中有十二个朔望月,那么一年中每一个月月初黄昏时斗柄就会相应指向赤道上不同地支符号所代表的不同方向,便会有不同的月建。东汉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徒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正是此意。
正是根据“斗建”之说,日本学者新城新藏认为,十二地支“乃纪一年之月之符号”,原本就是商人创造的用以纪月的符号,而且,最开始的时候必定是,正月建子,二月建丑,三月建寅,四月建卯等等,而不是像汉时那样——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等等。然而,郭沫若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甲骨文出土了二三万片,纪月份的片数也不少,但都是使用一、二、三等这样序数符号,没有用地支纪月的任何痕迹[2]。
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天干、地支起源的真象究竟是什么呢?
[1]郭沫若著《甲骨文字研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号》,科学出版社,1962,第一版。
[2]郭沫若著《甲骨文字研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号》,科学出版社,1962,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