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15年,天庆帝的淑妃薨逝,时年34岁!
说起这位淑妃,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她原名贺兰若,本是羌戎国国王年纪最小的公主——璇玲公主。羌戎国原是北方草原最强大的国家,羌戎子民无论男女皆骁勇善战。这位公主不仅长得美貌绝伦,更是足智多谋、身先士卒,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是举世闻名的女将军。奈何,虽有良将,却时运不济。那年,天灾不断,姜戎大雪接连下了大半年,冻死百姓无数。15年前,大渝和北梁趁机出兵,一起攻破羌戎国都,姜戎灭亡。
羌戎皇室都以身殉国,可不知是这位公主名声太大还是运气太好,在羌戎灭国之前就被被当时大渝的皇帝宁武帝俘虏。宁武帝一生戎马,最佩服最喜欢的便是敢为人先的将士。他率并没有处死作为俘虏的贺兰若,并亲自做主把她嫁给自己的儿子,当时还是太子的天庆帝——慕承。
原本,按照宁武帝的意思,是打算封贺兰若为太子正妻,也就是日后的皇后,一来,可以拉拢羌戎余臣;二来,不用担心外戚专权;三来,他也确实欣赏这样的奇女子。可惜,天庆帝和他父亲的审美千差万别,他父亲喜欢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而他,喜欢柔情似水的娇弱美人,即便贺兰若貌若天仙,可他一见到她满脸傲气,雄姿英发的样子,便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更因着一桩秘事,他对这位公主几乎恨之入骨。据说,就连两人洞房,也是被宁武帝绑着去的。
好在,宁武帝在征羌戎回来没多久,便头疾复发去世了,还来不及为自己儿子准备封妃大典。天庆帝也趁此封自己的结发妻子为皇后,仅将贺兰若赐为淑妃,从此再无召见。原本,宁武帝的意思也是群臣皆知,不是没有大臣跳出来反驳。可是,天庆帝虽然审美和父亲不一样,雷厉风行的手段倒是像极了父亲。不多久,便将父亲留下的心腹老臣一个个以莫须有的罪名,或杀或流放,总之,自那之后,朝堂再无反对之声。
贺兰若虽有淑妃名号,却从来不受恩宠,即便每年年关庆典,也是默默站在最不显眼的位置,曾经一代风华佳人就这样消散在宫城之中,有见识的一些老人学者,不免有些感慨。
听闻她去世,天庆帝也并无一丝悲伤,只是草草下旨,命人安礼仪安葬,连葬礼都懒得出席。
皇帝的态度便是后宫的态度,天庆帝不出席,后宫众多嫔妃自然也懒得前来祭拜,以免沾了晦气,不过,即便身在人情冷漠的皇城,也不乏内心良善之人。
这场葬礼办的简单而潦草,又少有人来拜祭。淑妃生前居住的沐苍殿内,一身素服的慕茗上完香、行完礼之后,不免有些唏嘘。眼睛看向跪在一旁的娇小身影。一袭白色孝服,衬着消瘦的小脸越发苍白,大大的杏眼此刻有些失神,不知是过度悲伤还是焦虑迷茫,小巧的鼻梁高挺,薄薄的樱唇此刻有些发白,想是因为劳累过度。此刻,少女脸上明明尽显疲惫,可她浑身却散发着一股英气,身体明明瘦弱不堪,却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完美的五官结合在精致的面容上,像极了冬天盛开的白梅。凌寒傲雪,不惧风雨。她便是淑妃唯一的孩子,天庆帝的第九个女儿——慕思嘉。
“九妹,节哀……”慕茗走到少女身旁,低声劝慰道。
少女缓缓抬起头,无神的双眼闪了闪,倏尔,再次垂下,哀声道,“多谢六哥。”
慕茗是天庆帝的第六个儿子,也是最受宠的一位皇子。她的母亲是天庆帝最宠爱的怡贵妃。怡贵妃本是宫女出身,却不知因何得到了天庆帝的宠爱,自此麻雀变凤凰。她为天庆帝生了一儿一女,子息虽不算繁盛,却个个都得天庆帝的青睐。这阖宫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敬。
好在,慕茗虽得圣宠,却并没有恃宠而骄,相反,他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温和相待,哪怕,眼前这个并不招父亲喜欢的妹妹。
天庆帝不喜淑妃,自然对她这个女儿也无甚好感。甚至于,若不是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刚好排在她之后,他都不记得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女儿。
“九妹,”慕茗对眼前的女孩有着说不出的怜悯,“以后若有需要,可以来找六哥,只要六哥能够帮上忙,一定在所不辞。”
这句话,似乎对少女有所触动,她的眼睛亮了亮,唇角勾起一丝笑意,声音温良好似馥郁的梅香,“多谢六哥,六哥说到做到。”
见少女略微一展欢颜,慕茗心中也有着说不出的轻松,伴着一丝淡淡骄傲,立马应道,“六哥一定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少女微微一颔首,再次对他感激一笑,不再说话,又变回刚才的呆滞木讷,只跪在母亲的灵堂前,默默烧着纸钱。
见到此景,慕茗心头一疼,轻叹一声,快步走沐苍殿。
此时,殿内又只剩下少女一人,在这灼灼火光映射下,少女双眸幽幽发亮。下一刻,两行清泪顺着眼角簌簌滑落,少女消瘦的身子蜷缩成一团,紧紧抱着自己的双臂,望了一眼这漆漆黒木,将头埋进自己手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