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心灵好像一片沙洲,那我一定是沙洲上失意的人。至少这几年我一直没有找到走出沙洲的出口,至少这几年好像都一直在徘徊。伤心是一直流不完的沙漏;未知,不定是我一直退却的理由。我曾在沙洲上看过几次绿洲,就要快放弃的边缘看到了一抹绿色,也就是这样鲜艳却不刺眼带有希望的颜色让我从心底的执念中走出。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看到绿色是开运动会时,当时我们几个女生一路说笑的回班,同行的还有K老师,有一个很大胆的女生想起什么就说什么,也不分场合,想想也不失可爱吧。我觉得很有意思,便开心的笑了,原本我就是一个笑点很低的人,这一开头,便是没完没了,K老师看到我笑了(K老师大概知道我一直不开心的缘由是什么。)也不由自主的笑了,这样的微笑不同寻常,好像是父母亲对孩子露出的微笑。这样独特的微笑给我很多感动。第二次看到绿色是在某一次跑操的路途中,当时我刚经历考试的低谷(虽然我是低谷的常客,但是多次的崩溃并未使我麻木。)心情很糟糕(我在学校很少表露不好的情绪),我和朋友朝操场走去,看到K老师也朝操场走去,也许我面色还不错吧,或许看起来我的情绪稳定,当我们向K老师打招呼时,K老师再一次会意的笑了,当我看到这样的微笑时,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句子“他报以会意的一笑——不仅仅是会意。这是一种罕见的笑容,给人无比放心的感觉,或许你一辈子只能遇上四五次……”我甚至要感叹作者用词的精准和独到。我想没有什么比这段话更能描述这样的微笑了。
我很好奇K老师是怎样控制自己脾气的,K老师总是那么有耐心,给学生讲题时,面对学生的所问非所答,K老师总是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从不轻易生气。渐渐我明白,K老师曾说,中国有很多人喜欢欺负弱者,将罪恶之爪伸向比他们还要可怜的人群。这一番话,我体会到其实学生就是弱势群体,所以K老师从不因为个人情绪迁怒于学生。保护,关怀这一人群,是K老师一直在做的事情。从那时,我突然明白写作的意义,它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用敏锐的眼光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把它写下来惊醒世人,让他们不再麻木。那一刻我也终于明白为何鲁迅弃医从文,大概就是从精神上治愈世人吧!那一瞬间,我下定决心,要通过文字的形式为弱者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