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凡的妈妈,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每天不停地干很多农活。人长得很矮小,头发花白,大概五十多岁,穿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家里的摆设也是既简陋又破旧,总之一切都不像是现代人住的。
小昕每天都想逃,可是又迈不开脚。她想不出理由是什么,好像认命了。
小昕孕吐非常厉害,每次吃饭看见那些猪饭一样的菜色,她吐得更厉害。
小昕没想到怀孕原来是这么辛苦的事。直到现在,她还没有勇气跟家里汇报一声。她怕妈妈骂,她不想让妈妈担心。早知这样,她就应该杜绝和胡二凡交往,好好挣钱回去帮妈妈分担家庭的责任。她觉得对不起家里,她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跟妈妈说这件事。
二凡在家里陪了小昕一个月后,又出去打工了。他把小昕留在家里,说是要小昕在家好好养胎,并说他会寄钱回来的。
二凡妈,小昕不知道叫她“妈”还是叫“婆婆”,当家里只剩两个女人的时候,小昕觉得特尴尬,她知道对人应该有称呼。但是她就是开不了口。她可以一整天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
刚开始二凡妈总想要小昕跟着去下地干活,她希望自己的媳妇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一天,二凡妈做好早餐(其实就是褒几条蕃薯),就叫小昕起来吃,说:“今天天气好,吃完早餐跟我到田里摘包菜回来做酸菜。”
小昕还想赖在床上睡觉,这些天她吃不下睡不好,人都瘦了很多。晚上房间总是有老鼠追追打打,吵得她心里总担心老鼠来咬她。
小昕还是不情不愿地起来。她刷好牙洗好脸,掀开饭桌上的罩盖,看见几条蕃薯,顿时没了吃的欲望。她想吃肉粥,想吃鸡翅膀、鸭脚等等好吃的东西。可是在这里,一切得靠二凡妈的张罗,奈何这吝啬的女人从来不买肉吃 ,连鸡蛋也吃不上。
在这里,小昕简直是度日如年。
那年头,农村人也不兴产检。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二凡妈更是这样。她甚至不待见小昕,总觉得这女人比自己的儿子大一岁,不好。一日三餐,萝卜青菜和咸菜,再加白粥。小昕天天吃得想吐,但是没办法,在别人的地盘上,只得听天由命了。
二凡的隔壁堂哥也带回了一个广西妹,叫阿娟,也刚好怀孕。堂哥的家境较好,伯父伯母每天都好菜好饭伺候着外省来的媳妇,生怕她走似的。小昕和阿娟都是新来的,都是广西人,有共同话题,所以两人平时走得很近。小昕有时甚至会在阿娟家蹭饭吃。
这天,刚好是镇圩日,小昕和阿娟约好去逛街,买生活用品。她们需要步行20分钟到公路等搭客的三轮车,再搭乘大概1个多小时的车才到镇。每逢圩日,镇街上就热闹起来。小昕买了不少生活用品和一些肉、蛋。这一天,小昕心情大好,觉得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糟糕。
二凡妈干活回来看见小昕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在心里骂了一句“这败家娘的”,嘴上一直嘀嘀咕咕的。小昕做了自己喜欢的饭菜。由于饭菜丰富,小昕的胃口好多了,能吃上两碗饭。二凡妈虽觉得小昕不该浪费钱买那么多菜,但她也吃得比谁欢。
等吃完了饭,二凡妈说:“小昕啊,我要去腌今天摘回来的包菜。今晚的碗筷由你来洗吧。”小昕“嗯”的一声,就离开收拾碗筷。这些家务活,对小昕来说,小菜一碟。在娘家,这些家务活就是她的日常工作。
不知不觉,小昕来云南已有三个月。这三个月,胡二凡打过几次电话回来。那年头,还没流行手机,固定电话也只是到村里的小店才有。每次二凡打电话到小店里,店里的老板娘跑到二凡家通知小昕去接电话。
小昕之前没来云南前,每个月的工资都会寄给妈妈家用,弟弟和妹妹也还在读大学呢。现在小昕手里仅有的钱也基本花完了,她希望二凡发了工资,能把工资给她存起来,以迎接宝宝的到来。因为到时生产坐月子,肯定要花大笔钱。
这天二凡又打电话回来,小昕说:“我现在没钱花了,你发了工资就打过来给我。这个月我想去镇医院做产检。”二凡说:“工资没发呢,我现在没有钱。再说,农村人也不兴产检,你就在家老老实实的,听我妈的话。”小昕又说:“你总得给点钱我买菜吧,我现在怀孕需要营养。”二凡只得哄她,说:“好吧,下次发工资,我一定打给你。”
其实二凡是个责任心不强的男人,花钱如流水,他在厂里挣得那点钱,都不够他吃喝玩乐。
二凡妈不知从谁那里听到小昕在电话里问二凡要钱,气冲冲地回到家指桑骂愧,摔碗摔盘,一个人骂骂咧咧的,大意就是说小昕不懂事,什么活都没干,吃她的喝她的,有青菜吃都不错了,还嫌弃起来,还想每天大鱼大肉,败家娘的。她嫁给二凡爸这些年,从来没嫌弃过萝卜咸菜,干了多少累活,吃了多少苦。二凡妈时不时抹眼泪,各种难听的方言话都说出来,貌似小昕欺负她一样。小昕能勉强听得懂这些方言。她知道这个婆婆是在骂她不知廉耻,未婚先孕,不要脸。小昕从小到大没被人这么骂过,她在破旧的房间,伤心地流泪,不敢放声哭。她知道她是不可能在这里呆的。再呆下去,她会疯了。
第二天一大早,二凡妈起床后炒昨晚的剩饭做早餐,她只炒够她吃的,剩下的拿去喂家里唯一的老母鸡。小昕起床后,到厨房找吃的,揭开锅盖,发现什么吃的也没有,瞬间气得把锅盖扔到一边。刚好二凡妈进门来,看到这一幕,提高声音说:“别在这里给我摔脸色。”小昕什么也不说,就出门了。
小昕出门就碰到阿娟,阿娟问小昕吃早餐了没有。小昕摇摇头,脸色很不好。阿娟一家人昨晚也听到二凡妈的骂声。阿娟也大概了解小昕的处境,就说:“到我家坐坐吧。”小昕点点头,不说话,就跟着阿娟回去。
到了阿娟家,阿娟盛出一碗鱼粥,说:“这是我公公自抓的野黄鳝鱼熬的粥,味道很好,你试试。”小昕说声“谢谢”,就好不客气地喝了两碗粥。
阿娟说:“我听我公公说,二婶(二凡妈)是个不好惹的人,她经常跟村里人吵架,你最好别跟她一般见识。”
小昕想了想说:“阿娟,你真好!能遇见这么好的公公婆婆。他们对你多好。”沉默了一会,小昕问阿娟说:“阿娟,你能不能借我点钱,我一定会还你的。”
阿娟说:“你要钱干什么?”
小昕说:“我想离开这里,回家。我想我妈了”
阿娟听了,经过考虑后说:“小昕,钱本来我是可以借给你。但是你借钱回家,我不敢借。你要回家,得先跟二凡商量。万一二婶知道我借钱给你回家,还不得骂死我。我看还是老实呆在这里,等二凡回来再说吧。”
小昕听了,默不作声,她知道阿娟说得有理。
小昕心里想:她是不可能再呆在这里受气的,她要想办法回去。
一连好几天,二凡妈和小昕都不讲话,二凡妈每天做饭除了青菜就是咸菜,而且做的份量还不足。小昕每天饿得发慌。
二凡的大姐嫁在邻村,她农闲的时候就会回来探望妈妈。这个大姐人挺好,每次回来,她都会买一些鱼、猪肉、鸡肉等回来,给小昕补充营养。她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个吝啬鬼,不舍得吃。她回来,劝二凡妈说:“妈,小昕从外地嫁到这里不容易,你要对她好点。她现在怀着孕,你要注意给她增加营养,将来生下孩子,才会聪明健康!”二凡妈说:“健不健康,天注定。以前我们女人怀孕,哪个不照样下田干活,一直干到生,坐月子最多就得吃几个鸡蛋。哪有什么营养,还不是把你们养得健健康康?哪像她,这么娇气,嫌东嫌西的。还给我摔脸色。”
大姐单独找小昕聊,说:“我妈这人就这样,这辈子没享过什么福,人是刻薄点。你刚来,可能不适应。她说什么,你就当没听见,不用理她。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你就跟我说。”
这个大姐令小昕很感动,在异乡,有这么一个了解、照顾自己的人,实在难得!
小昕还是决定离开这里。这里的一切,她都不喜欢。但是没钱买车票,怎么办?在这里几个月,胡二凡从来没给过她一分钱。她身上有的也不足回家的车费。离开这里的想法也要保密,要让二凡妈知道,她肯定不给走的。即使她不看好小昕,处处压制她,也要留她在这里受苦。
小昕暗地里做好一切准备。
一天,二凡妈需要回自己的娘家探望爸妈,好像说是她的母亲生病了。二凡妈的娘家路程大约30公里,二凡妈打算在娘家住一晚。她去之前,交代了小昕一声,还让小昕记得喂鸡。
小昕在二凡妈回娘家的那个下午,就找借口跟阿娟说,肚子不舒服,想到镇医院检查。阿娟还问小昕够不够钱看。小昕回答说够钱的。小昕搭车到镇里,在镇上再等班车到县车站买票。小昕那天运气也挺好,到了镇就即刻去银行取钱,取好钱不久,就等来了去县的班车。小昕基本什么都没带走,就带走自己的证件和银行存折。
当坐上回家的大巴车后,小昕松了一口气。这个地方,她再也不会来了。
那小昕怎么会有钱买票回家呢?原来小昕前段时间,和阿娟逛圩日,就偷偷打电话给她的一个堂姐。这个堂姐平时和小昕关系最好,有事互相帮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她嫁给一个广东人,家境不错。小昕把情况跟堂姐说了,希望姐能打点钱进她的存折,让她买票回家。堂姐立刻答应,当天就到银行存钱给小昕。这样,小昕才得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