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知王缤老师逝世的消息后,心情异常不安,因为十几年前就想写一篇,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文。总以为老师还年轻,我们还忙呀忙一拖再拖,可是,今天先生走了,不能见到我的任何语言、文字表达,怎不令我悲伤难过。今天我放下一切,写就此文。
王缤:(1929—2018)早年在博山考院小学,由于工作勤奋教学有方升入淄博十一中、淄博三中任语文教师,后任山东轻工美术学校高级讲师、学生科科长,淄博职业学院离休干部,****社员。我们是1975届被划片去的淄博三中高中部,分在一班与王缤老师相遇,他教我们语文任班主任,虽然只有短暂两年的时间,但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至今难忘。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先生发挥他天赋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以生动活泼语言,声情并茂表达,讲《雷锋的故事》,为当时的学雷锋运动引昂高歌,他的演讲似行云流水,雅俗共赏,与淄博一中的杨运德老师所讲的《红岩》并驾齐驱闻名淄博,受到社会的好评。退休后还应邀继续为一些学校讲革命传统教育甚至讲到淄川,他那绘声绘色,妙语连珠演讲让师生们肃然起敬。
聆听过先生课的人都晓得,先生上课,精神饱满,专注投入,语言表达铿锵有力,对所讲内容字斟句酌,深入浅出,有引人入胜之功,对学生能产生十足的亲和力,我们都愿意听他的课,特别是在哪种学工学农年代经常劳动,能坐下来上课,又是听先生活泼风趣的讲课,那真是件乐事。由此,给我埋下了对语文课产生兴趣,乃至对文学憧憬的种子,成为我后来工作之余,爬点格子的起点。
为让我们尽快学好文化,掌握本领,避免将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悲剧,他还专门请已毕业工作的师哥师姐们,用他们踏入社会后的所感所思现身说法,教育我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便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为我们将来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人才奠定基础,让我们至今收益。
我们这一届,初上学时正逢学制缩短教育革命时期,汉语拼音就没有学。先生深知不会拼音会给将来造成被动,他就在平时上课时有意,见缝插针为我们补充这一缺憾,经他这一潜移默化的指导,让我似春风化雨,并在我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得到实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让我有幸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顺利过关。试想如果没有先生当年拼音补课,仅现代汉语这一门就难住了,因此说,是他不经意间的这一举动,让我受益匪浅。
上学时老师对我们特严厉,在良庄园艺场劳动时,天天挖0.8米宽深的长坑,用来上化肥用,个个累得不行,当时苹果正逢生长期,个别调皮同学就摘了一个,刚要吃被老师看见,受到严厉的批评,连班干部也受到牵连陪着挨批,为教育大家还给我们讲望梅止渴的故事。几十年后同学聚会,老师仍对此深感歉疚,说:对不起同学们,当时应该让他们吃了,毕竟是孩子,把这一事全揽在了自己的头上,其实这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并不愿老师苛刻,也是没办法怕人提意见。此事体现了先生高风亮节令人尊敬。
先生闻讯我结婚后,来到我单位为我这个大龄青年祝贺,并对我工作学习取得的成绩表示欣慰,还专门给我带来了一个宜兴产陶瓷工艺摆件,并说价值不高你别嫌,做个纪念吧。常言道:物轻人礼重,这里边它包含着先生对学生浓浓的鞭策与鼓励,让我从心底里倍受鼓舞。
以上是我对老师王缤先生点滴回忆,以此表达一下我对老师的感恩之意,怀念之情。
作者:王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