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0000000005

第五章 父母的一些事

父亲经常这样说:学好手艺能防身,单怕艺不真,手艺要不真,那就防不住身。这话时常在我耳边回响。我怀疑父亲在我不懂事的时候也会对哥哥们说。哥哥们成人以后多以技艺生活。可惜,年少无知的我怎能体会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当然也可能是生活阅历的不足。父亲有点重男轻女。

父亲生于一九二六年,他自己多说是民国十四年,很有中国特色的记年味道。他读书很少,只有半年私塾,他很自信自己的医术和知识,当然,他嘴上并没有这样说。他有时也很自信自己的早熟,常言,八岁头上学赶集,十三头上学种田。我常想,农村孩子大抵都如此,即使当时的地主阶级也是勤俭持家的。

至于父亲为什么学医,应该和爷爷的引导有关系,真佩服爷爷的洞察能力,爷爷把父亲引导到医学的道路上来是绝对正确的。爷爷有二个儿子,俺还有一个老叔叫李清文的,很会讲故事,如果有人推广,绝对能靠评书混饭吃。当时,俺的家庭并不穷。

爷爷的死亡令人痛心疾首。

爷爷喜欢俭朴和低调,过年新染的大褂子,一定要打上几个补丁才肯穿在身上,干起活来,中午不回来吃饭,头顶湿毛巾在毒辣的太阳下锄草。早起去干活,一手拎着铜茶吊子,瓷碗扣在壶盖上,一手扶着肩上的锄头,到了地头上,用吊子盛满泥河边的"井把凉"水,以备解渴之用。能不请短工就不请短工,中午,奶奶扭着小脚给爷爷送饭,在爷爷吃饭的间隙,奶奶也会帮助锄草。

"井把凉”是河边从沙缝中渗出的地下水,这种渗水泉眼很小,渗出的水并不多。村民就在旁边挖一个一米长宽的坑用以贮存水,想喝的时候可以挑回去,也有调皮的小孩子直接用手捧起来喝,我就这么干过。泉水甘甜而且清凉,尤其在夏天,真是消暑佳品。

我也喝农夫山泉,我更喜欢家乡的"井把凉”

奶奶是小脚,这影响了人的生活和劳动。

裹小脚需要把脚的四趾对折到脚底,只留大脚趾不弯曲,从小女孩五、六岁开始缠足,让脚在发育生长的过程中形成畸形。据说此陋习起于北宋,灭于民初。成形的小脚俗称"三寸金莲”。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审美!

母亲是胆小的,她在五、六岁的时候是可以不裹脚的,但她还是缠足了。是惯性的使然还是对未来的恐惧,应该兼而有之。俺老婶就没裹脚,宅子西头古大奶也没有裹。

古大奶是一个猛人,听说,她丈夫曾经被土匪绑过票,她直闯匪窝,把胸膛拍的山响,口吐狂言:"朝这打,放了古石匠。"

由于走大匪首古六的关系,终于放了她老公。解放后,如果有谁和古大奶骂街,那是一定要输死掉的。

其实,我老婶也不弱。

有时,在晚饭后,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常常让我帮她剪小脚上的老茧。

早些时候是用菜籽油作燃料,能用煤油作燃料也是古老中国呈现现代科技文明的微光。

装煤油的瓶子是用过的为药瓶,玻璃的,这在当时可是宝贝,物质缺乏嘛。父亲有时把这种小玻璃瓶给左邻右舍用,大多的乡邻都感激万分。我家的灯芯是用医用纱布,多数人家都用粗棉线拧成,油灯盖用废旧的薄铁皮剪成圆圆的一小块,中间钉一个小孔穿灯芯,也有用牙膏皮做灯盖的。当时的牙膏皮可是用薄薄的铁皮做的,塑料是没有的,可以想象当时的工业很不发达。

昏黄的油灯光照在土坯墙上,房间并不明亮,但感觉到很温暖。

母亲常说:“老九,剪脚钉子。”

这有让我帮忙的意思。“老九”是我的小名,我兄弟姐夫九人,我是老小,由于兄弟姐妹多,起小名就不那么慎重了,尽管我是男孩子。

“脚钉子”是我们这里对脚上老茧的俗称。

母亲的脚被汗液浸泽的发白,缠绕过的小脚形状颇似毛竹笋。弯折的四个脚趾紧帖在脚底板,由于走路压迫的缘故,象没有完全成熟的小扁豆。由于汗液不易排除,不透气,虽然母亲洗过了,但还有些异味。“三寸金莲”,俺感觉这名字并不美。

母亲以前不参加劳动,解放后,妇女能顶半边天,小脚女人也要参加劳动,但不能在水田里插秧播种,只能在干旱地里劳动。在参加劳动的这种情况之下,“脚钉子”就长得频繁。

吃过晚饭后,父亲行医看病还没有回。赤脚医生是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的,哥哥姐姐有的已经出嫁或者分家单过,七哥八哥还在上学。那么,母亲指使我这个老幺帮忙那是顺理成章的。

咱家的针头线脑剪刀啥的都放在筐里。这种筐是用竹篾编制的,露河岸边竹子很多,就地取材。竹子可以起三层篾子,第一层是青篾,第二、第三层是黄篾,用青篾编制的筐结实耐用。咱家的这个小针线筐是用青篾编制的,小巧而且精制,还是爷爷亲手编制的,筐里常备有针线、剪刀、碎布。剪刀的刀口都磨地出现了月牙形,以前多是爷爷在磨刀石上磨,后来是父亲,我有时也装模作样地磨,父亲发现了总是不让,他说,磨剪子也是一种一技术活,小孩子不会。磨刀石产于东南的桑山县,细细的山石由古奶奶的老公古石匠打磨而成磨刀石。

这个小筐有我好多好多童年的回忆。

母亲把脚放在小板凳上,从针线筐里拿出剪刀。

“这剪刀还是你爷爷买的,你爷爷去逝十多年了。他不喜欢穿新衣服,怕人家说他有钱。”母亲对爷爷很有感情,边剪“脚钉子”边说道。俺并没有见到爷爷的面,想想都有些惋惜。

“痛吗?”我问母亲。

“不痛,剪了肉了痛,——噢,噢,”母亲痛得一叫,应该是剪到肉了。用剪刀剪脚底的老茧不容易,有时剪到肌肉也并不奇怪。

“拨一下灯芯子,”灯火有些暗淡了,母亲又吩咐我。

“哎!”我答应一声,拿起使用过的火柴棒,挑掉灯芯上的灯花,房间里又亮堂了一些。

当时,我们使用的火柴品牌是安阳火柴,打火机是没有的。

“爷爷是咋死地呢?”我很好奇的问母亲。

母亲并没有说,好象也不愿提及。

我还想进一步追问,父亲带着夜晚的凉风回来了。父亲一边把药箱放在方桌上一边说:“还没睡呢。”

“吃饭了吗?”母亲不接父亲的话茬。

"在古寨古麻子家吃的,面条子。”

俺们这里也算是渔米之乡,种植小麦的很少。父亲不喜欢吃面食。那时的赤脚医生称呼为先生,颇受人们的尊敬,走村串户看病,老乡多把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拿出来给先生吃。

父亲想帮母亲剪"脚钉子”,母亲打开了父亲的手说:"去,一一你又不爱吃面。热点晌午的米饭吧。”

"不爱吃也吃一点。时候也不早了,准备睡觉吧”

"明天还要早起干活呢,”父亲又补充了一句。

母亲起身拍打一下身上的灰尘,收拾好针线筐.吹熄了煤油灯。

农村的夜晚安静的很。

一天傍晚,临近收工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太阳了。古大奶在高处对母亲干活的地头高喊:

“喻啊——,出事了!“

母亲感到事情不简单,能让古大奶焦急地呼喊声中听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她颤着小脚,扛起锄头就往回急走。古奶奶收工前回家干什么不得而知。

母亲回到家看到的是,爷爷平躺在堂屋的地上,外穿着粗布蓝色的大褂,有补丁,头发花白,脸色灰暗,一双新布鞋穿在脚上,没有袜子,已经没有呼吸了。宋嫂、宋二嫂、古奶奶也在,他们在窃窃私语。男人们还没有回来。母亲默然找一张烧纸盖住爷爷的脸。她发现爷爷的脖子上有绳索的勒痕。又用粗白布条裹着爷爷的脚当袜子,重新又把爷爷的鞋子穿上。

“烧纸“是我们这里祭祀或上坟用的一种纸张,纸黄色,烧的纸灰极轻,易飞舞到空中。母亲如果见到飞舞到空中的纸灰多念一句:”祖先收到了。“这种烧纸在使用前先要处理一下,用纸钱梳均匀敲打在纸上,并非一张张地敲打,而是一摞摞的敲打,然后三张或几张折叠易于燃烧。”纸钱梳“是木柄的,前端有硬铁片镶的圆圈,中间有一个很小很小的铁圆圈。有一个头的,有两个头的,最多有三个头的。应该是模仿古铜钱用的。当然,现在也有人用纸币直接在烧纸上印。

母亲很茫然,不知所措,宋嫂、宋二嫂也没有建设性的建议。古大奶一锤定音,让我大姐去顺流店找我的父亲回来。这时,十七八岁的大姐,她的勇敢体现了出来。母亲给我大姐找了一个铁皮手电筒,不很光明,大姐于是趁着夜色,趟过露河往北去寻父亲。

爷爷死了。

他走的很简单。

他走之前是怎么想的,我们也不知道。是饿死的吗,还是担心自己的苟活侵占了孙子孙女的食粮呢?也或是疾病的痛苦引起的吗?

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他去逝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

现在,每当上坟的时候,看着爷爷的墓碑总有些无奈。

墓碑是后来父亲立的。二叔并没有参与。虽然很简陋。

同类推荐
  • 砸开大明,挑骨头

    砸开大明,挑骨头

    明朝很有意思,二十五史,唯明史康熙三易其稿,幽默地说,明朝真史在日本,更不能理解为什么科技强大的明朝,会输给只会砍头的蛮清?古风习习中,力争还原那段隐情,这是本非求真不流连的书。《古调歌听雪》衣浆甲,鞋成裤,斜阳低诉,踏断来时路;纵是千里走丰都,十面埋伏,一杯浊酒住;野渡外,听雪处,不见黄河,梦惊夸父舞;敢问苍天何时老,睛空如扫,纵马追辛苦。调笑间借古人一用,写写人性,看看世界;以可见之笔,写不可见之事!为耐得寂寞的人,主要是不怕书无聊的人,写点寂寞。洞悉历史,梳理人生,构想社会。洞悉历史=砸开大明挑骨头声明一:本书所有人名全是化名,刚好同名者,纯属巧合。声明二:本书所有内容皆为虚构,如有雷同者,必为巧合!
  • 日月双悬

    日月双悬

    身藏惊人绝技的小吏曹颉无意中卷进了一场帝王夺嫡的历史变局。随着个人的身世秘密逐渐浮出水面,他也从一个提塘署小吏成长为一段历史风云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并逐步成为掌控某一神秘力量的权势人物。本书还将告诉你:除了已经被圈禁起来的老大胤爱新觉罗·胤禔、禁足于咸安宫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参与九子夺嫡的还有老四、老八诸人,另外还有一个更其神秘的力量也在暗中窥伺皇权。本书还将呈现曹寅家族的兴衰及《红楼梦》背后的悬疑、真相。康熙与曹家的渊源、曹家的发迹秘史、大清朝入关前后的百年风云、两支暗黑力量与朝廷的复杂关系、日月两朝同时并存的历史谜团,也尽在书中展现……
  • 吐蕃风云

    吐蕃风云

    在广袤无垠青藏高原上,曾经生活着一个原始部落——悉补野部落,斗转星移,这个曾经不起眼部落,建立起强大吐蕃王朝,向世人演绎着一场风云际会, 时至今日,说起来依然慑人心魄。本人想通过历史小说的形式,向广大读者朋友们讲述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五胡乱华之石勒篇

    五胡乱华之石勒篇

    历史传奇玄幻武侠兼有睥睨群儒,《大秦》之后有历史?嗟叹众生,金庸既殁无武侠;《权游》虽好,奈何产地不中华我有帝王绿,遍寻识玉人
  • 长安鉴

    长安鉴

    这是一本文言撰写的小说以中国古代封建割据战争为背景历史与散文相融的笔法描绘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的虚构故事借此来寄托笔者对于社会发展的理解希望大家喜欢~
热门推荐
  • 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兼容并蓄的杂家
  • 我真的出了道

    我真的出了道

    空有一张好看的脸,一直立志做咸鱼的你,凭借天杀的好运气,竟然成功成为了女团成员?对此,林晚卿想说:“我也没想到啊!”超人气女团成员的诞生,一起来看看吧!
  • 至尊秀才

    至尊秀才

    落魄秀才,家道中落,却是千年难得一遇的上古圣贤体质!言出法随,一言山崩海啸,两语天塌地陷...圣眼观己,察人,洞晓天机!修真路上,尔虞我诈,荆棘满布,妖魔乱舞,奸佞陷害...且看区区一介秀才,手提三尺圣贤剑,肃净乾坤,斩尽天下不平事,盖世寰宇,踏天成圣!
  • 改命,木之域

    改命,木之域

    真的就是打通了任通六脉般,天地之间没有什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了。远在远方的幻想突破次元的叠加,文字开始重新组合,鲜红的血液开始新的循环。“我知道改命的途径了!”
  • 人间驿站之灵妖百汇

    人间驿站之灵妖百汇

    人间驿站是小妖又爱又恨的地方妖怪被拒签的心酸又是如何呢?撒泼耍赖骂骂咧咧的背后,小妖们依旧努力攻略《人间手册》奶萌小妖想去人间谈场甜甜的恋爱充满怨念的小妖只想回到当初去揍另一只小妖改变的历史总会阴差阳错的回到正轨而这一系列搞笑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欢迎来到,人间驿站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干燥的土地

    干燥的土地

    在特里克斯大陆上,帝国的繁荣已不复存在,各种势力和种族蠢蠢欲动。 里昂,是位于帝国边境的城市,也是凯伊所热爱并且发誓要保护的真实。因为这里有亲人和朋友,和太多美好的回忆。但是,更让人忧心的是一个从未被发现过的奇异种族,毫无声息的入侵。。。。。如果神真的存在,那么我信奉你。战争是必然发生的,具有不可抗力。唯一剩下的,是生存下去。
  • 主神她太过咸鱼

    主神她太过咸鱼

    主神墨离知晓万物之语,熟知万物的不易。墨离认为凡人可以创造无限可能,不需要自己的帮忙。为了让墨离知晓她这想法是错误的,于是众神研究出一款游戏,让墨离体验凡人的生活,知晓凡人的不易。
  • 国民校花养成记

    国民校花养成记

    国民校花养成记,国民校花养成记,国民校花养成记,国民校花养成记,国民校花养成记。
  • 狂帝之梦逆邪皇

    狂帝之梦逆邪皇

    他是---狂帝;无法无天,狂战诸天建造无上圣梦帝国。他是---邪皇;万法由心,游戏红尘以他之本心权衡天下。他是---梦逆;充满梦想,以梦逆天、逆命、逆道、逆自身。梦逆苍天,意逆苍穹,且看凡人的他,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以置之死地魄力谋夺机缘,踏上不朽恒古巅峰,俯仰虚无诸宇,操纵漫天恒古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