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说,只要一提到小腾格里、西辽河,说到漠北村、石门山,他马上就会联想到在漠北广为流传的那首民歌——《西辽河的姑娘》。
这首民歌源自何时,在石门山一带是否真有一位出奇漂亮的姑娘已无从考证了。甚至是这首歌出自清末民初抑或民国初期中期?谁都说不好,就连“胶皮脖子”任三爷虽然能把个刁百川说得活灵又活现,但对《西辽河的姑娘》却一点儿也说不清。我从歌词中分析,这首民歌还是产生于民国初期,虽然社会动荡,但妇女们要有一种追求和向往。姑娘们抑或女人们那时或那一个时代的追求是什么?用我们现代的词语说,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从歌词中不难看出,就是能找一个富足的婆家和一个英俊的男人,还有就是富裕而稳定的生活和成群的儿女。
你不要笑话那个时代的漠北姑娘抑或女人们鼠目寸光或者猥琐不堪,而以为女人们应该像刘兰芝像祝英台那么有情趣那么浪漫。漠北的女人们受文化和历史的局限,她们的追求与生活的境界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
民歌是诗,“诗言志”,《西辽河的姑娘》唱出的是那个时代女人们的心声。
在爸爸小的时候抑或读中学的时候,经常会随着奶奶去亲戚家串门儿,听到的或见到的大闺女、小媳妇唠嗑儿,三句话不过,准说到她们未来的或现在的男人、房子、孩子和过的日子上。这几乎包括了她们生存理念的全部,她们就是为这些生存和生活着。
这首民歌或许在最初形成时只有一段或两段,但随着人们不断地进行增改,以至于才有了后来的十段唱词,而且内容也相对完整了。
我后来和一些研究我国北方民歌的专家们谈及《西辽河的姑娘》,他们基本同意我的想法。现将《西辽河的姑娘》录下。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位美丽的姑娘;
姑娘长得实在是美哇,
茭白的脸蛋儿闻着香。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位美丽的姑娘;
姑娘嫁到哪里去哇,
大漠深处沙湖旁。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位美丽的姑娘;
姑娘的夫婿就是好哇,
骑着白马挎双枪。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位美丽的姑娘;
姑娘整天沙梁上望哇,
再富再贵也思家乡。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位美丽的姑娘;
姑娘骑马回石门哇,
马脖子上的串铃“咣”“咣”响。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位美丽的姑娘;
姑娘回家为的啥哇,
为的是见见爹和娘。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位美丽的姑娘;
姑娘本是有福相哇,
生了七女又八郎。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位美丽的姑娘;
姑娘家骡马成群地千顷哇,
住的是琉璃大瓦房。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位美丽的姑娘;
姑娘家吃的是山珍和海味呀,
穿的是绫罗绸缎金边镶。
西辽河水呀长又长,
石门山下有许多好姑娘;
姑娘们个个长得俊哇,
西辽河两岸美名扬。
我在漠北村从小到大听到大闺女小媳妇唱《西辽河的姑娘》,有时年轻小伙子们也怪声怪气地唱。当时觉得那唱词那音调没有什么特别的,和漠北人见了面总要问一句:“你吃饭了吗?”没什么两样。但现在回味起来,却觉得《西辽河的姑娘》有着很深的文化含义。
漠北所在的辽西地区与热北和内蒙古接壤,民歌的地方色彩也反映了这一接壤地区文化的融合。比如,这首民歌的尾音拉得很长而且一、三句上扬,和内蒙古民歌有相似之处;第一句中的“呀”与第三句的“哇”又与东北民歌相同,而前面似道白的语言则受到热北地区说唱影响很大。所以《西辽河的姑娘》虽有点四不像,但恰恰是地区文化融合的产物。
漠北的女人和男人喜欢唱《西辽河的姑娘》,好像她们或他们就会唱这一首歌。尤其是坐上花轿或踏上花车后,随着花轿与花车的颠簸,女人们低声唱着《西辽河的姑娘》走上了出嫁的路。据说,在后文中的翠花婶和何婶都是唱着这首民歌离开娘家的。不同的是翠花婶坐的是花车,何婶坐的是花轿。
但也有例外,漠北女人出嫁时唯一没有唱《西辽河的姑娘》的是吴凤凤。也许她觉得这首歌老掉牙了不屑一唱,也许她认为这首歌追求的庸俗的目标她不屑一顾,也许她有更多不唱的原因,反正她没唱。只是在她上了花车的时候,漠北村那些小青年们小伙子们,都扯起破锣似的嗓子唱起了《西辽河的姑娘》,是送行还是起哄?都不得而知。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我相信他们的用意还在后者。
爸爸说他已经好多年没回漠北了,不知漠北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大闺女小媳妇现在还唱不唱《西辽河的姑娘》。爸爸只记得,在1978年他上大学离开黄帽子坟的时候,或那之前他在漠北大队小学校当民办教师的时候,还听见人们唱;再往前,他上辽河县中或在漠北小学读书的时候还会搞恶作剧似地钻到姑娘堆儿里捏着鼻子,跟着她们的歌声突然大声唱一两句,吓她们一跳,而爸爸也会在笑声中得到满足。
现在,老父亲总会说,谁都年轻过,谁也有老的时候,到啥时候说啥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