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李家布店的小伙计,云茂山带着闺女向镇上学堂的方向走去,他们已经打听好了,镇上学堂就在镇子西头,名为王家学堂。
为什么叫王家学堂呢?因为学堂主要是镇上的大户王家为了自家子弟读书方便出钱筹办,其他十里八乡的村民也可以去读书,只不过学费有所不同。如果是王家自家子弟,可以免费入学,出了五服的交基本的束脩即可。如果是外姓子弟就要交类似现代社会里的借读费,除了交给先生的束脩,还要交额外的粮食给学堂,一年是一石粮食,对普通人家来说负担是非常重的了。
而交给先生的束脩也会根据学生年龄大小、所学内容和进度的不同来调整,仅以识字为目的和要参加科考为目标的自然有区别,七八岁的孩童与十五六岁的少年也不一样。
云成岭已经十五岁,算是大龄学生,一般学堂其实是不收的,年龄大了学东西会慢,而且要是想来年参加童子试的话,先生投入的精力会更多,一般会要求多交束脩。
云茂山摸了摸怀里藏着的银票和云成岭写的几篇文章,暗暗想,一定要把孩子转到镇上来,村里的私塾已经教不了太多东西了,为了孩子的前程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
站在学堂门前,只见大门上方牌匾上写着“王家学堂”四个大字,两边还挂着木制的楹联:唯才是举,举善为师。
云成岫满怀好奇,这就相当于古代的初级学府了,村里私塾一类的算是小学,这样规模大一点的学堂就算是初中吧,县城和府城的学院相当于高中,等考中秀才进入京城的国学监就相当于前世的大学了。
此时时间接近晌午,学堂刚刚放学,陆陆续续有学生从学堂里出来,大概是住在镇上的学生回家吃饭吧。
“这位大叔,请问你们找谁?”学堂门口有两个学生打扮的少年见云茂山父女站在门口往里面张望,却不进去,就走过来询问。
“哦,俺们想问问来学堂上课怎么报名。”云茂山忙答道。
“现在不是报名的时候啊,来年春天才开始招新生呢。”一名学生说道。
“哎呀,那怎么办呢?”云茂山一听就急了,打听的时候忘了问学堂什么时候招生,还以为一年四季随时可以过来呢。
正好这时,学堂里又出来三个少年,云成岫一看前面走的是村里张秀才的儿子张翰辰,后面跟着的是他的同窗何福旺和徐景明。
张翰辰一眼就看到了云成岫和云茂山站在门口,不知在和别人说着什么。他心里一喜,跑过来招呼道:“云大叔,云妹妹,你们好啊,来镇上有事吗?”
“原来是翰辰啊。”云茂山也认出了这个少年,知道他与同村财主家的儿子都在镇上读书。
“翰辰哥,我们来看看学堂报名的事。”云成岫笑着回答。
“可是现在还不到报名的时候啊。”何福旺在一边说道。
“插个班也是可以的吧?”徐景明摸了摸下颌说道,“前几天不是来了两个插班生嘛。”
“就是,找院长问问。”何福旺也凑过来说。
“谁要来学堂上课呢?”张翰辰问道,他知道云家老大在村里私塾上学,老二读过两年不读了,爱在山上瞎跑,总不成是老二吧?
“是我大哥。”云成岫答道,“明年不是要参加童子试吗,想转到镇上请先生多指点一下。”
“成岭的话应该问题不大,拿几篇做好的文章请院长过目一下,肯定能通过的。”张翰辰以前回村的时候听说过云成岭文章写的挺好,总能得到私塾先生的夸奖。
看了看天色,张翰辰说道:“云大叔,这个时辰院长和先生也都去吃午饭了,不如咱们先找个地方随便吃些,过了午时再来找院长谈这件事。”
“也只能这样了。”云茂山听了几位少年的话稍微有些泄气,就担心即便准备好银子,老大也很难进去王家学堂。
云茂山婉拒了张翰辰的邀请,没有与他们结伴去找饭馆吃饭,到底自己带着闺女呢,虽然云成岫现在年龄还小,村里也没那么多讲究,但对方都是正当青春少年,多少还要避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