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阿同很准时地出现在云来酒楼。玉米菜系,她做了玉米炖排骨,玉米炒虾仁,玉米蒸百合和爆玉米花,又得了十二两银钱。
以及,一个真诚的约定,但凡有菜方子之类,优先考虑云来酒楼。
阿同表示,春风镇三家酒楼,她最满意云来。
手上银钱有三十六两多了,之前丁村正那里打听的六亩中等田可以入手了。
加上手续费共花费三十一两,又去杂货铺子淘来的辣椒,番茄和西瓜种子,各种了两亩。
待这一切忙活完,春耕也就到了尾声。
林家老宅,林老四娶亲了。
阿同带着大宝二宝三宝和村人一起,去吃酒席。
她问了花婶,随了一百大钱的礼,还有六十六个鸡蛋,算是妯娌间的礼。
桃溪村娶媳妇有风俗是接婆婆钱,也就是婆家至亲从长辈到平辈,要吃新娘子亲手端的红糖鸡蛋,然后再给心意喜钱。
阿同被“请”到婆婆桌的时候,暗想亏了,早知道不来吃酒席凑热闹了。
关系不好的,可以让别人带随礼钱的。花婶还说过,阿同可以不去坐席的,之前和林老四闹得那么僵,没必要。
只是阿同想着,以后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事情过了就过了,只要以后不闹到她头上来。
接婆婆从正牌婆婆林老太开始,她放了一个银镯子在托盘。
然后是林老太同辈的林家族婆,大婶婆和二婶婆,分别给了一百钱。
再下来是林大嫂,给了八十八钱,林二嫂,给了八十钱,轮到阿同的时候,她给了六十六钱,七,毕竟不好听。
“三嫂,人说心意心意,感情三嫂对四嫂的心意才这么点儿呀。不是说三嫂捣鼓吃食方子都建新房了吗,照说也不差钱呀~”一个模样肖似林老太的年轻妇人,年约十六七的样子,估摸着是林娇了。
“你为啥只说我,大嫂二嫂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你是在针对我吗?”阿同才不怕撕破脸皮呢。
“你……大嫂二嫂又没有分家另过,银钱都上交公中了,哪有三嫂有钱呀~”林娇就是不服气。
“我分家另过,又不是我提出的,你要质问找你爹娘去~我有钱没钱也不关你的事儿~”阿同才不管你服气不服呢。
“三弟妹,这四弟大喜的日子呢……小妹是客人哪,你做嫂子的,让让她~”林大嫂又出来拱火了。
“大嫂是说我在挑事儿吗?难道不是小妹出来问我这些有的没得吗?我要怎么让,难道是做妹妹的指着做嫂子的鼻子说话,做嫂子的由她无礼?”阿同渐渐找到应对这些村骂的方式,就是直接戳过去,像刺气球似的,一戳一个准,爽。
“三弟妹,大嫂也不是那个意思,就是我们做嫂子的,以和为贵哈~小妹,你也误会你三嫂了,你三嫂可是随了一百钱的礼,还随了鸡蛋了的……”林二嫂更是拱火高手。
“哟,我还当随了什么呢,这一百钱都是外人的份子额,三嫂还真的是把自己个儿先当外人了呀……要是三哥在,还不知怎么心寒呢~”林娇立刻抓了话尾巴哼道。
“是啊,要是你三哥在,我们三房娘几个也不会被分出去了吧,要心寒还不知是谁呢……”阿同也顺着话儿飙戏。
袁珊瑚脸已经沉了下来:“几位姑嫂,是对我有意见吗?”
这话也是直的不能再直了,林大嫂林二嫂脸色也不好看,正好喜婆打了下圆场:“接下来是新娘子给晚辈发喜钱啦~”
林家大房,三个儿子,林山峰已经年十五六,林山峻和林山峭是双生子,年约十一二,以及林珍珠,年七八岁。
林家二房,三个儿子,林山峦,年十三四,林山岳,年十岁左右,林山岱,年八九岁。
阿同的大宝二宝三宝,一共十个晚辈,袁珊瑚准备了十个一样的荷包,都是十文钱。
这在农家都是大手笔了,一般新媳妇都是放两个铜钱意思下的。
“哟,有人这刚送出去的随喜钱这一下子都回收一半了呀~”林娇本意是要奚落阿同的,却不料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
阿同就听着,不说话。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接婆婆的糖茶吃过之后,女眷们就得去灶房忙活了。
阿同把娃娃们都拜托给花婶,也跟着林大嫂一行去忙活。
一进灶房,阿同就找了烧火的差事,因为这个可以发呆,躲清闲。
“三弟妹,你来洗碗吧。”林大嫂又来安排活计了。
“大嫂不怕我手滑打破碗就好。”阿同也没说拒绝的话。
林大嫂:……
“三弟妹,这碗我来洗,要不你忙灶上的菜吧?想来三弟妹的厨艺是不错的。”林二嫂来唱双簧了。
“我做饭看心情的,心情不好手抖,放盐就没数啦。”阿同心里再次后悔,不该来凑热闹。
出钱出力还不讨好,这是何苦来哉。
“这一个个的,还不赶紧的,备菜做饭呢~”林老太不知在清点什么,朝着这边吼了。
其实也请了族里的婶子媳妇们帮忙的,林大嫂林二嫂只是看不得阿同清闲罢了。
到最后,阿同匆匆吃了顿一言难尽的酒席后,带着宝宝们赶紧撤了。
回去后,煎了荷包蛋,下了一把青菜,做了白面条,娘几个才吃饱,吃好。
新媳妇第二天还要认亲戚的门,依然是喝糖茶的礼仪,只不过这次是做丈夫的林老四陪着袁珊瑚一起。
阿同打开篱笆门的时候,心里哀嚎:还有完没完啊。
喝了糖茶,又得丢随喜钱,阿同肉痛地再次丢了六十六钱。
“改天来三嫂家串门儿,三嫂可不许嫌我烦哦~”袁珊瑚貌似很俏皮的话也升不起阿同的好感。
阿同却没想到,这所谓四弟妹也是个脸皮厚的。新婚的礼数过后,就找着各种借口上门套近乎。
“三嫂,你家这蔷薇篱笆着实有趣,三嫂可是认得字念过书?”
“三嫂,你家菜园子里都种的些什么呀?”
“三嫂,你家屋子为甚做这么大的窗户呀……”
……
总之,比二宝的十万个为什么还要让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