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子,练气的感觉怎么样呀?”句阳子看着半夜起来练气的小高,因为小高是水徳所以在半夜练气最佳也最快,小高口中吞吐着沆瀣之气没空来回答他。
水德分有多种如沆瀣、朝露等,同样木德、金德、火德还有土德也分很多种,如句阳子的木德就是长青。
“嗷~”不远处的“公鸡”又在打鸣。
“靠,这旋龟真属公鸡的吗?每天五点准时打鸣。”小高站起来忿忿的说道。
小高自从练气之后,精神就特别好,腰也不疼,腿也不酸了,感觉病情也有些好转。最最关键的是从此不用花费太多时间洗澡了。
“小子,我们多久下山呀。”句阳子在听说山下的世界无比精彩后,就几乎天天央求小高带他去山下见世面。
“行了,知道了,吃完早饭就去。”小高无奈道。
小高发誓他从没见过句阳子如此快速的的做好饭,当然小高他们的饭就是各种野味了。
“嗝~”句阳子满意的打了一个饱嗝。
在六点多钟的时候小高他们下山了,不过这次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沿着河流向东走,期间经过大湖还看见旋龟露出一双眼睛,滴溜溜得打量着远处的两人,并没有像上次一样直接冲上来,可能是上次句阳子所展现的实力让它有些忌惮,句阳子也看见了那颗大脑袋还挥了挥手,这个把力角吓惨了,当时就开始狂奔,小高在后面怎么也追不上,远处的旋龟发出嘲笑的声音。
“你跑个屁,人家就看你一眼你就吓成这样,真没种。”句阳子的臭骂声远远的传来,力角跺了跺脚表示不满,我这是为了我们的生命着想。
句阳子与力角斗气的时候,小高在里却有了新发现。
“我焯,这啥玩意?师父你快过来看看。”小高的身前出现一只“其形如猪,身长六尺,高四尺,浑身青色,两只大耳,口中伸出四个长牙,如象牙一般,抱在外面”的怪兽,《山海经·东次四经》:“钦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
句阳子骑着力角很快就跑了回来。
“那呢?”句阳子问道,或许是力角跑起来的动静太大,把那只像猪的怪物吓得向乱窜,这下不用小高指,句阳子就自己看见了。
“哟呵,当康,还愣着干什么,赶快堵呀。”小高反应过来急忙站在了当康的前面,“砰”小猪一下把小高给撞倒了,最后还是句阳子抓住了它。
“真没用,身为练气士连一只小猪都抓不住。”句阳子冷嘲热讽道,小高也难得的红了脸,只得叉开话题。
“这只小猪是当康?当康又是什么?”
“哈哈,当康是象征丰收的异兽,我曾经在崆峒山一个大部族见过当康,结果来年这个大部族就迎来了大丰收,当时还把当康放在了祭坛上好生祭祀了一把,就差没把图腾改成当康的模样。”
小高则在心里想着:“我们有肥料呀,也能丰收,这小猪还不如杀了炖。”显然小高有些记仇。
“想什么呢?给。”句阳子用青藤在当康的脖子上绕了一圈,搞得当康以为要把它杀了,而连连作揖。
小高牵着当康惊奇的说道:“哟呵,它还会作揖呢。”
“异兽嘛,有点异于常人,不对,易于常兽是正常的嘛。”句阳子表示你大惊小怪的干啥。
“行了,还是想想怎么赚钱吧,没钱可买不到种子什么的,要不把它卖了?”小高一指当康说道,就冲当康能作揖就能卖个大价钱。
“额,钱?贝币吗?”
小高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说道:“这个就叫钱,可以买很多东西。”
“哟呵,这东西做的可真漂亮,这是钱?画吧?把这些都拿过来,我替你保管。”小高只好再从兜里拿出剩下的两张一百和几张零钱交给句阳子。
小高在暗地里撇撇嘴说道:“果然,大人都有把小孩的钱拿过来保留的习惯。”
“才362元,还有没有?”说完句阳子就审视的看着小高,因为这段时间的对句阳子的现代化培训已经能使他简单的运用成语、加减法、写一些简单的文字了。
“没了,都给你了。”小高把全身上下的兜全都翻过来了。
“到了,把绳子拿出来,力角就留在这里,看好这只当康,可不能让他跑了。”说着就把捆住当康的青藤绑在了力角的短小尾巴上,小高这里也做好了准备。
“出发。”小高和句阳子钻进了浓雾之中,也没啥可说的,反正就是句阳子一通乱走就出来了。
小高看着不远处的集市说道:“我靠,这到了高山镇了?”这是通往高山客车的起始站,小高上次回家就是从这里出发,小高的小学、初中、高中都在高山镇就读,所以他对这里还算熟悉。
“还看什么,走吧。”句阳子迫不及待道,他从没有见过钢筋混凝土建筑,沉丘的小屋是一栋木制阁楼。
小高与句阳子走在集市上,大家都投来了异样的眼光,准确的说是对句阳子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不只是因为他很帅还因为句阳子身上挂了一把剑,如果再穿一身汉服那就是妥妥的剑仙。
小高将句阳子拉到一旁说道:“师父,咱能把这剑给藏起来吗?”
句阳子不解的说道:“为什么要藏起来?”
“因为这是法治社会,你这样拿着一把剑,会被人理解成神经病。”小高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给我买这个吃的,我就把剑藏起来。”句阳子一指几个小学生手里的辣条,提出了这个方案,几个小学生看了看那个提着剑的大帅哥,果断的逃离了这里,因为这个行为句阳子又加重了高山镇人对他的印象。
“额,师父,钱都在你那里,我没法买辣条。”
“你给我指,在哪里买这个辣条,我自己去买。”于是小高就拉着句阳子,去了隔壁街的小卖部,老板娘看见一个大帅比提着剑朝自己的小卖部走来,还以为要抢劫,这只直接嚎了一嗓子:“救命呀,抢劫呀!”很快周围就呼啦啦围过来一大群人。
“大妹子,谁要抢劫?是不是这个拿着剑的大帅比,虽然你长的帅也不能抢劫呀。”一位大爷如此说道。
“对呀,大娘,是不是这个神经病,老子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子。”一个年轻小伙子瞪着眼看着句阳子说道,小高一看连忙上前解释。
“这个,大兄弟我师父不是抢劫犯他是……”反正就是一通解释,就算让别人不认为这个大帅比是抢劫犯了。
“哦,不是要抢劫呀,虽然你不是要抢劫,也不能提着把剑到处招摇呀。”先前那位大爷语重心长的对句阳子说道。
这位四千多岁的大帅比在咱大爷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的点头答应,大家伙对句阳子的声讨越来越大,今天又恰好是赶集,大家都来看这位提着剑的大帅比,至于小高就被忽略了。
“我焯,我师父这么受欢迎的吗?哎,可惜我师父不想出道呀。”小高在小卖部里说着风凉话,完全不顾句阳子的感受。
“唉,徒儿,你在这呀,让我一阵好找。”句阳子借着这个机会快速的从人群之中脱离,跑到了小卖部里,旁边的老板娘一看句阳子进来,就跑到门口开展河东狮吼,不一会大街上的人群就散去了。
“哎,帅哥你是哪人呀?”老板娘张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问道。
“我哪人啊?徒弟。”句阳子问道,感觉到老板娘的目光袭来小高赶紧说道:“我师父是甘肃人。”
老板娘又将目光转向了句阳子,开始了经典三角问。
“小伙子结婚没有,有女朋友吗?有车有房吗?”句阳子招架不住赶紧掏钱买辣条并把剑拿给老板娘保管然后就落荒而逃了。
“徒儿,你们这里的人都这么热情的吗?大街上句阳子看着面色尴尬的小高说道。
“这,师父辣条好吃吗?”
“啊,好吃呀,就是怪辣的。”古代中国餐桌上的辣主要靠五种食材来提供,分别是花椒、胡椒、黄姜、茱萸和芥末,辣椒最早在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最早叫海椒。
还不等小高回答,旁边的小学生就开始嘀嘀咕咕。
“看,刚才就是这个帅比拿着剑恐吓我,那我能惯着他吗,我当场上去就给了他一个大耳光,打的他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哇,你好厉害呀,以后你要保护我。”一个在旁边的小女学生崇拜的说道。
“放心我以后肯定保护你,像刚才那个帅比,我要打十个。”说完小男孩就搂着小女学生走了,还不忘给了句阳子一个得意的眼神。
“我特么,你不要拦我,我要看看他是不是刚才说的那么厉害要打我十个。”句阳子很气愤的说道,幸亏小高拦着不然那小男孩就要被打屁屁了。
“哎呀,师父你怎么能跟小孩子计较了,算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