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都不足以摧残和消磨掉一个人的意志。
功败垂成和功亏一篑却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透过骨髓的悲凉。这种悲凉却往往会引导人们,或是说让人们一遇到过不去的事或坎,就喜欢往根上去找原因,向宿命方向上联想,认为命是抗争不过的。这也往往加深了一些文学作品和历史人物的悲剧性色彩。
这也正如人们喜欢慨叹,“公既怀大才,可惜怀才不遇,无人肯善用之。”其实怀才不遇和怀才不遇还不一样,怀才不遇有两种,一种是性格也就是内在原因的怀才不遇,如屈原;还有一种是客观原因类的怀才不遇,如冯唐和李广。都言“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不可否认有个人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情商方面的原因。
只要情商够高,不要抱怨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怀才其实和怀孕一样,人要真有才,早晚会显怀,早晚会被人发现。而性格上的缺陷,内因上的怀才不遇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