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短片,心情很是沉重。短片大体讲的是,高考结束后,一位考生因为考得不理想,不甘心自己十年辛苦在书房,寒毡坐透铁砚磨穿,所以跳楼自杀了,从而引发的对要不要重视学历的一个反思与辩论。
短片中一个即将步入花季的少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才刚刚开始却戛然而止,人生最悲痛的事莫过于此,实在是令人痛惜!
今天我要说的是,其实这样的报道好像这些年一直屡见不鲜。为什么像这样的悲剧会一再重演?其实这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不无关系。社会长期以来的重学历轻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过来。短片中提到的马云、俞敏洪、李修平无一不是最后的高学历才有了今天的这番成就,因为高学历与高能力总体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没有高学历你连施展才华的机会都没有。你单拿出某个三本院校的人与清华北大的学生比,可能比清华北大的学生能力强,但整体来看,清华北大的学生的能力绝对比三本院校的学生能力要高出一万多扔。当然学历高低并不能代表你将来的成就,学历高低只是你的起点和平台的高低,将来能有什么样的成就还是要靠不断地学习和进取。
高考虽然不是最完美的选拔制度,但在时下拿不出更好的选拔制度时,就不能轻易废除它,它虽然不能保证绝对公平但至少保证了相对的公平(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私情),也为普通人多了一条上升渠道,在贫富阶层日益固化的当下,没了高考,你指望如何出头。
当然学校也在不断尝试减轻学生压力,搞了这么些年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什么学生的压力依旧没有减下来,因为素质教育最终还得拿应试教育来考核。比如学校开设书法班本来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的,结果一有考核,所有的孩子就都讨厌它了。所有学钢琴的孩子,因为有考核没有一个不想把钢琴砸了的,忍住没砸的也不一定都成了钢琴家了,他们中间就出了朗朗和药家鑫。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孩子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用你管忽视了对孩子的生活教育。考好了满足一切要求,考不好横加指责,忽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不能引导孩子正视挫折。考试其实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你比方在成家立业上挫折教育,门不当户不对不合适重新找,创业赔的一穷二白从头再来,时间上精力上金钱上代价都大了点,而考试在考好与没考好之间有几个来回心态就放平了,代价也没有超出可承受的范围。
其实找准自己的位置才最重要。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不可能人人都成王成侯,社会既需要国家领导人也需要掏粪工。为什么社会会分工出三百六十行,我想刚开始有人类的时候,大家都想做部落联盟酋长,最后发现不行干不了,不断尝试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干的营生,伴随着也诞生了一个个行业。
其实高明的父母对孩子不会要求太多,有个手艺能养家糊口不给社会他人制造麻烦就挺好。一个公序良俗?的社会对公民也不会要求太多,有技能心态好别犯法别缺德就是一个社会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