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良外公带着丁外婆的骨灰回到了黑龙江,伤心之余还要照顾五岁的女儿,而女儿也似乎也一夜之间长大了,偶尔也会为外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逢年过节纯良外公就带着母亲去辽宁看望俞杰外公,俞杰外公事业发展的也很好,但是纯良外公雷打不动的带北大仓去看他,仿佛这是一种约定。
俞杰外公的母亲就是纯良外公的二姑,是最疼这个侄子的。每每看到外公一个人拉扯着我的母亲,就很不顺心,有的时候是摆脸色,有的时候甚至直接会说我母亲,都是她耽误了纯良外公的婚事,让纯良外公自己又当爹又当妈的,吃了不少的苦。母亲也不是听不懂话的小孩子了,偶尔也会难过,甚至她已经能想到自己将要面对什么了。
转过年,纯良外公的二姑就想到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主意,他让纯良外公的养父,那时候已经搬到西安的老叔,给纯良外公来信,说要把母亲过继过去,让他们抚养,这样纯良外公就拜托了母亲这个累赘。纯良外公有自己的考虑,他能不能再结婚还是要看缘分,倒是母亲,自己一个大男人照顾一个小姑娘真是有很多考虑不到的地方,思来想去,或许将她带去西安也是不错的选择。
纯良外公请了假,带着母亲出发坐火车去西安,母亲似乎感受到了将要面对什么。一路上安安静静,路程刚到一半,母亲的嘴角嘴里起满了大炮,纯良外公很是心疼,但想到西安这个城市总是比黑龙江发展的快,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就只能狠着心了。
到了西安,纯良外公的养父接待了他们,很是热情,他孙子孙女也都和母亲差不多大。有了同龄的玩伴母亲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但是吃饭还是不香,母亲长得好看,大眼睛又白,小伙伴们都很喜欢她,没多久就混到一起去了,看到这个纯良外公放了心,打算待一阵自己就回去了。
纯良外公的养父带着他们在西安城里转了转,玩了玩,熟悉熟悉环境,也让母亲能够尽快的适应这个新家,可母亲嘴上的泡依然没有好转,反而越长越大,她明白了,那个二姥姥的话是真的,纯良外公是真的不想要她了,要把她这个包袱甩在西安。
母亲自己试着接受这个事实,努力和小伙伴们融在一起,可小孩子间难免争风吃醋,你争我抢的。母亲的性格是有些倔强的,平时又被纯良外公惯一些,不肯吃亏,就和纯良外公养父的孙女吵了起来。连同多日的压抑,母亲大哭起来,见母亲大哭那个孩子也哭,听到了哭声,纯良外公养父的女儿出来了,人家肯定是向着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抱在怀里,指责母亲,纯良外公的养父赶过来,虽没指责却第一时间赶过去安慰起自己的孙女。
母亲自己在一旁大哭,明显嗓子都哑了,而那个孩子在亲妈的怀里受着安慰,两个大人在哄。纯良外公赶来看到这一幕,立刻把母亲搂在怀里,“我还在这呢你们就这么对小洁,我要是走了,你们还不更加过分!”说完搂着母亲回了房间,问母亲有没有受欺负,母亲摇摇头,半晌,母亲极小的声音说“爸爸,我想家了,我想妈妈。”一瞬间,纯良外公眼睛一红抱住了母亲,“想家咱就回家,咱明天就走。”
纯良外公连夜去买了火车票,买了最近的回东北的火车票,后来母亲回忆说,纯良外公在母亲说想家想妈妈的时候,想到了丁外婆的嘱托,他不能辜负丁外婆的信任。
从此以后日子再难,再苦,纯良外公都自己扛着,再也没有动过将母亲过继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