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吕大防总算是讲完了。高太后听了频频点头,道:“吕卿果然博学,不仅学贯古今还且能融会贯通,不由让人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啊!”又转头问哲宗:“皇儿怎么看呢?”
哲宗啊了一声,忙道:“确如太后所言,吕大人实为国之栋梁也。”
吕大防忙躬身谦虚几句,施施然坐下,面露得色。
众人见他露了脸,自然都想上来表现一下。不等太后发话左正言朱光庭立马站起来,向大家略施一礼准备发表演讲。
左正言是个谏官职,就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这类人一是胆大,二是能说,三是死缠烂打。哲宗一见他起身了,心里暗暗叫苦,心想你要是一吹起来至少也得半个时辰,我还不坐成菩萨了!赶紧说:“朱正言,朕有个问题正想请教于你呢。”
朱光庭本有一肚子学问要展示,一听这话只得硬生生刹住,道:“陛下有何难题,臣知无不言。”
“朕听闻圣人治世有本末,其施之也,有先后。然天下之民无非‘农工商兵’四法,依先生之见何为本、何为末、何为先、何为后?纵观本朝,可有漏乎?”
朱光庭略一沉吟便答:“其实陛下早已言明,‘农工商兵’四法农为先,自然以农为本,‘工商兵’为末。吾观本朝之政应无大恙,只需紧记工兴则民侈、商兴则民诈、兵兴则民贫,唯农兴则国富民安矣。”
听他的意思是说:手工业好了就会导致奢侈、商业兴旺了就会使人奸诈、兵力强大了便会人民穷困。只有让大家好好的在田里务农才是最好的治世之法。
徐诚忻听了不由撇了撇嘴,大不以为然,但他也知道古人向来如此。前面出了个王安石倒是很重视经济的,但人一死就又全都恢复原样了。
哲宗其实是很赞同其父神宗与王安石变法的,但现在是高太后掌权,自己做为皇帝又不好与下臣争论。他早就注意到徐诚忻,见他那付表情不由好笑,便说:“先生之见果然稳健,但朕常闻为君者兼听则明。前日有人呈上来一些文章,读之让人耳目一新觉得颇有些见地,却与先生之言多有相悖。”
朱光庭一听顿时来了斗志,忙道:“陛下可否将这些文章借微臣一看?”
“那倒不必了,他本人就在此地,不如你们相互请教一番如何?”又抬头对着正在闭目养神的那位叫道:“秉义郎徐诚忻,你上来说说吧。”
徐诚忻猛得被惊醒,抬头一看大家都一脸好奇地打量着自己。连忙干笑几声站起身,正想着应该怎么施礼,却听哲宗又说了:“这位左正言朱光庭,你对他刚才所言有何见解,不防照直说来听听。”
朱光庭看他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看上去举止轻浮,毫无读书人的风采。长得倒结实,象一介武夫,不免有些瞧不起他。便信心满满地说声:“请。”
徐诚忻毫无准备,面对一帮之乎者也的老学究真不知道如何下手。心中不禁埋怨起哲宗来:你好歹让哥准备一下啊。他却不知道哲宗早就看了杜子骞带来的那些文章,对他期望颇高,总认为他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鸿学大儒。
高太后见他一时无语,以为心有顾忌,便说:“既然陛下让你说了你就放胆直言,此处乃是经筵,只论学问不问来历。”
朱光庭正胸有成竹准备好好教训他一顿,道:“老夫粗读经史数十载,虽略窥门径,却常疑有失。徐秉义年纪轻轻假书求闻,倒也有些牛犊之勇。只是文章学问、功名利禄均须以德载之,否则即便能委奉上听,终不长久。也罢,如今陛下宽厚,容你侍筵,且尽数道来,待老夫与你参详一二。”
徐诚忻一听,心中不由冒火。这老头怎么一开始就认定我写那些文章就是为了沽名钓誉,还说我借着旁门左道把文章送给皇帝只为了讨些赏赐。末了还说要指导我一番,感情我还没说话就已经没戏了。
“老实说,你刚才讲的我基本上不同意。”
“哦?”不仅朱光庭,在座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跟朱正言叫板,这小子还真不知天高地厚。
“农为本倒是对的,毕竟万物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这是第一产业,不得不重视。但也不能只重农而轻视、甚至抑制工商兵三法。你想想,如果手工业不发达,我们哪来这么好的衣服穿,这么坚固的房子住;如果商业不发达我们就买不到江南的茶丝、兰田美玉、塞北良驹;如果兵力不强大,那我们再好的农工商都会沦为敌国之手。这些可都是关乎家国命运的东西,怎么能不好好发展呢?”
朱光庭听了大摇其头,说道:“先不论其它,就‘工’而言,有书云: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
徐诚忻最怕别人在他面前背书,张口就打断:“你先别背书,你的意思是手工业不能发展,直说就行了嘛。你说女工织布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赚点钱养家吗,你不让她织布难道让她去田里去耕地,吃得消吗?就算她象男人一样强壮,可种出来的都是棉花,还不是得去织布纺纱?”
朱光庭被他打断了话头,大为恼火,大声说:“衣者,遮羞御寒足矣,食者,亦裹腹而已。不禁技巧则民侈,民侈则伤农,此历朝明君立国之本,岂会有错?”
“遮羞御寒足矣?先生穿的可是上好衣料。好......”朱光庭刚想分辨,徐诚忻挥手打断,说:“就算你是迫不得已,难道你想让全国百姓都穿粗布麻衣,让陛下、太后也跟着你受苦?等等--”他又一次阻止了朱光庭的发言,“陛下、太后都是当世明主,自然愿意与百姓同甘共苦。只是如果我们这般倒施逆行,便会没人去研究手工业。到时不我们穿的是麻布、吃的是粗粮糠菜、出门要走路、房子住是草舍,用不了多久岂不又要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朱光庭屡次不能发言,早就憋得一股气在胸口,等徐诚忻一说完,脱口而出:“放屁!历来工商为一体,工兴则商起。经商得厚利,若放任自流便会引万民舍本求末,田地荒芜,长此以往国之将危也!”随后就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起来。(由于说的都是文言文,又是长篇大论只得在此省略,免得有凑字之嫌。)
徐诚忻只听了前面几句,后面的那些话虽说也勉强能听懂但实在费脑子,反正又是背书,便直接省略了。想想这几句话也有些道理,毕竟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务农全靠人工。若农业荒废了的确是个大问题,但我也没说不重视农业啊,我只是反对压制工商。
他也不管对方有没有说过瘾,直接走到他面前行一礼,乘朱光庭一怔间便说:“所以说农为本还是不变,但工商兵也不可轻视。这好比一个人,头是工,聪明了就能不停的创造出新的技术与工具来发展生产;腿为商,要不停的四处走动才能找到机会,将东西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手臂为兵,只有拳头硬了,那辽人西夏什么的才不敢轻举妄动,才能国泰民安;身体为农,农为工商输送材料,为兵士送粮草,是万事之根本。这话应该不错吧?”
“放屁!”
朱光庭早被徐诚忻惹毛了,不管他说什么只是一味反对。这“放屁”二字说得干脆利落,毫不犹豫,让众人不由暗暗发笑。
在座的还有一位叫范纯仁的,官拜给事中,乃历史名人范仲淹之子。他见朱光庭已经失控,高太后连连皱眉,赶紧起身打圆场,对着徐诚忻斥道:“朱大人乃当世鸿儒,你一个后学小辈不得无礼,还不退下。”
徐诚忻刚才也有些失态了,但做为一个愤青失态便是常态。被范纯仁一喝也巴不得结束这场不会有结果的口水战,便退了下去。朱光庭的气还没顺过来,斗志正盛,突然被叫停自然不肯。
范纯仁便劝道:“二位说的原都是有理的,只是你们的重点不同罢了。想来商道经济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子曰:四海穷困,天禄永终。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易经又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在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都是圣人重经济的言论......”
“放屁!”朱光庭是说顺口了,说出口后才知道弄错了,连忙向他陪罪。
“行了。”高太后越听越恼火,她也看出来了,徐诚忻纯粹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好好的一场经筵让他给搅了,现在她也没什么兴趣再听了。便说:“今天就到这儿吧,诸位大人也累了,下去好好休息吧。”
大家刚要拜别,高太后又想起一事,说:“先等等,乘着大家都在。前几天看见一道折子,是奉劝陛下不近女色的。吕大防,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