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失业搬回黑龙江,
跟车拉砖遇到老战友。
郑树民在这个镇的商业公司当了一年多的保管员,因为他在部队的时候就当过保管员,有管理仓库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公司每一次清仓查库时,他所管的仓库里的物品都一点不短,一点不缺,并且各种食品摆放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再加上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又会来事,又会办事,在公司的老书记退休后,就把他扶上了公司副书记的位置。
商业公司书记没有直接管理商业经营业务上的权利,只是管理公司里的党务、政务上的工作,协助公司经理的工作,相当于办公室主任。接待、陪同上级领导来公司检查工作的吃、喝、住、玩。虽然说没有实权,却也是落得个自由自在、潇潇洒洒。有一次市商业局的一位副书记领着一个下属来商业公司检查工作,郑树民把他们领到《国营饭店》(这个饭店是他们商业公司的下属单位),他把公司的一个副经理也叫过来,他们4个人在这里吃完饭就开始玩麻将,玩累了就在这里睡觉。真是饿了就吃、吃饱就玩、玩困了就睡。这个工作真是太适合他了,既慷慨又长气派(慷公司之慨,长自己气派)。他感觉到非常的惬意,并且乐此不疲。
时间来到1997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商业公司的优势没有了。郑树民所在的这个商业公司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人心涣散,再加上管理不当,面临倒闭。毕德智建议郑树民说:“依我看,商业以后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要想买到一点紧俏的商品,就得托关系走后门,那样红火了,好像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你不如趁现在商业还没有彻底倒闭之前,花上几个钱到市里找市委书记活动活动,把工作调到镇政府来。凭你的水平和本事,日后当个副镇长或者是副书记是不成问题的,到那时候咱哥俩连起手来,整个这个镇不就是咱哥们的天下了吗!你要是不熟悉市委书记,我可以帮助你去找。
郑树民牢牢的记住妈妈对他说过的话:“一切都顺其自然,绝不强求!”所以他也就谢过了毕德智这位好朋友对他的好言相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入,郑树民所在的商业公司,没有能及时作出调整经营模式,改变经营方式,很快就被淘汰了下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商业公司经理也撂挑子不干了,跑到其他地方去另谋职业去了,郑树民只能临危受命,兼职经理的职位。这时候商业公司已经欠退休职工半年多的工资了,在职的职工也有两、三个多月没开工资了。退休职工天天围绕着他,朝他要发工资,在职的职工也有很多,因为发不出工资来,也分分离开。他了解到各个商店所出售出去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售货员自己所代卖的,于是,他把公司所管辖的各个商店和单位通通关了门,然后把商店所出售的商品和仓库里的商品通通以进价挂在账面上。他又把在职的职工和退休的职工通通召集到公司召开了一个大会。在大会上他说:“同志们,大家不是要求补发工资吗!现在公司的财会里一分钱的现金都没有,并且还有很多很多的外债。虽然说财会里没有现金发给你们的工资,但是商店里和仓库里还有商品在,如果大家同意的话,就按照进价用商品补发给大家当工资。同意的同志们请举手。”与会90%以上的员工都分分的举手,表示同意这个办法。会后他让财会的工作人员把欠职工的工资统统统计出来,然后以抓阄的形式排列出先后秩序,开始给工人们发“工资”。给工人们发完“工资”后,他到镇政府,找到镇长(现在这个镇上的商业公司已经不归市商业局直接管辖了,归镇政府管),提出辞职,不干了。
就这样,郑树民这个商业公司的副书记,也被推进了浩浩荡荡的失业大军当中。
郑树民的工作没有了,不久妈妈也去世了。为了能让两个孩子得到较好的教育条件。他把家又搬回到了黑龙江。还好,在1994年,寒地黑土市为了扩充城市人口的数量,只要是能在当地派出所开出证明,再交1500元钱,就可以把农村户口变成市里的非农业户口。他岳父到他家来串门时,把这个情况告诉他后,他马上启程回到老家,给当地派出所所长买了两条《中华》牌香烟,开出证明,到市里环城派出所花了3000元多钱,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落在了市里。这次他搬回来,有这个先决条件就好办多了。在托人给孩子找个学校,就可以了。他把老婆孩子先安顿在岳父家,然后赶回到市里,找到在市教育局门卫上班的他的战友贾天华:“天华,我想求你帮助我找一找教育局的领导,给我两个孩子找个学校。”
贾天华说:“只要你孩子的户口是在这个市里的就好办。下班后我回家给你问问我表哥,明天你到我这儿来听信儿。”
贾天华和郑树民是一个公社的,新兵连训练结束后,他们俩同时被分配到警通连,警卫排,在一个班站岗。他服役期满后就退伍回来了。因为他表哥是在市教育局上班(现在是办公室主任),所以他退伍回来后,他表哥就把他活动到市教育局门卫室当门卫。
第2天,郑树民买了两条好烟,给贾天华送来。贾天华说:“我把你的情况对我表哥说了,他说这事情好办,后天,也就是星期天中午,他把市育才学校的书记、校长、教导处主任,请到《好日子》饭店搓一顿,这事儿就解决了。”
星期天中午由贾天华牵头,领着他表哥和市育才学校的书记、校长、教导处主任,再加上郑树民一行6个人,来到《好日子》饭店。在酒桌上,育才学校的领导们一致答应了,并且让郑树民星期一就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上课。
孩子的学校问题落实了,郑树民的心里非常满意,非常高兴。为了答谢在座的各位领导的帮助,他轮番的敬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喝的也都差不多了,这时候饭店的服务员把桌子上的残羹剩菜全部撤掉,重新上来4道菜肴,同时又上来6位小姐,他们6个人身旁各坐一位,有的还直接坐到“主人”的大腿上。小姐们上来后,就开始给各自的“主人”灌酒。郑树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阵势,再加上他之前喝的酒已经够多的了,他很快就坚持不住了,他推了推坐在他大腿上的小姐:“请您先起来一下,我要去一趟卫生间。”
小姐站起身,把他领到一间昏暗的房间里,指给他卫生间的位置。
郑树民刚解完小手,小姐上、下衣服都脱光了,只带着一个红色的肚兜,推门走进洗手间,从身后抱住了他,娇声娇气的说:“大哥,来吧!我陪你好好的消遣消遣。”
“美女,我今天喝得的确是太多了,实在是不好意思。”郑树民掰开小姐的手说。
“大哥,你看我这么漂亮的美女都不动心,莫非是你那个零件不好用了吧!”小姐开着玩笑的问。
郑树民也开着玩笑的说:“我那个零件好使是好使,就是有点磨损,还能凑合着用,但是我今天实在是没有那个心情。”他从兜里掏出50元钱递给小姐,接着说:“这50元钱是给您的小费,请您把衣服穿好,送我去吧台。”
郑树民来到吧台,花了1200元钱把账结了,回到就餐的房间门口,大声的告诉贾天华:“天华,账我已经买过了,我实在是不行了,我先走一步了,你陪着各位领导,好好的喝吧。”
星期一,郑树民把两个孩子送上学后,领着妻子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出租房子,把家搬进了城里来居住。由于后来的事情太多,他也就没有再特意去答谢贾天华。
孩子的学习问题解决了,最主要的一块心病去掉了,郑树民就把家里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又让石佳慧回娘家找亲戚借了一些钱,在城乡的结合处买了一座小号的两间砖瓦房。
郑树民把家都安顿好后,就找了一份跟小四轮车拉砖的活。装、卸一车砖,他能挣4元钱,起早贪黑的干,一天能干七、八车。这个活真是又累又遭罪,石佳慧看他手上的血泡一茬接一茬,每天干完活回到家,他都累得无精打采,东倒西歪,往炕上一躺连饭都不想吃。妻子攥着他的手心痛的说:“这个活真是太辛苦了,我看不适合你干,要不你就再换一个别的什么活干吧。”
郑树民把手从妻子手中抽回来说:“司机师傅说了,这活乍干都这样,等干时间长了,干出经验了,手上磨出老茧子来了,就好了。再说了,现在你不想出苦大力,一天能挣30元钱的活不好找,我还是坚持干吧。”
一天,郑树民他们已经卸完了第8车砖,天色已经黑了,工地上的工人们基本上都下班了,司机师傅正准备收工开车回家,这时候从工地门卫室里走出来一个人,他大声的喊道:“谁让你们还往这里卸砖,没看到这里马上就要完工了吗!赶快把你们卸下来的砖装上车拉到南工地去。”
司机师傅马上跑到那个人跟前说:“老板,今天这是最后一车,明天再拉就往南工地送。”
从门卫室里又走出来一个人:“费Tm什么话!让你们拉走,你们就赶紧拉走。”
司机师傅没敢再吭一声,回到车前对郑树民说:“没办法,装车吧,谁让咱们倒霉,碰上《卫国建筑公司》的大老板了。”
郑树民惊讶地问道:“你说他是谁?”
司机师傅说:“先出来的那个人就是承建这个工程的《卫国建筑公司》的大老板高卫国,在这个工地上,他说的话就是圣旨,没有人敢违抗。后出来那个人是他的司机,是他的侄子,那个犊子更Tm不是人揍的。高老板还有一个妹妹,是《卫国建筑公司》公关部经理,她打扮的跟电影明星似的,听说这项工程有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争着要干,结果他妹妹一个电话把市长约到市国宾馆,睡了一觉,第2天这个工程就落到《卫国建筑公司》的头上了。
郑树民心想:难怪这个声音听起来这么熟悉,他真的是高卫国。看起来他现在是发达了,牛逼大了。他对司机师傅说:“我要是知道这个工地是他们干的,我宁可不跟你的车,也不愿意替他们拉一块砖头。是他们让咱们往这儿卸的砖吧!卸完了,他们又让咱们装上拉到南工地去,这样咱们就顶算多拉了一车的砖,对吧!这工钱咋算!”
司机师傅无可奈何的说:“咋算!就得认倒霉呗,谁让人家的嘴大,咱们的嘴小了。”
郑树民把砖夹子往车上一摔,说道:“要认倒霉,你自己认好了,要装车,你自己装吧,我受不了这个窝囊气。”
郑树民回到家,把拉砖时的经过对妻子学了一遍,石佳慧一听高兴的说:“这是好事儿啊,咱们和高卫国是一个屯子的,你和他又是战友,我们两家还有点亲戚,明天你就去他们公司找他,让他在他们公司给你安排个巧活干,免得你这一天累得死去活来的,依我看,他一定能帮这个忙。”
郑树民把脸往下一撂说道:“要找他,你找去,我才不会去求那种人呢。”他想了一下接着说:“不行,你也不能去求他,记住了,今后咱们就是要饭吃,也绝不能上他们家的大门口前去讨,我跟他不是一路的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第2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