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窈和枔念从店家出来后,便沉默了许久,都没有说话。
“思窈姐姐,你说这人说的是不是真的?”
“管他真真假假,明天去昭德寺问问太月姐姐就是了,今晚的兴致可不要败了。”思窈虽嘴巴这么说,但是心里更是翻江倒海。
“只怕长公主不愿见咱们呀!”枔念喃喃道。
就在半个时辰前,这个来自渤海国的祚宇询问的不是别的事,正是长公主当初的那桩婚事。这个祚宇也不是别人,正是渤海国的二王子。当祚宇听闻长公主已入了佛门,竟泪流满面地坚持述说了他与长公主的情事,言毕便拂袖而去。
思窈和枔念惊得下巴都掉在了桌子上。由于这个渤海人哭着讲完整个故事,所以她们两个人也没有听清,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感情应该非常深刻,不然一个男人也不会哭成如是这般。
逛到亥时都快过了一半,思窈和枔念商量着先回宫中等滢榆。反正滢榆经常独自在外面玩乐,自己也能找到回去的路。
且看长安大街元宵夜热闹非凡,纪平王的儿子李贞和宰相柳青善的儿子柳观在西市的金美楼喝酒,望见一俊俏女子从对面客栈被一波斯人扶着出来。此女子面色红润,身姿婀娜,走起路颤颤巍巍。他们看见的不是别人,正是十六公主滢榆。
李贞以为自己眼花,揉了下眼睛,确认自己未曾看错,便叫柳观说要对此事严加保密,自己心中不禁念叨:淑妃啊、淑妃啊,你这两个女儿还真的和你一个德行。
滢榆看了天色太晚,自己就回了梦溪阁,虽出客栈门前左顾右盼,但还是被李贞、柳观二人看见,但自己却觉得天衣无缝。待她回到宫中时,这时思窈和枔念二人已经在她的居所等候多时,见她就开始埋怨她怎么这么晚才归,还问了她独自一人都去逛了哪些稀奇地方。滢榆自然不能实话实讲,只说自己淘了一些西域银器,因为太重只带了几件回来,后面几日还要再和几个侍卫一起出去一趟,才能全部搬回来。
思窈和枔念走后,滢榆想到刚才客栈里的场景就满脸绯红,回味不止。忽然听到宫女通报,淑妃招觐见。这深更半夜的,母妃召见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滢榆匆忙赶到淑妃住处,只见淑妃面有愠色。
说说你今晚去哪了?淑妃疾声厉色问到。
我没去哪里啊,是不是思窈和枔念来告我状了?滢榆虽然一时慌张嘴巴这么说,但心里却觉得绝对不是她们两个告的状。
刚才有人都和本宫说了,看见你从客栈出来,还和一个波斯人?明天整个后宫都会传遍,你让我的脸往哪里搁,你父皇知道了,你就等着赐婚到回纥吧。
母妃可要为孩儿做主啊,孩儿只是一时头脑发热。
头脑发热?怕是谋划已久了,今晚就在这里跪着吧!作孽,作孽啊!说罢,淑妃气的直哆嗦,被宫女扶着回了内室。
思窈回了瑶云阁中,心中便盘算第二天去昭德寺的事。如果不去问问长公主,困扰她心中的疑团始终无法解开。
第二天天刚亮,思窈便早起准备出门。这时候正遇见十一皇子李靳来找她,说自己过段时间即要前往封地——距离长安千里之遥的烟波之国:楚地。
思窈眼见着一个接一个皇子前往封地,心中自然不是滋味,便邀请他一起去见长公主。
十一皇子李靳时年二十七岁,自小就聪慧过人,战功累累。一直以来就随军队南征北战,十三岁就被天子派往平西府跟着翟达历练了四年。跟翟家可以说是交情深远,十七岁离别翟府返回长安的那天,一向不苟言笑的李靳竟哭得泣不成声。
再说这边长公主已经削发为尼近九载,据说是十一年前随天子春猎,遇见了心上人。长公主马上就要大婚,但仍对心上人念念不忘,成婚第二天就去了昭德寺出了家,法号慧音。可惜了那忠厚贤良的驸马爷,也因此入了西明寺。
思窈和十一皇子李靳到了昭德寺。这寺庙甚是恢弘,有不少皈依佛门的皇亲国戚女眷们在此出家。思窈进门便询问寻找慧音师傅,终于在最内侧的一间禅房见到了长公主。
长公主见到思窈、李靳后,表面看起来非常镇静,但能感受到她是喜悦的,忙给他们沏茶。
思窈迫不及待将自己元宵遇见男子一事和长公主说了起来,只见长公主瞪大了眼睛,惊讶万分问:此人可是双耳垂肩,双目炯炯有神?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李靳先是一惊,问到:此人莫非是渤海国国王的二王子?
长公主便瘫坐在椅子上。思窈还不知道,她的到访让长公主十年的修为毁于瞬息之间。她脑海中的过往一个接一个的闪过,仿佛十年的光景只是一场梦而已。
此人便是长公主心心念念之人——渤海国二王子。
李靳说道:那时,父皇带我出征渤海国,力战七役均告捷,打得渤海溃不成军,渤海国国王已经臣服,交二王子作俘虏,当质子送往长安。当时出了上京,父皇仍旧怒不可遏,处斩了二王子。现在出现的这个人或许是长相近似的人罢了。
思窈:嗯,这人也报了自己的名字,叫祚宇。
十一皇子李靳和长公主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已过正午,思窈与李靳告别长公主。李靳在归途上,告诉思窈万万不可讲此事告诉其他人,否则定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数年的和谐景象也会就此终结。
思窈问到:为何父皇不将长公主姐姐赐婚予这个二皇子?
哎,思窈你也知道,父皇的脾气可以说是非常刚烈。只要坏了规矩,父皇绝对是不允许的。当初的驸马爷可是一等一的状元郎,皇帝殿试时候就认作他是济世之才,要破格提拔为宰相。可惜了发生了那档子事,驸马也被连坐削发为僧了。
思窈说:那当年翟家二公子仲谋大哥当时被调往长安,就是补他的位置?
只见李靳长叹了一声:也不完全是,确切地说是因为彼时的东宫之乱。我当时就是和仲谋哥一起回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