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进来又热情添了些茶水,让我们再等一等。王老板说他联系好了小王,小王刚好也在村里,现已在过店里来的路上。然后,王老板开始数落起他儿子来:不做正事,除了看书看手机外,便是参加些什么服务活动,运动会、交易会、论坛会等,他都想法去凑热闹。他还参加什么环保活动,他有辆车也卖了,他现在出行都是公交、地铁、共享单车,他说要过什么低碳生活……
不多时,小王过来了!T恤牛仔裤球鞋,裤袋里插一手机,人长得挺精神,身材也结实。见到我们,马上迎上前同我们握手问好自我介绍,一个看起来很阳光的小伙。王老板嘱咐小王要好好请教老师们后,便忙他生意去了。
一顿礼数之后,小王没说什么管理方面的事,倒照顾起我们这些长辈来了,主动谈起了唐诗宋词,念出了一首唐代诗人贾岛的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他笑着解释说:“可能我老爸同你们说起过我的情况、说过他的担心。怎么向你们解释我的情况呢?我想起了我刚读的贾岛这首《题李凝幽居》,我的情况同贾岛的心态相似:目前只是暂时闲居,我还是将会去找事做的、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其实,世内世外都有色彩、也都有赖于色彩,投身事务是种色彩、偶尔幽居何妨不也是一种色彩,只是彩度不同而已!再说,地球村现在实在太需要些绿色,我这个做建筑的也要暂时休息一下,不宜持续大兴土木了,呵。”
听他这么一讲,我暗地吃惊:现在年轻人怎么有这种想法。我说道:“小王,你的见解挺新颖独特!对古诗如此推敲,看来你对它们很有兴趣。“
小王回道:“一首首古诗,就如同现代的一幢幢大厦,付出了多少人的智慧与汗水,不好好欣赏就太不环保了。”他接着请教我们道:“这首诗‘推敲’出了旧时文坛的一段小佳话,这小佳话我们可能都知道。但我还是不明白当时韩愈主张用‘敲’不用‘推’的原因?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显得更幽静么?”
老胡笑说道:“你这年轻人不爱折腾、却爱来点小推敲,也不错,生活也算是有张有弛的!你这么一说我们也就安心多了。不过,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放得下拿得起等等这些洒脱,说来容易做起来挺难的。至于‘推敲’,我觉得推字,更符合逻辑,既然是幽居,便是独来独往用不着敲门。韩大官人他为何主张用敲不用推?可能是因为他不仅是个诗人又是个大官,他见识比我们更多吧!”
我这个业余打油诗人则说:“这里面有个一语双关的修辞用法。‘僧’可理解为僧人,也可理解为佛理。作佛理解的话,那用‘敲’就显然较好,敲有等待、犹豫的意思,符合作者既想入世又想出世的矛盾心理。”
闻老师笑说:“各位不要推敲了,有敲就有声响,就是说写文章要有声有色。与吃东西一个样,要多换换口味。就拿我现在吃饱了来说吧,觉得什么色香味都不想吃,但如果又上来一盘嗞嗞作响有声音的牛肉铁板烧,我可又会有胃口的!所以,各位男士们,你们在深究大道理的同时,可不能轻视新式样,在你们看来换汤不换药,但只要能让人开胃爽心,对我来说就是一切了。”
小王也会来事。他马上招呼着服务员加菜上酒,他说:“今天是我大喜日子,一天遇上了三位老师:一位为人之师、一位文学之师、一位生活之师,我无论如何得喝点酒、助助兴。”这便是小王了。自打那次以后,我们喝茶时他便常来凑热闹,同我们一起天南地北胡侃,不知不觉小王慢慢成了我们忘年之交。
这不!老胡听我说起小王想加入我们,他高兴说:“好啊,既然他主动要求,我们就欢迎。先前没同他说事务所的事,是怕误了他年轻人。我们得同他说清楚,我们做的事是还在摸索着的事、不会立马有效益。同时也要同王老板说一声,我们的创业暂是属于那种赚不了什么钱、当然也蚀不了大本的事。”
王老板听说我们办事务所,非常开心、也似乎对我们更放心了。他甚至说起了他的生意经:文化人只要做事,肯定能做得好,事做得好哪会换不来钱呢;做事的话免不了打交道,接触的各样人物就多了,多个朋友多条道;做生意开始时都是慢慢起步、不知不觉就会走上路子的。于是,小王就这样成了我们事务所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