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临近中午,在办公室正想着准备出去用餐,突然手机铃响起。我以为是来了什么业务,便接起了电话,一听原来是一位曾经的熟人。这位熟人玩笑着对我说:听说你们开起了事务所,太不够意思了,招呼也不打一声,闷声发大财吧。他一顿说笑弄得我有点尴尬,连忙解释说这个事务所现在还处于初创期,只是带了点行动的初步想法、不成熟的边走边瞧。他继续玩笑着说你们可不能关起门来做生意、酒香也怕巷子深,然后认真问起了事务所的微信公众号之类,他说他可以帮我们宣传宣传。我再次尴尬了、敷衍着说还没有弄好……
回完电话后,我不禁琢磨起公众号这个事来。我们事务所公众号,其实已注册两三个月了,当时开号本意也是想用它做些宣传为事务所做些推广,但后来我们几位成员都觉得可能作用不大,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可以公布,——如果天天就那么几条固定广告,没人会有兴趣,倒会造成不好印象、起反作用了。
我们也曾想过:我们事务所业已挂牌开张,推出了管理咨询服务业务,可以参照其它服务行业的做法,在公众号里展示一下经营服务当中的成功案例。但我们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一方面原因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事务所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客户上门,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做法或多或少会涉及些客户信息,用客户信息来做广告,这与我们潜意识里老套的职业操守还是有些冲突。
既想用公众号做些广告,却没有具有新意的内容。怎么办呢?尴尬过多次的我,今天忽然有了这么个想法:反正现在没什么客户上门,公众号里就记录些我们事务所“自己”的小故事。
事务所目前还处于初创摸索阶段,自身就有不少意料之外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去克服,我就把它们以小故事展示在公众号里,这样就会经常不断有新鲜故事了。这些故事很可能不是很精彩,也不是什么好噱头,但总比空洞无物、在公众号里天天重播几个广告要强。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也明白我舞文弄墨的根基太浅,但又想也不妨我尝试着带点小故事味道来记录吧。接着,我还开始畅想起它的种种好处来:这样一来可助我们自个的兴,二来可作为我们事务所一种形式的记录,三来可放在公众号里算是充个新鲜事。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望着挂在办公室墙上的红红中国结,我心想:简单的一根绳,能绕成喜气洋洋的结!说不定我的这个简单的随性想法,如果能着手去做的话,也能让我们收获连连、获得感满满。
于是,我便把写小故事的这个想法告诉了搭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