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个幸运姑娘的故事:小保姆娇杏有一天“买菜回家”,见主人客厅内有一陌生人,这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穷,然生得腰圆膀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方腮”。便多打量了几眼。这陌生人名叫贾雨村,寄居附近葫芦庙中每日卖文作字为生。正处于“人生低谷”的贾雨村见娇杏回了几次眸,以为她有意于自己,遂狂喜不禁,自为此女子必是个慧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几年后,贾雨村做了县太爷后回来的路上,他从大轿里瞥见在街上买针线的娇杏,便讨来做了二房。一年后,娇杏便生了个儿子,再半年,雨村嫡妻病故,娇杏被扶作正室夫人……
一日无事,讨论起“管理咨询到底有没有市场”这个话题,大家在办公室天南地北闲扯,就当是头脑风暴工作法吧。当时我们谈起的是自我管理,我提出说个人自我管理对于一般人而言作用不大,因为个人的事太过微观、个案,宏观一些的事才适合运用管理。个人人生际遇中偶然因素作用也很大,于是,我举了这个谐音“侥幸”姑娘的例子。
我说:“普通丫鬟娇杏的命运,竟然远比书中其它金钗女子们好,虽是小说虚构,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形也不少,‘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的情形我们听得多、见得也有,看来确实人生无常、因缘际会,好像没有太多逻辑,更多是命运。”
闻老师笑了,说:“林经理多愁善感了!也确实令人感慨,有抱负、有追求、有才气的十二位金陵奇女子,她们的命运竟不如一个平淡无奇的娇杏。不过,也不能通过这种情形来否认个人管理的作用。这种情形属于偶然、低概率,但我们为什么听得多、见得多,大概是因为无巧不成书吧,因为我们的眼睛耳朵、我们的认知擅于发现意外事物;一个事物从这许多角度不足为奇,但从某一角度看比较偶然意外的话我们便会不自觉地进行充分演绎,成了大家的喜闻乐见、成了大家所说的命运了。而个人管理的主要积极作用,我想,一方面是寻求个事物的大概率、正常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发挥个人的主动性。”
老胡认真说道:“天上掉馅饼的事,可能会有,但可遇不可求、极小概率,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用大成本寻求小概率不是正道;再说,这种等来的、命运眷顾式的馅饼,只能解决人的片面之感。作为人,毕竟还需要有融入、参与、甚至主动等等多方面的感觉;这些感觉需求也须管理,否则,它们会很快让你手中的馅饼象雪一样融化于无形。贝多芬说的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可能有这方面的意思:坏命运我不屈从,好命运也没必要,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掌控自己命运。而掌控便意味着要管理,所以,我个人是觉得,我们无论是过日子、还是工作做事,还是多些主动的自我管理较好。但现实中至于我们想要把自我管理做成业务,那就有点难了,人们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感性事要去忙,根本没时间考虑什么不清不楚的自我管理。”
小王也说:“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去力证个人管理重要性、良好工作生活基于自我管理,那就有点自不量力了。古时儒家的‘正心修身’等等,其实早就都已老生常谈了,现代管理学书本上也在反复强调个人管理的重要作用,但实际现实情况不一样,一般人不会重视这么个事,大多数人概念强的、或者说头脑里重视的是些赚钱、成功之类。”
闻老师这时则提出说:“看来各位对我们事务所前景有点悲观了。我就来说一下保持乐观的自我管理吧,一来是为我们事务所各位鼓鼓劲打打气,二来是提醒一下各位:也不要忽略了个人自我管理对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团队建设得从个人建设开始。”
她开始说起了她的乐观管理、或叫做团队成员的个人建设。她说道:“乐观催人奋进、带来行动,悲观动摇军心、不进则退;谁愿意与悲观消极的人共事,谁放心把事委托给悲观的人;内向文静客观的人显得有点悲观,所以领导不会安排文静的人做销售,也是这个理。如果对经济现象稍作点留意,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大都有这么一点:乐观得褒奖,悲观受惩罚。只有在红楼这种小说文艺里则相反:悲剧往往引人共鸣,喜剧反倒被批没深度。可以这么说,悲观消极之言行,除了引人共鸣外,于事大多没有什么好作用的。从纯功利角度来说,人也要不悲观、慎客观、多乐观。怀才不遇情形我们听得多,因为悲观的东西易引人共鸣,也总有人喜欢说。对于做事者,自嘲之类的话也得少说为佳,除非有时必要的主动回调、主动示弱外。”
我醒悟道:“对于做事者,已经做出方向决策的事,不得再怀疑方向。怀疑方向便是对上一步骤的否定,上一步骤如果是自己作的决定,那就是优柔寡断;上一步骤如果是别人作的决定,那便是否定别人,这对做事往往没多大好处的,只能陷于争论。其实也没必要怀疑,只须行动、知道迂回,那么既使方向有所失误也可得以扭转,无方向与犹豫才可怕,会导致失效失能。决策之后,最重要的是积极、细化、行动、落实,调动所有资源去匹配、适应这个方向,而不是怀疑悲观消极、作怀才不遇之状;对团队而言,尤其如此,需要的是凝心聚力、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怀疑、不是争辩,团队是做事前行的。”
闻老师继续补充说:“可能有人会认为,别人把方向决策好了,自己按方向去行动,这是要失去许多主动的乐趣。这想法不对,要知道,决策只是做事过程中极小的刚开头一部分,还有大量的事等着你去参与、发挥、实干、迂回,哪会没有主动的乐趣。只有在实干中得到大家的认可,之后大家才请你做主定夺。也有人觉得团队目标与自身的小目标关联度不大,从而消极被动,此时要注意打造更密切的相关度,有利于个人、也有利团队。”
小王的总结式发言:“个人何种状态较好?最好是短时间的客观而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偶尔悲观只能用于个人怡情;团队何种状态较好?最好是极少人、短时间的悲观,而大部分人全部时间的乐观。团队有鼓励乐观积极的机制,也有必要建立这种机制,甚至要有措施褒奖乐观,以防止悲观共鸣泛滥。”
老胡还是谈回了个人自我管理业务,他说:“我们当然是须要乐观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个业务确实市场不大。因为对于一般化的自我管理,其实大多数人从小就接受了这种管理,而且已成习惯、习惯成了自然。而工作当中的管理,作为个人一般只要保持心态乐观、积极主动接受管理也就差不多了,不需要太多额外的自我管理。只有对于想创业的人士,这个个人自我管理可能有点用处。”
我笑着说:“乐观、积极、主动等都是无价之宝,并非人人、也并非时时都需要拥有这些无价之宝。创业这个市场对于我们小事务所可说是足够大的,关键是我们的服务质量能否满足需要。”